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金融科技的“高光時刻”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TMT公司在申請金融牌照,而金融機構則開始稱自己為科技公司,而引發這些變革的關鍵詞正是“金融科技”。金融和TMT行業都在借力科技,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戶體驗、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吸引力。不僅如此,他們也在探索新的商機:純數字化的銀行提出了新的客戶主張和成本模式;投資管理公司正在部署全方位定製化的智能投顧服務;保險公司則在使用傳感器來監測人們的健康狀況和幫助預防疾病……

推動金融科技競合發展

金融科技是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它通過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金融科技的出現改變了金融業與客戶、監管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運營、協作和交易方式。從初創企業到科技公司再到大型機構,都在使用金融科技。

金融機構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科技實現了工廠化、集約化運營,提升了效率並且降低了成本。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市場規模達到55.3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204.5億美元,近五年(2018-2023)複合增長率為29.9%。金融科技市場高速發展的背後是TMT和金融業的競合發展,金融機構專注於通過科技手段來提高服務的便利程度和速度,而TMT公司卻將金融直接嵌入其所提供的服務中,通過個性化和卓越的體驗實現差異化。

具體而言,

TMT行業通過部署數字化和移動科技,加強互聯互通方面的優勢。在人臉識別、實時數據採集和高清視頻會議等領域(特別是在結合了人工智能聯合使用時),這些技術可以增強運行能力。金融機構也可使用這些技術,提升虛擬服務的質量和範圍,併為日益普及的可在智能手機上交換和執行的智能合約做好準備。上述技術還能加快和提高“瞭解您的客戶”(KYC)驗證的安全性。考慮到雲端龐大的數據流和數據量,當前提供數據存儲和處理平臺的科技公司也可發揮其“近水樓臺”的優勢,為其它公司提供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應用等增值服務。

包括TMT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傳統金融機構在內的各金融科技行業玩家都正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將有望徹底革新能力,打開新的市場。如,智能投顧凸顯了對客戶服務能力的演變,使得普通消費者也能獲得原本只有高淨值客戶才能享受的定製化投資服務。充分把握金融科技帶來的商機,對企業在新的、個性化的和實時的產品和服務中應用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握商機也需要清晰地瞭解客戶的期望。要讓客戶信任科技,相信科技能帶來比當前的產品和服務更高的價值,相信服務提供機構會負責任地使用客戶的數據。在此過程中,需要採取的措施包括——

  • l 滿足個性化和定製化的需求:更有效地把經驗和解決方案與每個客戶獨特的需求及偏好匹配,金融業在競爭中存在落後的風險。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對於洞察力和靈敏性的培養至關重要,這兩種能力是滿足客戶需求所必需的。
  • l 取得科技與人際互動的平衡:大多數消費者希望科技有人監督。此外,他們還希望在做關鍵決定時仍可諮詢人工顧問。再以智能投顧為例,高淨值投資者仍可獲得這種人際互動,但事實上最需要人工顧問的往往是富裕程度較低的消費者,這個群體也是監管機構最關注的。因此,人與智能投顧協作的方式越來越受到青睞,一些純智能投顧企業如今也要僱傭人工顧問。
  • l 將網絡安全視作業務重點:將網絡安全融入前期業務規劃、產品創新及市場策略,而不能簡單地將問題丟給IT部門。網絡安全事關信任,而不只是系統問題。金融科技不一定會改變風險的性質,但是隨著TMT公司經手更多客戶資金、掌握醫療保險等敏感數據,它們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督。


B2B金融科技的“高光時刻”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與落地,B2B金融科技迎來“高光時刻”。金融科技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改變主要集中在To C領域,互聯網金融公司誕生、零售銀行轉型、普惠金融快速發展等,都離不開B2C、B2B金融科技的支持。

首先B2B金融科技幫助解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困難。儘管小微企業客戶群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傳統金融機構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且由於小微企業業務信貸質量差、服務成本高等問題,對銀行而言其業務淨資產收益率僅為7%至8%。這些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現存的問題,亟需金融科技來加速變革和創新。目前約有30%的金融科技公司專注於小微企業解決方案。除此之外,銀行也將基於金融科技的公司銀行數字化作為重要戰略。金融科技可以明顯降低小微企業業務處理成本,與傳統銀行相比,使用金融科技的數字化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率(運營費用/存款餘額)僅有33%,降低約67%。

目前,全球25%的中小企業已採納了金融科技。在中國、美國、英國、南非、墨西哥五個市場中,中國金融科技採納率最高達61%,美國次之為23%。其中,2B金融科技應用主要體現在三個領域:B2B支付、供應鏈金融及企業團險定製。

  • l B2B支付:網銀支付、電子票據支付和銀機構支付是三大B2B支付方式,其中,企業網銀支付可以滿足絕大多數類型客戶的需求。當今,B2B支付仍以銀行結算為主導,但這也沒有扼殺金融科技企業對B2B支付的改革。如,平臺通過提供運營在線支付系統所需的技術,防欺詐和銀行基礎設施,幫助電子商務公司和其他在線企業提供支付服務,而創業公司只需要付出一定的手續費。
  • l 供應鏈金融:金融科技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重點表現為企業授信模式的創新。傳統模式下,銀行對供應鏈核心企業進行信用評,然後將高信用評級奇特的信用分享給上下游的中小企業。金融科技授信,通過打通供應鏈上下游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信息,基於企業相關真實數據,提升供應鏈金融的風控能力,降低業務的綜合成本。如,平臺可以通過企業的訂單、納稅、物流、資金等數據,聯合金融機構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純信用、低利率、低門檻的經營貸款,同時依託科技增強企業供應鏈管理能力,最終實現產業價值鏈重構。
  • l 企業團險定製:“企業團險”是即企業團體作為承保對象,一張保單為眾多被保險人提供保障的承保形式,其中包括了團體壽險、意外險與健康險等不同的保障類別。隨著互聯網蓬勃發展以及對人才重視,企業團險規模高速增長,中國企業團險年複合增長30%以上。金融科技主要應用於團險設計、風控體系搭建及理賠服務體系建設。如,通過保險平臺實現公司投保、上傳被保人員、在線管理、微信理賠全線上化操作,保持客戶服務的連貫性與體驗。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擁抱金融科技,在市場競爭加劇的同時也在其中實現差異化增長,只有認清其中的技術變革與創新應用,打通價值鏈端到端數據,才能滿足服務客戶隨時、隨地的金融需求。

金融科技的“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