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疫情防控中展現張家界法院人的“硬核”力量

——張家界法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陶濤

“要把疫情防控作為全市法院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來抓,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紮實抓好疫情防控和維護穩定等工作措施的落實,為張家界市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貢獻法院智慧和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壯曉陽堅守崗位、身先士卒、一線督導、全面統籌全市法院疫情防控和執法辦案工作,要求兩級法院幹警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主動作為,圍繞疫情防控“強保障”

早在1月28日,市中院黨組就通過電話和視頻會議的形式,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傳達學習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級法院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戰時狀態”,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會上成立以黨組書記、院長壯曉陽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同日,研究制定、下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方案》,發佈《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服務有關事項的公告》,將全市法院幹警思想和認識統一到疫情防控工作上來,堅定了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心。

2月7日,下發了《關於為依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要求全市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從重從快審理妨害和破壞疫情防控犯罪案件,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遠程妥善辦理立案、開庭、調解、執行、信訪,積極服務和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2月14日,開展“你奮戰在前、我保障後方”關心關愛一線醫務人員和防疫人員行動,組織全市法院幹警捐款9.2萬餘元、口罩3千餘副和價值近5千元的防控物資,積極支持全市一線醫務人員和防疫人員開展工作。

2月21日,出臺《關於對涉企案件實行經濟影響評估的實施意見(試行)》,為全市企業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狀態下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這些文件的出臺,為全市法院積極服務和保障張家界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提供了制度支撐,表明了人民法院依法打擊妨害疫情防控犯罪行為、服務和保障疫情防控大局的堅定決心。

立足線上,網上訴訟服務“不打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市法院充分發揮智慧法院建設優勢,積極利用“湖南網上法院”、微信小程序“湖南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微信、“雲間互聯網法庭”等網上訴訟辦理方式,變“面對面”為“屏對屏”,為案件當事人提供全流程網上訴訟服務,包括網上立案、網上交費、電子送達、網上質證、網上開庭、網上調解等,依法保障了當事人的各項訴訟權利,解決疫情防控與如期結案之間的矛盾,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活動“不打烊”。

2月11日,市中院刑一庭和立案信訪局法官利用“雲間互聯網法庭”實現對當事人的遠程提審和網上詢問。

2月14日,武陵源區法院利用遠程網絡視頻的方式對一起離婚糾紛案件進行網上開庭,法官戴著口罩端坐在審判席上,法官面前的電腦屏幕顯示,雙方當事人在各自家中通過網絡系統參加庭審。經過法官當庭調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離婚,網絡庭審圓滿結束。

2月27日,在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三審判法庭內,一場通過“雲間互聯網法庭”遠程視頻開庭的庭審正在“中國庭審公開網”上同步直播。實現“雲”解紛和“雲”直播的雙線並軌,將大法院裝進小手機,使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糾紛;把旁聽席搬進群眾客廳,使群眾在家就可旁聽庭審全過程。

2月3日以來,桑植縣人民法院著重發揮網絡查控、網拍系統、執行案款系統等網絡平臺的作用,全面撒網,查控、處置被執行資產,全力保障申請人“紙面上”的權益及時兌現。共開展線上查詢被執行人財產530餘次,凍結被執行人財產38筆,網拍成交額15.1萬元,為當事人發放執行款76.13萬元。

……

1月31日以來,全市法院共收到網上立案申請61件,其中依法立案17件,審核因不符合立案條件未予立案44件。利用“雲間互聯網法庭”、“湖南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共開展網上詢問、提審、聽證、調解、開庭活動共72場次。

聯防聯控,積極參與社會“大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中院及時發出通知,要求全市兩級法院服從服務全市防控工作指令,積極配合並協助黨委、政府及相關單位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切實抓好重點任務落實。這一要求,得到迅速貫徹落實。

1月31日,壯曉陽按照市委和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部署,深入三家館鄉、茅巖河鎮、羅塔坪鄉,督導檢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瞭解農村疫情防控情況,指導當地政府開展疫情防控工作。2月1日以來,壯曉陽又先後多次深入上述鄉鎮,看望慰問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和醫務工作者。

2月1日以來,市中院安排專人配合社區對院機關單位居民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進出小區人員管控工作,加強體溫檢測和消毒工作,一律不準小區外人員進入。建立小區住戶進出臺賬,對小區住戶外出小區時間、外出理由、外出地點、返回時間進行登記。

1月31日以來,慈利縣人民法院以黨員為骨幹的67名志願者,組成兩支黨員先鋒隊,成立兩個臨時黨支部,高擎黨旗,投身一線,協助雙安、北街等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走訪摸排15個小區1235戶,登記縣外返慈人員357人,監控重點對象48人。3名青年隊員在疫情防控“火線”,向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積極要求向黨組織靠攏。

1月31日以來,永定區人民法院安排6個人民法庭庭長和13名幹警投身一線,協助鄉鎮、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走訪摸排11個小區887戶,嚴格出入登記、仔細為社區居民測量體溫、耐心勸解不戴口罩外出的鄉鎮群眾歸家,共發放宣傳資料3萬餘份。幹警們舍小家顧大家,讓百姓深受感動。

“我有幸生在這個時代,成為一名抗疫志願者,不奢求成為英雄,只希望通過我的堅守,那份對戰勝疫情的期盼早日實現。”幹警們用堅守書寫抗疫答卷。

嚴防死守,狠抓自身防控“守好門”

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就是對疫情防控的最大貢獻。

疫情剛剛發生,全市兩級法院機關出入口及安檢場所等均安排專人堅守,配備體溫檢測槍、口罩、防護服等必要的防護設備和物資。2月1日,全市法院迅速按照省高院要求關閉訴訟服務中心,停止接待群眾來訪,運用網絡、電話辦案和辦公。

在對訴訟服務中心、審判法庭、信訪接待等公共場所以及機關食堂等重點部位,做好衛生環境預防消殺工作,安裝遠程紅外電子測溫儀後,按照省高院要求,全市法院於2月17日重新開放訴訟服務中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訴訟權益。

為保障法院幹警生命安全,全市法院加大對幹警的人文關懷,每人每週核發口罩,每個辦公室配備一瓶複合醇免洗手消毒凝膠,每樓層配備消毒洗手液,電梯口配備按電梯專用紙巾,並在關閉中央空調後,緊急購買電烤火爐,滿足幹警取暖需求,確保幹警辦公需要和身體健康。加強後勤服務工作,採取分時段、打包領餐、分散就餐的方式提供中餐,嚴禁任何形式的聚餐聚會,並加強對幹警八小時外聚餐聚會的督促檢查,對“頂風違紀”人員嚴肅追責問責。

壯曉陽表示:“疫情防控和矛盾化解絕對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應該統籌兼顧,做到兩手抓、兩手硬。我們堅信,只要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級法院的決策部署,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