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詩意生存還是避世求真?關於《荒野生存》影像背後的思考

“這個世界的啟示在荒野”

—— 亨利·戴維·梭羅


兩屆奧斯卡影帝西恩.潘籌備10年拍成的《荒野生存》( Into the Wild ),2007年上映後受到各方好評,拿下金球獎最佳配樂獎和2個奧斯卡獎提名。西恩.潘用詩一般的鏡頭語言,探討了人與人、人與家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問題。表達這些宏大的主題,電影巧妙地通過一個窄小的敘述入口:根據1992年美國青年克里斯多夫·約翰遜·麥坎德斯的真實經歷改編,使整部電影有紀錄片的真實感,又呈現出一種浪漫主義氣息的感染力,避免了內容空洞和說教。

詩意生存還是避世求真?關於《荒野生存》影像背後的思考

《荒野生存》講述的是, 出身於美國富裕家庭的青年克里斯多弗.麥坎斯,以亞特蘭大私立名校艾莫里的優等生身份畢業, 並獲得了哈佛大學法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可謂天之驕子、前程遠大。但是生活上的富足, 並沒有帶給他精神上的滿足, 24歲的他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成為了一個“超級流浪漢”雲遊四方,最終到了他夢寐以求的阿拉斯加,在荒野中因為中毒和飢餓不幸離世。


事實上,即便在崇尚個體和自由的美國,對故事原型遠走荒野的行為也褒貶不一,有人被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所感動,也有人對他如此輕率斷送生命感到不解和惋惜。對於克里斯多弗的行為,電影採取了中立的方式沒有加以評斷,除了影像,還通過他妹妹的旁白,展示他最後使用的書籍、照片、日誌等形式讓觀眾自行體會他的心路歷程。西恩.潘在這部電影用了很多的“留白”手法,把很多要表達的主題放到了鏡頭之外。


01 為何要流浪在荒野?


是什麼力量讓幾乎擁有旁人羨慕的一切的克里斯多弗,走上這條道路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個。

①電影的文化背景:美國精神中的荒野情結。美國建國後有長達百年的西進開荒運動,在征服荒野的過程錘鍊和鍛造了特有的民族精神。梭羅的《瓦爾登湖》提出了迴歸自然,傑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都提出了擺脫文明的偽飾融入原始的荒野,讓“荒野”具有了理想化氣質,成為人們追求詩意生活、成為掙脫世俗束縛的象徵。電影中特別提到,克里斯多弗隨身攜帶梭羅和傑克·倫敦的作品,反覆閱讀並做了大量的筆記,而梭羅的《瓦爾登湖》正是構成美國精神中最深入人心的那一部分,即“這個世界的啟示在荒野”。

詩意生存還是避世求真?關於《荒野生存》影像背後的思考

②主人公的精神需求: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金領家庭的克里斯托弗,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極其自律,正如他妹妹在旁白裡說的:“他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聰明, 又對自己極為嚴苛的人。”克里斯托弗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沒有太多物質上的需求。父母在他畢業典禮後,提出送一輛新車作為禮物被他拒絕,在走上流浪路前,他把自己的2.4萬美元積蓄捐贈給慈善機構。他想要什麼?影片中有句臺詞:


“難道你沒想過嗎? 自由,沒有世俗的條條框框和法律,沒有道德、職業、錢、權利,就這麼赤裸裸地在路上活著。”


克里斯托弗認為活著的意義就在於拋棄一切社會帶給人們的偽裝,迴歸自然、迴歸生命的本真。


③主人公的成長環境:父母失敗的婚姻生活對克里斯托弗和妹妹的成長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父母情感生活混亂、長期的家庭暴力,婚姻名存實亡,但又因為利益虛偽的向外展示完美家庭的形象。身處私立名校,貪慕名利的同學帶給他強烈的厭惡心理。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虛偽與遭受的苦痛, 令他覺得自己的存在是虛無縹緲的。因此,他花了四年時間,拿到了父母期待的大學學位和哈佛大學的敲門磚,在完成了“人生職責”之後徹底解放了,開始投身於荒野之中尋找潛意識中的那個真正的自我。

詩意生存還是避世求真?關於《荒野生存》影像背後的思考

電影通過閃回,敘述了克里斯托弗在路上遇到一些的人物,視他為己出的嬉皮士夫婦、教他野外生存技巧的農場主、迷戀他的吉普賽女歌手、失去至親的老皮革匠人等等,這些人物在幫助克里斯托弗的同時,與他進行了許多人生的討論,他們代表了普通人對這種行為的疑惑和認知,他們代表觀眾發問。克里斯托弗與他們關於職業、生存、金錢、愛情的討論,代表了兩種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的碰撞,以及理性與感性的辯論。從側面反映出,克里斯托弗做這個決定不是一時興起,他不留戀世俗一心尋找自我的態度是異常堅定的。


02 在荒野上就有詩意的生存了嗎?


