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公元1161年,在中國的唐島灣(今山東青島市唐島灣),南宋王朝與金王朝發生了一場不為今天的中國人所熟知的海戰,但這場海戰卻在2001年被英國《BBC World Histories》雜誌收錄進了《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的專欄中。

入選理由是:"In this war, Li Bao completely smashed the military deployment of Jin's invasion of Lin'an from the sea, strongly supported the Anti Japanese war on the land, made immor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peace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was recorded in history because of the" first modern naval battle in the world. "。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唐島海戰”入選的理由其實可以總結歸納為一句話first modern naval battle in the world,翻譯過來就是“世界上第一次現代化海戰”,這是英國人對於“唐島海戰”歷史影響的表述。

而中國人對於“唐島海戰”的歷史影響是這樣表述的,“這場戰役是人類發明火器之後應用於軍事領域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對宋金的政治局勢以及世界的航海進程等都有重大影響”,這樣的表述方式雖然較於英國人更加地精煉與準確,但在很大程度上卻削弱了人們對“唐島海戰”的重視程度,也間接導致了今天的中國人對於“唐島海戰”深遠的歷史影響並不熟知的現狀。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公元1161年的唐島灣,在中國的黃海上,一場大戰即將上演。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海陵王(又稱金廢帝)完顏亮命皇后徒單市與太子完顏光英居守汴京(今河南開封),金朝重臣張浩、蕭玉、敬嗣暉留汴京治省事,然後分金朝諸道兵為三十二軍,嬪妃皆從,轄兵眾60餘萬,號稱百萬。完顏亮撕毀合約,浩浩蕩蕩向南進發,發動金朝第三次全面侵宋戰爭。十月,完顏亮本人戎服乘馬率領金軍主力部隊,駐紮在淮河一線,放眼看氈帳相望無邊,側耳聽鉦鼓之聲不絕,天下為之震動。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海陵王完顏亮發動全面侵宋戰爭,拉起了‘三陸一海’四大戰線。

西陸戰線,金軍由鳳翔(今陝西寶雞市)出,進攻大散關,入侵四川;

中陸戰線,金軍由蔡州(今河南駐馬店)出,進攻荊州(今湖北荊州),入侵湖北;

東陸戰線,由完顏亮親率,跨淮河,進攻壽春(今安徽壽縣);

海上戰線,金朝水師由海路直接入侵浙東(今浙江省東部沿海地區)。

實際情況是西陸戰線和中陸戰線即川陝和荊襄兩個傳統戰場只是本次大戰的烘托,完顏亮把金軍絕大部分主力用於東陸戰線和海上戰線上,只要這兩個戰線勝利,金軍水路並舉,南宋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必為完顏亮的囊中之物。

其實金軍要從海路進攻臨安的消息,南宋朝廷在金軍出征前就已經通過暗探傳遞的消息摸得一清二楚:金軍水師以蘇保衡為將,另有漢奸倪詢、梁簡等人為金軍嚮導並指導金軍打造海船。雖然清楚了敵人的動向,但南宋的宰相們陳康伯、朱倬與湯思退卻對有關於海軍將領的人選犯了難。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影視劇中的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突然靈機一動,向宰相們說道:“朕每次向李寶詢問北邊戰事,他都能夠對答如流如數家珍,而且他曾經孤身一人從金國脫險還朝,對金國毫無畏懼之心,此人必能成大事”。於是在宋高宗趙構的舉薦下,南宋的宰相們下詔授予李寶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之職位,奉旨駐札平江督造海軍戰船。

李寶曾是岳飛的部下,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金軍背盟南下,李寶為配合岳飛反攻,在山東多次襲擊金軍,鉗制了金朝南下之師,立下汗馬功勞。兩年後,岳飛身故,李寶與他們的部下在山東孤立無援遭受到金軍的圍剿,最後只有李寶一人脫險,從海路成功返回南宋。彼時大部分留在北地的宋臣相繼降金,唯有李寶孤身歸朝,李寶的忠心之舉讓宋高宗趙構感動不已,從此對李寶青睞有加。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沒過多久暗探傳遞消息,金軍水師已經開始準備南下,李寶奉命率南宋水師北上之前,心中忐忑的宋高宗趙構召見了李寶,向他道:“愛卿,水師的戰船可否充足?”

李寶答:“回陛下,可抵禦海上風暴的堅船,如今已有一百二十艘。”

宋高宗再問:“愛卿,水師兵員可否充足?”

