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劉禹錫:引杯添酒飲,把箸擊盤歌

在我能背誦的唐詩中,劉禹錫所佔比例不少,開初讀來是敬重滿滿,隨著後來多讀了些書,感覺就有些異樣了起來,這是因為雖然他是一位文學史上的人物,但細究起來,他應該歸於政治史上,寫詩作文只是其副業而已。

從他的詩文來看,他又實在應該屬於文學史人物,他在唐代文壇上雖不屬於大佬級人物,但影響還是很大的,尤其是他的詩,被很多人喜歡,傳頌甚廣;而他在政治上實在乏善可陳,我們幾不知道他有何作為,但在他的詩文中,卻讀出了他實在不象一位政治家,太率性太真摯,以這樣的個性是不可能在官場上混出個名堂來的。

大凡有點才氣的文人總有一個毛病,總覺得自己的蓋世之才應該售予識家,應該居廟堂之上治理國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才是正道;然而如果一旦達不到此目的,便是怨氣滿滿,什麼懷才不遇,什麼未遇明主,“一身襟抱未曾開”一堆的詞便襲將了上來。

比如李白,高才吧,唐玄宗是識人的,如果真讓他去管一地方,他那大才肯定不管一毛錢用的,文學是文學,政治是政治,完全地兩碼事嘛,後來的李白不就去投靠永王李璘並勸其稱帝,結果被弄去夜郎看月亮去了,政治敏感度一塌糊塗,如此的才能怎麼能管理地方,更不要說治理國家了。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劉禹錫應該也是這樣一個人物,他那《遊玄都觀》及《再遊玄都觀》,表現的都是他的任性,完全是一副“打不死的小強”作派,與一個政治家的所應該具備的基本智慧,差距實在是太遠了。

劉禹錫,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進士出身,初為淮南節度使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劉升遷為監察御史,後又在多地任刺史,因參與王叔文的改革,被貶為司馬,卒年70,追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自稱是“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說他系出中山,乃中山靖王一脈,這個就無考了,應該同那三國時的劉備一樣,想那中山靖王劉勝有百多個子女,玄德兄都賣草鞋去了,誰知道這劉禹錫出自哪派哪支,是吧。

這劉禹錫定是聰明異常,他21歲便考中進士,這可比現在高考中的清華北大要金貴得多,一科只取十幾名,所謂“五十少進士”,肯定至少要比現在的省級高考狀元要強不少。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這榜進士中有他後來的一生知己,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柳宗元,二人的關係甚是親密,這樣的情感在二人的生命旅程中一直相伴始終。

同年中榜是有感情的,在劉禹錫任監察御史時年方30歲,可謂前途無量,此時不但柳宗元在御史臺上班,同時還有另一位大佬韓愈,這三人過從甚密,詩酒唱和,好不開心。

而後來,劉禹錫同柳宗元一起參與了王叔文發起的永貞革新,至於這革新的內容和歷史評價在此就不討論了,反正這場改革如鬧劇一般,百餘天就很快地草草收場,王叔文被害,而劉禹錫同柳宗元等八人,同時被貶為司馬,這便是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說起司馬這個官職,它在各個朝代司職不同,秦漢時那可是列三公之位的高官,但在唐代是屬於閒官,沒有任何職權,如白居易的“江州司馬青衫溼”,相當於顧問,也叫“養老官”。

在永貞改革中,劉禹錫因為年青,火力最猛,得罪之人也多,所以儘管八人都被貶為司馬,但在地點上還是顯出朝廷中有人對他惡意的陷害,他被貶的地點一改再改,最後是貶去了朗州。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朗州是何處?現在叫常德,屬湖南湘西,直到建國之初這裡還是屬於未開化之地,土匪橫行,迷信色彩深厚,那讓人驚悚的“趕屍”就都在這兒,那裡現在叫旅遊勝地,原來是窮山惡水,如全國知名的張家界風景區,可以說,那個地方在唐朝就真是個蠻荒之地。

從最高權力中心的集團成員一下被貶到如此之地,這瞬間的天壤之別對誰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那柳宗元遭到貶謫後,迅疾轉身為一個苦愁之人,成了一個“獨釣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後來更是將愁苦進行到底,不到50歲便逝世了。

