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被遺忘的使節,幫助忽必烈成功,在南宋被關押十幾年,卻心繫元朝

郝經是金國漢人,是金國大文豪元好問的弟子。金亡後,博學多才的郝經被忽必烈選為幕僚。蒙哥戰死在釣魚臺時,深知漢族政治之道的郝經,就立馬建議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去和林會喪,爭奪王位。就這樣,忽必烈按照郝經的建議,一步一步從一個蒙古親王變成元朝的開國君主。

被遺忘的使節,幫助忽必烈成功,在南宋被關押十幾年,卻心繫元朝


忽必烈奪得王位後,郝經自然功不可沒。被授翰林侍讀學士,配“金虎符”,充“國信使”,帶使團入宋,商談和議。忠心耿耿的郝經就這樣南下去宋。沒想到,剛剛走到真州,就被宋將李庭芝給扣押了。這一關押就是十六年。

被遺忘的使節,幫助忽必烈成功,在南宋被關押十幾年,卻心繫元朝


郝經在關押期間很有氣節,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苦勞天為碎,辭窮海欲幹。起來看北斗,何日見長安”。郝經以長安喻大都,真是日日月月在宋,心卻朝朝暮暮思元。

郝經不只寫詩來表達忠心,還學漢朝的大忠蘇武。郝經在南宋送來當伙食的大雁中挑選了一隻強壯的,然後系蠟書於上,讓其飛向北方。元軍南下後,郝經得救。回大都的途中,郝經不幸染病,彌留之際,郝經為元朝留下一首盡忠詩《老馬》。郝經以老馬自喻,認為自己人老心不老,還想為元朝效忠。

被遺忘的使節,幫助忽必烈成功,在南宋被關押十幾年,卻心繫元朝


可惜,郝經在寫完這首詩後,終一命嗚呼。忽必烈知道郝經的死訊後,極為傷感,給郝經諡號“忠武”。可惜這位元朝的蘇武,但現在卻沒有多少人記得他的“忠武”。郝經被宋朝關押了十六年,還有一個七十多人的蒙古使團,被宋關押了三十六年,就出來之後,面前的元軍都不記得他們了。

被遺忘的使節,幫助忽必烈成功,在南宋被關押十幾年,卻心繫元朝


蒙古滅金後,大汗窩闊臺派月裡麻思為正使,帶領一個七十多人的使節出使南宋。使團到江南,就被宋軍給秘密關押了。一關押就是三十六年之久。期間正使月裡麻思病死,還有一個叫趙成的漢人,和他父親一起跟隨使團出使,父親在此期間病死了。

被遺忘的使節,幫助忽必烈成功,在南宋被關押十幾年,卻心繫元朝


而趙成等到元軍平宋之獲救之後,已經從一個青年小夥,變成了當年父親那樣的白髮蒼蒼了。戲劇性的是,當時元軍救出這批使者後,既然不知道這個使團是他們什麼時候派出去的,看來忙於征戰的元軍早已經把這些心繫元朝的使者給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