李寶再答:“回陛下,僅有三千人,全部都是閩地和浙地的弓弩手,沒有正兒八經的受過水師操練,還好水師所需旌旗和兵器甲冑初步配備齊全了。”

宋高宗面露憂色,還想再度詢問。李寶上前請命說道:“陛下,事急從權,微臣請求立即出發。”

李寶斬金截鐵的語氣讓宋高宗踏實許多,再聯想起李寶曾經孤身脫險還朝的經歷,宋高宗掃去了臉上的憂愁,欽賜李寶衣帶、鞍馬、尚方弓刀、戈甲及銀絹萬數。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八月,李寶率領南宋水師抵達江陰府(今江蘇江陰)時,李寶臨機一動,想出一招妙計。當時金朝水師的駐紮地在金朝的山東東路密州府(今山東濰坊諸城縣),李寶派遣麾下將官邊士寧與自己的兒子李佐先行一步前往密州府探查敵情,伺機而動。李寶神機妙算,果然天助南宋。在李佐與邊世寧到達金朝山東東路不久,恰逢南宋義士魏勝智取海州。

魏勝與李寶經歷類似,魏勝早年間是南宋名將韓世忠的麾下,長期在南宋北部邊界楚州府(今江蘇淮安)抵禦金軍。秦檜主導宋金再度議和,不僅岳飛被冤殺,而且韓世忠也被迫從前線被調往鎮江(今江蘇鎮江),魏勝義憤填膺,沒有選擇繼續跟隨韓世忠,而是選擇瞭解甲歸田,自願前往金朝山東東路潛伏,探聽金軍動向。

魏勝在山東東路潛伏整整二十年(公元1141年韓世忠移駐鎮江——公元1161年海陵王侵宋),對金軍的各個部署是瞭如執掌。金軍水師將領蘇保衡此前一直在通州(今北京通州)操練水師,突然被調至山東東路準備海上侵宋戰事,為籌備兵員調撥糧草一時間手忙腳亂漏洞百出,這等戰機,魏勝怎麼會放過?

魏勝:“本大爺等著一刻,已經等了整整二十年!”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魏勝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率領麾下三百義士,誅殺金國守將高文富,智取海州(今江蘇連雲港)。魏勝馬不停蹄派遣麾下義士告渝胸山、懷仁、沭陽、東海諸縣,“山東魏勝”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各地望風歸順,整個海州府被魏勝光復。魏勝和他麾下的義士軍紀嚴明,深受百姓擁戴。魏勝於是自兼都統制,廣募軍士,以圖北上收復失地,旬日問便有數千壯士應募。但好景不長,海州引來了金軍的討伐。

情勢危急之下,魏勝派人前往南宋北部邊界楚州府(今江蘇淮安)求救,但楚州守臣蘭知州,膽小怕事畏懼朝中主和派的打壓與猜忌,於是拒絕派遣援軍,也拒絕資助魏勝兵械糧草。更令人氣憤的是,他居然派遣兵士封鎖魏勝光復海州的消息,以致於魏勝困守海州月餘,南宋朝廷居然不知。

恰好李寶的兒子李佐北上,困守海州的魏勝及麾下義士,看到朝廷的援軍,頓時煥發了生機,公推李佐領海州諸事。但情勢依然危急,李佐命邊士寧回去將消息報告給李寶,自己與魏勝接著守衛海州。

李寶接到邊士寧傳來的消息後,是又驚又喜,率領南宋水師全速前進奔赴海州而來。抵達岸邊時,遠眺海州城已經被金軍團團圍住,旌旗密佈綿延數里。眾將士心中都吸了一口涼氣,李寶見士氣低落,親自率兵士登岸,拔出御賜尚方寶刀插在地上大聲說道:“將士們!此地已經不是我大宋地界,而是敵國境內!我們能做的,唯有力戰!”

話音剛落,李寶拔槊而起,衝殺金軍陣內,一路奮勇向前,只見血肉橫飛,以一當十,金軍頓時為之一滯,南宋水師士氣大漲。閩地弓弩手與浙地弓弩手爭相較勁,箭如雨下,頃刻間,金軍倒下一大片,戰場上突然露出一大塊真空地帶,終於引起了金軍主將的注意。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金軍主將定眼一瞧,一位老將渾身浴血,手持長槊,身邊無一站立之人。他的背後遠遠的站著數排弓弩手,還在無情地射殺著金軍士卒。弓弩手的背後,是一根根高聳的桅杆,再仔細一瞧不知何時海岸邊停靠了許許多多碩大的海船,烏壓壓地數不清到底有多少艘。

