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位于县城东北的可乐山下,是一个群山环绕、溪水穿行、风景优美,以明清官宅建筑为主的古村落,是号称天官的明朝重臣王国光的故里。这里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当时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充分体现了人文的鼎盛。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上庄村至今约有600年历史。根据清同治《阳城县志》、村中碑文、《王氏正派谱序》及村中历史建筑推断,村落格局形成于明初。上庄村内最低处是“水街”,一条源于樊山的小溪经街流过入庄河。街道由条石铺筑而成,平时是街道,下雨时就成了河道。河两岸是紫砂岩砌成的堤坝,明清两代留存的青砖瓦舍沿溪而建,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味道,更有数座看家楼堡拔地而起,为山村增添了几多威风。现在村中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宅院有四十余处,体现了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王国光(1512年-1594年)字汝观,号疏庵,明泽州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官运坎坷,几进几退,前后从政四十年,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财政家和文学家,万历年间辅佐张居正实行改革,对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庄古村地处太岳山南麓、沁河东岸,与蟒河、王莽岭、珏山等景区近在咫尺,距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仅一岭之隔。这里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侍经筵、太子太保、吏、户、刑两京四部尚书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樊家庄园建于清末,现有规模成型与民国年间,是民国初期时任山西省绥靖公署秘书处副处长的樊次枫于1912--1920年修建的,该院落群容东西方建筑于一身,充分体现了民国时期的民居风格。共由新院、樊氏宗祠、花园等处组成。整个建筑群随着地形北高南低,与地形良好结合,新院入口设在东南角,是四大八小的平面格局,正房三开间,有外檐廊,正方与耳房之间有楼梯可达正房二层,厢房与耳房间有楼梯可至倒座二层,厢房与倒座之间设有几腿照壁门头。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司徒第为王国光之堂弟,嘉靖丙午科(1546年)举人,樊家庄园 官至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建造的府第。

大门上方可以看到"奉政大夫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王道"的匾额,(注:官职相当于现在财政部分管陕西司的司长职位。)二门门额题有"司徒第"三个字。 后宅五层插花楼于早年拆毁,现存过厅及东西厢房均保护完好,厅前有雕刻精美的月台一座,为明代原物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院内至今尚存明代栽植的古腊梅一株,每当冬季,满树黄花争奇斗艳,数十米之外尚能闻到阵阵清香。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炉峰院因建于村南香炉峰上而得名,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包括高媒祠、三教堂、关帝庙及马房院四部分。

古时,这里是上庄村社所在地,亦为村周文人雅士活动之所,王国光少年时曾读书于此。王国光荣升吏部天官后回乡省亲,重游此地,见庵后山峰峭立,松柏苍翠,状似庐山之香炉峰,遂将此庵命名为炉峰院,故民间对这座山有小庐山之称。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明清两代"南庵晓钟"和"炉峰夕照"均为王府八景之一",为一方名胜。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被世人所排,寄居村内举人王洽家时,曾游于此地。清代诗人樊梅轩先生游览此地曾留下"云房仙阁背山凹,山顶飞泉落涧斜。长日道人无个事,小松闲处种桃花。"的诗句。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据碑文记载,曾于明正德、万历,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等年间进行过大规模的补修与扩建。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在炉峰院可以领略到"炉峰三宝"。所谓的"炉峰三宝"就是----贤碑、白松、铁圪道。此处也是三教合一的场所:儒教、释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合。

三教各自保持着独立的形态,不过相互间在观念和思想方式上,不断地进行交流和融合,一定程度上从外在功能上的互补加深到内在思想上的融通。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韬光晦迹的略语。把锋芒收敛起来,把踪迹隐蔽起来。指深藏不露。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

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与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阳明的龙场顿悟。此行我最大感兴趣的这六个字,也是收获最大的一点:韬晦、慎独、顿悟。

寻访至今任活着的古村落……山西上庄古村

道家:韬晦,儒家:慎独,佛家:顿悟 。如此生运用得法,必有大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