反觀劉禹錫呢?他面對挫折毫不在意,“司空見慣尋常事”,挫折本來就是人生的財富之一,他於朗州的大地上,在颯颯秋風中放聲高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自古悲秋,秋日中的吟詠總夾裹著蕭瑟的秋風,此時剛三十多歲的劉禹錫方踏上朗州的土地,他並沒有被貶謫擊倒,從此消沉頹喪,自怨自艾,反而依舊是豪情萬丈,藉著一隻孤傲的白鶴排空凌雲,將自己的詩意載上了雲霄。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詩中的一個“排”字很有動感,隱喻著阻力和高處不勝寒的意境,作者是以鶴自比,帶著桀驁的氣質凌空而去,這其中有著哲理的意蘊,他帶給讀者的不僅是秋天的生機,還表達了作者心中自有春天,秋風秋雨奈我何的深意。

朗州一貶就是十年,在這十年中,一心想報效國家,一展其才的劉禹錫壯志難酬,但是,正是在這一段時光中,他寫作了大量的詩歌和文作,特別是寫出了史上少有的哲學著作《天論》三篇。

十年的,劉禹錫終於回到了京都,等待上面重新分配工作,按說經過十年時間的打磨,他應該接受一些教訓,磨去稜角,稍稍圓滑些才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但現實中的他完全沒有變,雖然他已從青年艱難跋涉著步入了中年,而那身上的傲氣一如昨天。

劉禹錫好道,在京城了這一時間中,他經常去道家名觀遊覽,在此,他作了《遊玄都觀》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詩作名為遊觀盛景,實際是用“桃千樹”影射權傾京師的新貴,你們這些人的日子和輕薄易謝的桃花一樣,是不會長久的,其中也表達了另一層意思,你們玩的這些,都是老哥我玩剩下的!

這種語義雙關、諷刺朝政又充滿對新貴的鄙視之情的詩作,當權者當然也能品味出來,所以宰相武元衡等人看到這首詩很不高興,就把劉禹錫貶至播州,後來又徙到夔州做刺史。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夔州,即令重慶奉節,古屬巴東郡,唐時的生活水平也許同那湘西差不多,時至隆冬,劉禹錫溯江而上,山寒水瘦。穿三峽而過,彷彿置身天外,歷經艱辛方到達夔州。

在這邊遠之地,劉禹錫作為一地方要員,在處理公務之餘,亦著述頗豐,並且還向當地民歌學習,創作了組詩《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此詩明白如話,無須解釋,其“晴和情”諧聲的雙關語,是基於活躍聯想的生動比喻,歷來為後世追捧;他這組詩歌詞的風格明快活潑,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樣,

劉禹錫從當地民歌中汲取素材,變民俗風情為文人風雅,創作出有別於文人文學的民歌體詩歌,顯示了文學創作中雅俗互補的重要意義。

他在夔州呆了三年多的時間即被調任和州刺史,即今安徽馬鞍山和縣,兩年後奉調回京,從初次被貶到這時,他被放遂的時間整整過了23年。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人生有幾個23年,然而此時的劉禹錫依舊是豪情不改,秉性不變,他在途經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飲宴中,白居易在微醉中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八使君》,對劉禹錫長期遭貶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而劉禹錫當即回贈了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有贈》,於是,我們有了傳誦千古的名句。

巴山蜀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聞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首詩的頸聯是非常著名的詩句,同陸游的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樣,廣為流傳,幾乎是人人都會吟誦,這反映的也是哲理,不僅有開闊的視界,而且有一種超時距的跨度,顯示出歷史、現實、未來在這裡的交融,這也是劉禹錫昂揚意志的一曲高歌。

這就是劉禹錫,雖在淒涼地中蹉跎了23年,但初衷不改,仍堅持自己的理想、情操的高尚人格,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再次遊覽玄都觀,寫下了《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這首詩的正名為《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但一般都將其看作是續篇,故名;前面有個長長的序,寫出了此詩寫作的背景,在序文中他不但說了事由,還對這玄都觀的現狀進行了描述。

“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大和二年三月。”

上次遊此觀時,劉禹錫步入中年,而今23年過去了,當年的青蔥少年郎如今已是白髮老者;時年他已是56歲了,政治滄桑,人事更替,皇帝都換了四任,當時的權貴們老的老,死的死,有的則垮了臺,再遊玄都觀,想起前次被貶經歷,不屈的火焰又被點燃,老頑童心性再一次大爆發,樂而題詩: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玄都觀是京都長安的重要宗教場所,該觀從以道聚眾,墮落到種花引人,之後又千株桃樹蕩然無復一樹,昔日的桃林全部種植為油菜花了,種桃道士不知何方歸隱,百畝道觀半是苔蘚,唯兔葵燕麥搖曳於春風中,一派衰敗的景象。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當年桃花不再,遊客稀稀,物是人非,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撫舊觀今,新舊更迭乃必然,所謂“芳林新葉催舊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政治鬥爭仍在繼續。作者寫這首詩,是有意重提舊事,向打擊他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