金軍主將冷汗直下,顫抖地舉起了手中的皮鞭,大叫一聲:“撤!”,調轉馬頭向遠方奔馳而去,隨後金軍如潮水退去一般,須臾消失不見。李寶及南宋水師見到金軍撤去都舒了一口氣,金軍主將應該不會想到,此時的海船上已經空無一人了。

海州之圍一解,魏勝出城迎接李寶,李寶嘉獎魏勝的忠義,並鼓勵其再建功名,魏勝蟄伏敵國二十年終於得到了故國的認可,淚如雨下,感激涕零。隨後李寶從海船中取出宋高宗御賜的銀絹犒賞義軍與水師,士氣如虹,軍心可用。李寶第二天就趁熱打鐵派遣能言善辯者,以海州為中心四處擴散,宣稱一切有意抗金者皆可入軍得賞,一時之間,山東豪傑開趙、王世隆、趙並、明椿、劉異、李機、李仔、鄭雲等人紛紛歸附於李寶,聲震山東。

待十月,海陵王完顏亮下令金軍水師從密州府(今山東濰坊諸城縣)出發開始南下侵宋時,李寶麾下已有數萬人馬。更令金軍水師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剛出海口,就望到了李寶所率領的南宋水師,大戰一觸即發。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當時金軍水師停靠在唐家島(今山東青島市唐島灣),南宋水師停靠在石臼山(今山東青島市靈山島),兩軍相距不過三十餘里,而且當時北風呼嘯,南宋水師乃逆水行舟,李寶為此憂心忡忡。

於是李寶在石臼山焚香禱告祈神仙相助,天助南宋,在夜間風向突轉為南風,三千弓弩手與萬餘義軍集體歡呼,聲若洪鐘,李寶大喜,下命水師啟航開拔。

操縱金軍海船的水手皆是中原遺民,見南宋王師夜襲,不管不問,一百二十艘南宋海船一帆風順駛入唐家島海灣內,鼓聲震疊,海波騰躍。這時,金軍才察覺敵襲已至,驚慌失措地準備揚帆啟航,因為海船停靠距離相近,而且不知道此時北風已轉南風,揚帆的方向錯誤,以致於大部分海船的帆布交纏在一起,無法啟航。

看見金軍海船的纏繞的帆布在風中搖曳,有督造海船經驗的李寶立馬辨別出,這金軍的海帆皆是由纈草油浸泡的油布編織而成,雖然防水防潮,但最怕火攻。於是命令三千弓弩手拿出了壓箱底的軍備——有火藥驅動的遠程“火箭”。

順著南風,一隻只帶著尾焰的箭矢射向敵船的帆布,其驚人的射程驚呆了除李寶以外的所有人,在此之前誰也沒有見識過“火箭”的威力。油布沾火,一觸即燃,風助火勢,霎時間煙火繚繞,金軍幾百艘海船彷彿置身於紅色巨獸的血盤大口中。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有幾艘沒有被火焰波及的金軍海船,向南宋水師駛來,李寶率萬餘義士,登船短兵相接,一番血戰過後,金軍四散而逃,溺水者不計其數。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此戰,雖然金軍主將蘇保衡逃脫,但是李寶成功誅殺了金軍副都統、驃騎上將軍、益都府總管完顏正嘉弩等六人,俘獲降卒三千餘人與漢奸倪詢、梁簡等三人,另繳獲金軍符印與文書、器甲、糧斛以萬計。還有其他不能帶走的,與金軍剩餘的海船一起皆被焚燬,大火燒了整整四天才滅。

在“唐島海戰”中金軍水師損失殆盡,金軍侵宋的海上戰線也隨之告破,海陵王完顏亮想海陸並舉進攻南宋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的戰略意圖亦成為泡影。聽聞“唐島慘案”後,正在長江北岸屯軍的完顏亮惱羞成怒,下令本部諸將在三天之內必須渡過長江,否則處斬。在完顏亮不合理的高壓政策下,金國兵部尚書、浙西路都統率完顏元宜起兵造反弒殺完顏亮,然後北返投靠已經在汴京(今河南開封)成功發動政變即位的金世宗完顏雍至此金朝第三次全面侵宋戰爭徹底宣告失敗。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而“唐島大捷”可以說是整場戰爭的轉折點,難得宋高宗趙構對於“唐島大捷”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在朝堂上宣佈道:“當初朕力排眾議舉薦李寶,李寶如今立下大功以報君恩,真可謂是天下楷模。”於是宋高宗親自手書“忠勇李寶”四字,命工匠編織成旌旗,嘉獎給李寶(岳飛和韓世忠都沒有這個待遇),李寶因此名揚天下。另封李寶為靜海軍節度使、沿海制置使,賜金器、玉帶。

