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為什麼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為什麼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為什麼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 The Good Men Project

利維坦按: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哲學思考的人,那麼這應該是一篇值得反覆閱讀的文章,原因之一在於,將“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一表述放置在何種語境下才可以反駁赫拉克利特?正如本文作者所言,很明顯,我們任何人無疑都可以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所以,到底哪裡不對勁了?

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我不是一個信仰宗教的人,”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曾經對一個朋友說,“但是我總忍不住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待每一個問題。”

這些他聲稱從宗教角度理解的問題往往是有關邏輯和語言的技術性問題。

在轉向哲學之前,維特根斯坦的專業是工程學,因此他(在著作中)一般使用齒輪、槓桿和機械之類的世俗隱喻。當你在維特根斯坦的作品中讀到“超越”(transcendent)這個詞的時候,你很可能會在它的上下文裡發現“誤解”或“無稽之談”。

而當維特根斯坦認真回應那些把目光投向更高奧秘的哲學家時,他會展示出一種固執的輕蔑態度。例如,考察他的這句話:“說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的人是錯誤的;一個人可以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從這些直言不諱的言論來看,維特根斯坦似乎不太像一個宗教思想家,而更像一個古板的直譯主義者。但仔細研究這句話後,我們不僅可以明白維特根斯坦所說的“宗教的角度”是什麼含義,還能由此揭示出維特根斯坦是一位極富獨創性的宗教思想家。

對河流發表評論的“那個人”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他既是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也是一位後現代主義哲學家,新紀元運動(譯者注:New Age Movement,新紀元運動,又稱新時代運動,是一種去中心化的社會現象,起源於1970-1980年西方的社會與宗教運動)網站錯誤地引用他的言論,而所有人對他的引用都是斷章取義的,因為我們現有的他的全部語料都是孤立的片段。

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愛菲斯學派的創始人。生於以弗所一個貴族家庭,相傳他生性憂鬱,被稱為“哭泣的哲學人”。他的文章只留下片段,愛用隱喻、悖論,致使後世的解釋紛紜,被後人稱做“晦澀者”。© Wikiquote

赫拉克利特認為我們不能做什麼?很顯然,我可以在河岸邊來來回回地下河上岸。但是,隨著時間變化——水流過我的腳背,滾滾湧向大海,而新的水流從河源頭加入——這還是同一條河流嗎?而我又還是同一個人嗎?

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Waterfront

對赫拉克利特的一種解讀認為,他傳達了一條神秘主義的信息。我們用“河流”這一個詞,來指代一種不斷變化的事物(流動的河川),這可能會使我們覺得事物比它們實際的狀態更加固定——事實上,這會讓我們認為世上存在穩定的事物。

我們的語言受到名詞的限制,無法捕捉到無休止的存在之流。赫拉克利特是在用這句話說明語言不足以達到描繪現實的目的。

維特根斯坦發現,我們的許多哲學聲明的有趣之處在於,儘管它們看起來非常重要,但我們並不清楚它們能對任何事物產生什麼影響。想象一下赫拉克利特和他的朋友巴門尼德(Parmenides)在河邊(如果你喜歡的話,也可以說是不斷變化的河流般的時刻之集合)度過一個下午,巴門尼德認為變化是不可能的。

他們也許會激烈地爭論這條所謂的河是一條還是很多條,但之後他們可以一起去游泳,喝杯冷飲來提提神,或者穿上防水靴釣釣魚。這些活動全然不因兩位爭論者形而上的信仰發生改變。

維特根斯坦認為,我們可以把人們說的話比作遊戲中的走棋,以此來更清楚地理解這類爭論。就像國際象棋中的每一步都會改變遊戲的狀態一樣,在他所謂的語言遊戲(language-game)中,每一次談話也會改變遊戲的狀態。

談話的目的,就像移動棋子一樣,是為了做點什麼。但是一步“走棋”只在這樣一個有著特定遊戲設置的遊戲中才能成立。要搞懂國際象棋,你需要能夠區分馬和象,知道不同棋子的移動規則,等等。在遊戲開始的時候把棋子放在棋盤上並不是“走棋”。這是我們讓這個遊戲成為可能的第一步。

維特根斯坦認為,語言使我們困惑的一點在於,對規則的陳述和和對語境的設定發生在同一種媒介中,而這種媒介就是語言。“河流湧上了河岸”(The river is overflowing its banks)和“‘河流’這個詞是一個名詞”(The wordriveris a noun)都是語法上正確的英語句子,但只有前者是語言遊戲中的一步“走棋”,而後者陳述了一條語言使用的規則:

這就像說“象走對角線” ,它並非語言遊戲中的一步棋,正如在國際象棋中演示象的走法也不算一步棋一樣。

維特根斯坦想讓我們看到,赫拉克利特和巴門尼德所爭論的並非關於河流的某個事實,而是談論河流的規則赫拉克利特正在推薦一種新的語言遊戲:在新遊戲中,“河流”一詞的使用規則禁止我們說自己“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正如我們自己的語言遊戲規則禁止我們說同一“時刻”發生在兩個不同的時間。提出新規則並沒有什麼錯,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如果你說:“王的移動方式和後一樣”,你要麼說錯了我們熟悉的國際象棋的規則,要麼是在提議另一種版本的國際象棋——新版本可能更好,也可能不怎麼樣。

赫拉克利特的問題在於,他想象自己是在談論河流,而不是規則——而他錯得很徹底。

根據維特根斯坦的觀點,我們在哲學中經常犯的錯誤是,我們認為自己在做某一件事,而實際上我們在做另一件事。

但是,假如我們把對河流的這句評論視為一個天真的錯誤而不予理會,那我們就什麼也沒學到。“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在對待哲學錯誤時再小心也不為過,因為它們包含了太多的真理。”維特根斯坦這樣警告。

赫拉克利特和巴門尼德也許並不會因彼此形而上方面的分歧改變自己的行為,但是這些分歧表明了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這種態度可能深刻或淺薄,大膽或膽怯,宜人或乖張,但它沒有正確或錯誤之說。

同樣,遊戲的規則也沒有對與錯——它們是我們判斷遊戲內行動對錯的衡量標準——但你認為哪些遊戲值得玩,以及你在玩這些遊戲時如何理解遊戲規則,這很大程度上說明了你是個怎樣的人。

那麼,是什麼讓我們——還有赫拉克利特——把這種態度的表達視為了形而上的事實呢?還記得嗎,赫拉克利特之所以想要改革我們的語言遊戲,是因為他認為它們歪曲了事物的本來面目。但是想一下,你需要做什麼才能評估我們的語言遊戲是否或多或少地符合某種終極現實。你需要比較兩樣東西:我們的語言遊戲和它理應表徵(represent)的現實。換句話說,你需要將我們向自己展示的現實和去除了一切表徵的現實進行比較。但是這根本說不通:你怎麼能向自己表徵去除了一切表徵的事物?

事實上,我們甚至可能認為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這表明人類深深地渴望踏出自我的限制。我們會感到被自己的肉體和有限生命所困。在這些限制中,有一種宗教性的衝動尋求解放:它希望超越我們有限的自我,與無限接觸。維特根斯坦的宗教性衝動則將我們推向了相反的方向:他並不試圖滿足我們對超越的渴望,而是讓我們完全放棄這種渴望。

他提供的解放不是讓我們從有限的自我中解放出來,而是對我們有限的自我的解放。

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維特根斯坦,1950年夏。© wikipedia

維特根斯坦對赫拉克利特的評論來自於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一份打印稿,當時他剛剛開始構建成熟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將在他死後出版為《哲學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1953)。這本後期著作之所以特別,部分原因在於:從宗教角度看待每個問題的維特根斯坦,與具有實踐頭腦的工程師維特根斯坦融合在了一起。

對維特根斯坦而言,形而上學的理論就像從語言裝置中掙脫出來的齒輪,正在失控地瘋狂旋轉。工程師維特根斯坦希望這個機械裝置能夠順利運轉。而這正是精神的洞見之所屬:如果理解得當,我們的目標將不是超越性,而是完全投入的內在性。

在這方面,他提出了一種獨特的技術方法來實現一種志趣,這種志趣在上至埃克哈特大師【Meister Eckhart(1260-1328),編者注:德國神學家,哲學家,神秘主義者】,下及禪宗祖師的神秘主義者的理論中都有所體現:不是要提升到完美的境界,而是要認識到,此時此刻,你已然所是、所有的一切就是你所需要的完美。

大衛·伊根是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哲學系的客座助理教授。他著有《追尋真正的哲學: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和日常世界》(The Pursuit of an Authentic Philosophy: Wittgenstein, Heidegger, and the Everyday, 2019)。

編者有話說:

如果從時間與河流的關係來理解赫拉克利特的這句話,也的確指向了永恆與有限自我的對立——不過和傳統倡導超越自我以期達到某種完美境界不同的是,維特根斯坦並不認為存在什麼“超越”,最起碼,那不是我們的目標。這多少也暗合了後實用主義的觀點:沒有所謂的超越,有的只是重塑和建構。

放棄超越,意味著不再對永恆產生渴望。那麼,又該如何理解那種“內在性”呢?或許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但我想,維特根斯坦似乎想要強調的是,放棄無限/有限的二元,就是對自我的解放:已然所是,適得其所。

譯/苦山

校對/斬光、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aeon.co/ideas/can-you-step-in-the-same-river-twice-wittgenstein-v-heraclitus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苦山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