“前度劉郎又重來”,這怎麼看都有點象“我胡漢三又回來啦” 的意味,這是一種不服,是一種“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的宣言,也就是向所有迫害他的人宣戰,我就是個“打不死的小強”。

這自是一種豪情,在諷刺朝政又充滿著對新貴的鄙視,當權者當然也能品味出來,後世對劉禹錫的讚美都是出自於他的不屈的氣節,那種不與當局者同流合汙的清高,所以,當時白居易就贊到:“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給他冠以“詩豪”的稱譽,從此,這詩豪劉禹錫同詩聖杜甫、詩仙李白及詩鬼李賀等一起,載入中國文學史的史冊中。

但是,豪是豪了,爽是爽了,劉禹錫也就止步於閒官的行列中了,這也可以理解,如他這般地率性,是不可能在波雲詭譎的政壇上混的,萬丈豪情可以贏得一片地掌聲,然而,對於一名政治家來說,可以說是硬傷。

都說政治很醜陋,對此我不便說得太深,要知道,當年劉禹錫的老大王叔文,可是將他看作有宰相之才的政治人物,既然要在官場上有所作為,那麼進退有度就是必須的,這不是讚美世故圓滑,而應該說叫智慧,那被後人讚美的張之洞不就是這樣嗎?做的是“巧宦”,握有大權力才能幹大事,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他這首《再遊玄都觀》一出,那些手握大權之人當然不能等閒視之,劉禹錫隨即又陷入了被排擠的困境,再次被外放,後來又被派到東都洛陽任閒官,直至病逝也未能回到首都長安。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篇《陋室銘》幾乎每個人都爛熟於心,它明白曉暢,朗朗上口,文中的驕傲語氣和劉禹錫的豪氣心性非常吻合;作此文時,他已年過50歲,貶至和州當通判,他的頂頭上司卻很是不喜歡他,每每給他為難,一個住所三次更換,越換越小,完全置朝廷規定所不顧。

第一次將他安排在郊區,他吟唱道“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辨。”第二次將他弄去了僻遠的城北,他又高聲歌道“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第三次又將他換為一間茅草屋,於是,一篇《陋室銘》一揮而就。

《陋室銘》聚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緻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以此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文章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餘音繞樑,讓人回味無窮。

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詩文,尤其是他的詩作,一字一句,都是國風之致。

劉禹錫的晚年一直以詩酒琴書自樂,在患眼疾、足疾、看書行動都不便的情況下,依然高歌“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個堅強驕傲的老頑童,在一生屢遭磨難之後,依然樂觀豁達,活出了豪氣的最高境界。

臨終前,他寫下了《子劉子自傳》,表現他始終如一的倔強正直,這種精神老而彌堅,老而彌篤;在文中,他公開為王叔文申冤辯屈,同時也肯定了當年自己參加革新並沒錯,長期遭貶完全是受到不公平的處置。這種敢於肯定自己一生是光明磊落的勇氣,實在是無人能及!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劉禹錫實在是個樂觀達人,也是一個不遮不掩的平常人,自然也喜好聲色,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句“司空見慣”便是出自他的典故。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晚年的劉禹錫被外放蘇州當刺史時,在那個早年寫有“鋤禾日當午”,後來窮奢極欲的司空李紳家中喝酒時,看見一位舞姬很是美貌,便想著如何能攬入懷中,又不好意思直接向李紳索要,所以,便寫下了這首詩。

意思很明白,你老李七老八十了,家中有這般美豔的女子看得都沒感覺了,這不是暴殄天物嗎?而我卻為這美女是肝腸寸斷啊;李紳倒也很是醒事,當即將這舞女送給了劉禹錫,成就了好事。

劉禹錫的個人品德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他性格中的倔犟和躁進,是不太適合在官場上混的,可以說他是一個悲情英雄,但個人不幸詩家幸,他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詩文,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位不畏權貴、表裡如一的標杆。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劉禹錫只是一個典型的文人,有文藝才華,至於治國這些政治上的才能有多大就天知道了;大概是同學者李敖先生社會形象有幾分神似,至少我覺得他率性的性格,即使從政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的。

可喜的是,他的心態好得出奇,一副除了生死無大事的感覺,面對任何挫折都一笑作春風;所以,儘管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貶謫中度過,飽受磨難卻笑看風雲,他活出了人生大格局,也正是這樣的心態,讓他得以高壽謝世。

越寫越多,趕緊打住收尾,最後錄一首劉禹錫最著名的懷古名作結尾,這首詩被後世的文學評論家認為是含蘊無窮的唐詩傑作。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劉禹錫: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率真的本性讓他飽受貶謫,一生不得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