“唐島海戰”背後的故事——宋朝的“火箭”


在“唐島海戰”中,我們知道南宋水師能克敵制勝的關鍵,就在於運用了“火箭”,這是人類發明火器之後第一次應用於海軍軍事領域中,因此被英國人讚譽為是“世界上第一次現代化海戰”。

而“火箭”也由此得到了西方史學家的普遍承認,被冠以“世界上最早的噴射火器”之名。

但“火箭”到底長什麼樣子呢?請看下圖。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據《宋史•兵志》記載,“火箭”為北宋人馮繼升發明。宋太祖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兵部令史馮繼升上書自己發明的火箭法,這種方法是在箭桿前端縛火藥筒,點燃後利用火藥燃燒向後噴出的氣體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但在當時“火箭”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可,更別提大規模應用了。

隨著宋遼戰爭的延續,火器也隨之發展,宋真宗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衛隊長唐福向宋朝廷獻出了他製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

宋真宗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冀州團練使石普也製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並做了表演。

但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遼簽訂“檀淵之盟”後,和平成為了時代主流,此後火器的發展也順應時代的需要陷入停滯。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直到北宋滅亡,宋金之間的戰爭不斷,火器才重新開始發展。所以雖然“火箭”早就被髮明,但李寶在“唐島海戰”中運用“火箭”作戰是歷史上的首次。在“唐島海戰”之後,“火箭”才得以在南宋軍隊中大規模的普及與應用。

“唐島海戰”背後的故事——港口爭奪戰


即使是21世紀的港口,其發展也需要充足的自然條件,如優越的地理位置、廣闊的水陸域、必要的泊位水深、良好的氣象等條件。中國古代的港口開發與發展,基本上全憑自然條件,所以在古代可以作為海船的母港是屈指可數的。

李寶在與金軍水師決戰之前,便提前拿下了金軍水師重要的海船母港——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使得南宋水師的戰略海防線和戰略補給線空前推進,直接將金軍水師的戰略空間擠壓,掌握在黃海上的主動權。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連雲港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國重要的軍港(全國十八個水警區中心港之一,隸屬於上海軍港基地)

;“唐島海戰”的戰場所在地位於今天的青島境內,青島就不用羚羊過多介紹了,不僅是中國九大軍港基地之一,還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的母港。有趣的是,在當今的中國,連雲港依然是距離青島最近的軍港。

不論古今,誰能在港口爭奪戰中勝利,誰就握有主動權。

“唐島海戰”背後的故事——繁榮的海貿與先進的造船技術


南宋初年,指南針已廣泛應用於航海﹐航海技術在此基礎上得到了飛躍發展,出現了專門記載航海路線的書籍──《針經》。此外,南宋還是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一個高峰時期,根據《宋史•兵志》記載當時所造木製海舶載重量可達五千石(三百噸)。

為什麼南宋時期的中國,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都實現了飛躍發展呢?

中國與西方不同,西方往往先有基礎科學理論的突破之後,才會實現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而是中國往往是為了應對外部環境巨大的改變,從而促使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

南宋和北宋比較,丟失了北方80萬公里的領土、人口、資源,而且為了籌備與金朝戰爭的軍餉,所以不得不大力冒險拓展海上對外貿易,南宋王朝還設立了兩浙﹑福建﹑廣南東路三處市舶司用來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一切事宜(市舶司相當於古代的海關)。所以南宋王朝對於海貿非常重視,根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朝廷對市舶司中能招徠商舶的有功人員往往給予獎勵,對營私舞弊的行為也曾三令五申加以禁止。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大宋王朝1161唐島海戰


《宋史•食貨志》還記載與南宋王朝有海上貿易國家達五十個以上,進出口貨物在四百種以上。進口貨物主要為香料、寶物、藥材及紡織品等,出口貨物主要是紡織品、農產品、陶瓷、金屬製品等。

宋高宗趙構在位初年,歲入不過一千萬緡,市舶司收入即達一百五十萬緡,佔比達15%,對於一個農業大國來說,這是一個很高的經濟佔比,由此可見海上貿易已經成為南宋王朝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因此南宋王朝迫切地需要先進的航海技術和先進的造船技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海上貿易的繁榮與興盛,保證朝廷財政來源的穩定與可靠。


《宋史•兵志》

《宋史•食貨志》

《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七•魏勝傳》

《宋史•列傳一百二十九•李寶傳》

《續資治通鑑•南宋紹興三十一年》

《BBC World Histories • 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