答案是:並沒有。


來到荒野的人類,雖然脫離了法律、金錢、權利等世俗世界的束縛,披星戴月、席地而臥感受大自然的寧靜,看起來很美,但是又進入了人類社會中最原始的需求層次:生存。


大自然不僅是饋贈者,也是獵殺者。平靜的小溪可以瞬間彙集成可怕的急流,可愛溫順的動物可能變成殺人的猛獸,美麗的花草植物可能潛藏劇毒。在阿拉斯加,現代社會的精英克里斯托弗回到了原始人的生活——與野獸奪食、適應氣候變化、辨識花草、獵殺大型肉食動物。

詩意生存還是避世求真?關於《荒野生存》影像背後的思考

克里斯托弗很快就吃光了身上攜帶的食物,在異常飢餓中,他用獵槍殺死了一頭馴鹿,興奮的他跑回“魔力巴士”準備記錄這一切,他還用小刀把鹿的心臟割下虔誠地向大自然祭奠。但是他還沒來得及將新鮮的肉製作成燻肉, 就被成群結隊的蒼蠅撒下了卵,隨即被禿鷹吞食。他心情複雜地為馴鹿的遺骸建了一座墳, 並在日記中寫道:


“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它並不偏向於袒護人類, 這個地方野蠻而未開化, 那些比我更貼近荒野和動物的人才適合在此生存。”


這件事被他認為是“人生最大的悲劇”。其一,他認識到人類並不是大自然的主宰,現實社會賦予他的各類訓練在荒野中沒有太大用處,名校畢業、優越的出身並沒有讓他在大自然的生存中高人一等,自然界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已經開始在侵蝕他接受的那一套人類“社會法則”了。其二,由於這次殺生,他意識到自己的生存建立在剝奪其他生物生命的基礎上,這違背了他來到阿拉斯加的初衷。此外,

阿拉斯加的荒野是克里斯托弗的神殿,但它並不能真正治癒和補償生命中所有的傷痛、缺失與遺憾,相反,它的粗糲碾碎了理想主義者的浪漫想象。

詩意生存還是避世求真?關於《荒野生存》影像背後的思考

他第一次有了回家的念頭,於是他收拾起了行裝,但河流暴漲阻斷了他的回頭路,他並沒有經歷其他動物那樣在荒野中的歷史考驗和生存經驗的積累,因此他的結局是一種必然——在誤食野豌豆之後孤獨而痛苦的死去。


現實比電影更加殘酷,電影的原型克里斯多夫.約翰遜.麥坎德斯去世時體重只有67磅,警方公佈的死因是:餓死。他也沒有寫下“最大的幸福是分享。”( Happiness is to be shared)這樣的話,這句話是傳記作家喬恩·科萊考爾自己加上去的。


03 尋找真我還是消極避世?


克里斯托弗的勇氣和意志絲毫不用懷疑,但是他尋求的絕對自由存在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走入荒野充其量也只能是對於現實世界一種的消極逃避而已,而絕對的自由更是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便是在原始社會,人類的生存也需要原始的交換才能勉強維持。雖然克里斯托弗在出發前用了很極端的方式和世俗世界訣別,比如燒掉身上的美金、捐掉所有存款、向家人隱瞞了行蹤,但是他一路上依然不能割斷和世界的聯繫,也無法完全依靠樹葉漿果等維持其荒野生存。

詩意生存還是避世求真?關於《荒野生存》影像背後的思考

如果他尋求自由的理由是遠離虛偽的人情社會,那他沿途所遇到的熱心善良的人,這些人給予他的幫助,又是什麼呢?對於一個20出頭,剛剛畢業沒有真正的踏入社會,也沒有過婚姻生活的人,他對世界的認識從何而來?有一部分是他親歷的、看到的,也有一部分是他的臆想。電影裡有一處有趣的情節,他流浪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看到了都市浮華的生活,在一個夜店的窗邊,他彷彿看到自己置身於紅男綠女之間享受歡愉,片刻之後他醒悟過來,迅速逃離了。他並不能完全超脫人世,甚至還有些留戀,但他在極端壓抑自己,不願也不承認讓自己會有這樣的感覺。


追求極端的自由可能會進入另一種極端,它能夠暫時擺脫現狀,自以為追尋真善美和真正的自我,卻陷入形而上的空虛世界,結果往往變得更迷茫和失落。逃避問題不是辦法,面對它才是真理。


克里斯多弗一心脫離現代社會的一切,但卻最後死在了象徵現代文明的汽車上,在荒野中,這輛破爛的“魔力巴士”是他最後的庇護所。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 人是不可能完全脫離現代社會與工業文明而活著的,這個情節是整部作品中最具反諷色彩的悖論。

詩意生存還是避世求真?關於《荒野生存》影像背後的思考

在克里斯托弗臨死前,他寫下了曾經想要抹去的名字,代表了他對自身存在的認同和對生命意義的領悟。電影閃回了他的想象,他滿含熱淚擁抱父母,達成了和父母的和解。他是否後悔了,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嘗試用最坦率、最直接的方式面對自我,讓人肅然起敬。


中國有句名言:大隱於市、小隱於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內涵卻是殊途同歸,中國先賢們用實踐證明了隱逸自然而逃避社會的侷限性。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尋求內心的寧靜並不一定要到荒野,更高層次的隱逸是在繁華都市之中,獨善其身,找到一份內心的寧靜。


結語


《荒野生存》講述了一個讓人嚮往又十分悲情的故事,我們無需判斷主人公克里斯託弗的對與錯,當所有人都在為所謂的“社會角色感”和“社會認同感”焦慮時, 他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方向,去追尋超越物質生活的存在,他選擇了他的生存方式,度過了一個常人無法理解但卻獨一無二的人生。


克里斯托弗最終沒有走出阿拉斯加,他的死亡引發人們對當今社會下如何尋找生存方式的種種思考,這部電影並非要追捧他的生活方式,而是在影像之外要表達這樣的主題:每個人心中都需要有一個可以棲息的荒野, 要學會放下心中的種種執念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承認自己的平凡,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