03.07 復工後,你遭遇降薪了嗎?

作者 | 孫瑞希


復工後,你遭遇降薪了嗎?

01

復工後,你遭遇降薪了嗎?

讀者小辛在旅行社做出境領隊,隨著身邊朋友陸續復工,她開始焦慮起來。受疫情影響,很多朋友復工後就接到了降薪通知。

小辛的基本工資雖然沒有變化,但是目前無法復工。不能帶團就意味著她的帶隊補貼、購物提成和代購收入都沒有了。目前拿著底薪收入微薄,和降薪沒啥區別。

隨著疫情在世界蔓延,她不知道這種拿底薪的日子要持續多久。儘管自己小有積蓄,但供著房子,絲毫不敢懈怠。

讀者小顧在一家創業公司,去年公司的經營就頗為艱難,員工們一直私下交流,今年公司會不會裁員。

復工第一天,老闆在工作群裡表態:公司儘量不裁員,但的確遇到了非常大的資金壓力。一個高層在群裡提出自願降薪,隨後其他管理層紛紛響應。

老闆說,降薪遵循自願原則,隨後要求人力資源部出具詳細的方案。人力資源部給出的方案是:高層降薪50%;中層降薪30%;基層員工崗位工資不變,績效工資緩發,工資差額會在7月份補齊。小顧和同事們都選擇了接受。

收入雖然少了,好歹還能活著!

而在這個始料不及的冬天裡,多少人在延遲復工中,等來了“公司沒了”的消息。

復工後,你遭遇降薪了嗎?

02

降薪,是囊中羞澀還會借題發揮?

有網友問:疫情期間部分企業降薪,是真囊中羞澀還會借題情發揮?

讓我們來看看這樣一條資訊:3月5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獲得了上汽集團旗下上汽大通和零部件企業上海匯眾的降薪方案。

根據方案顯示,上汽大通佔工資35%的績效獎金從3月份起將進行“打折扣”,級別越高折扣也越高。

此外取消了年休假補貼、技術中心服裝費以及書報券等福利,一線員工全勤獎調整為生產奮鬥獎,將根據產銷量安排適時發放。

時間再往前推。2月17日,諾亞財富集團向全體員工發佈了一封全員戰“疫”倡議書,宣佈在疫情期間所有員工每月有5個工作日無薪休假,同時三位董事汪靜波、殷哲、章嘉玉主動降薪為零,在金融圈引發軒然大波。

知名教育創業公司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也在2月15日宣佈: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地主家也沒餘糧了。降薪這一幕正在許多復工的企業中上演。

當然,這裡面不排除個別企業“趁火打劫”,也有些企業的降薪“一刀切”。比如,全員工資打5折,有些基層員工折後的工資都不夠維持基本的生活。

不過,更難的不是降薪,而是丟了工作之後再去找工作。

年輕有個親屬裸辭,打算春節後出來找工作。到現在, 他還困在村裡。

還有個來訪者,和新公司談好了春節後上崗,原來的工作已經辭了,新東家卻突然變了卦……

今年真的很艱難,但比艱難更可怕的是,你在困境中看不到一點希望。

復工後,你遭遇降薪了嗎?

03

砸鍋賣鐵給員工發工資是一種恩惠嗎?

疫情之下,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只有活下來,才能談發展。有個讀者給我留言,接到公司降薪通知的時候很不理解,畢竟是實實在在的利益遭受損失。

但現在想想,自己有房貸,還有孩子要養。眼下,似乎幹好手頭的工作才是上上選。

所以,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及時調整預期,保證生存是非常必要的。

在降薪的過程中,造成勞資矛盾的一個因素是企業管理者對員工關係的期待出現錯位。

在某社交網站,一位企業主表示自己很傷心,即便砸鍋賣鐵給員工發工資,員工也不會念好,員工覺得這是老闆應該做的。

這位企業主把給員工發工資當成了一種“恩惠”。他認為此刻企業經營遇到了困難,員工應該“有點覺悟”,犧牲個人利益與公司共進退,這顯然不太現實。

員工出賣勞動力,企業給員工發工資,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至於打造命運共同體,這通常適用於企業核心層,不適用於全體員工。

對於多數普通員工來說,他們與企業的關係是利益共同體。

即:我來上班就是為了賺錢,我工作,你不給我工錢,那我就換個能把我的勞動力兌現價值的地方。所以,企業管理者對於員工關係要有清晰的認知,不要有過高期待。在降薪時,一來要提前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二來不能搞“一刀切”。

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青雲計劃外部評審團成員。17年職場歷練,以溫和、真誠、接納的狀態為廣大來訪者解決職業困惑,提升職場適應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