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當店王村:將軍故里人才輩出

當店王村:將軍故里人才輩出

當店王村別具風格的村史館

劉口鎮當店王村位於梁園區劉口鎮東北部、風景秀麗的黃河故道南岸,該村下轄店王莊、孫場兩個自然村,民風淳樸、村容整潔,歷史悠久、人才輩出。

關於當店王的歷史,還得從梁園區北部的黃河故道說起,萬曆中興前期,財力充沛的明朝政府啟動了我國封建史上最為浩大的黃河治理工程,一改黃河下游多流入海的格局,梁園區北部的黃河故道成為黃河下游唯一入海河道,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凸顯,成為橫亙在我國中北部地區的重要漕運大動脈。歷史風雲突變,明朝萬曆中興後期至清朝康熙中葉,我國處於一個政治動盪期,直至康熙征伐噶爾丹結束,我國經濟才進入了繁榮期。黃河故道之上,白帆點點,舟船穿梭,黃河故道兩岸,碼頭林立,商貿繁榮……黃河漕運成為清朝中後期的黃金經濟帶,吸引著諸多商賈和富戶在黃河兩岸“發家致富”。

清朝雍正三年,琅琊王氏“三槐堂”,元朝兵部尚書王茂的後裔遷居當店王莊,始稱王莊。王氏後人或經商,或務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為當地的殷實之家、名門望族。

清嘉慶三年,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施之常的後人遷居當店王莊經營當鋪,王莊更名當店王莊,施氏當鋪的開設為當店王莊注入了經濟資本,激活了經濟活力,當店王莊成了遠近聞名的商貿交易地,就因為如此,當店王莊也稱當店王集,其經濟規模可以觀一斑而窺全豹,施姓家族世代耕讀商貿,族人施秀山曾任熱河縣丞,施玉林曾就讀黃埔軍官學校,參加了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

清乾隆三十六年,孫氏“子諫堂”後裔遷居當店王莊西,於當店王莊西建立商貿碼頭,史稱孫家場,簡稱孫場。孫氏家族的祖上不及王施兩家顯赫,其經濟實力卻遠在王施兩家之上,擁有耕地2000頃(2000頃合20萬畝,劉口鎮耕地面積約5.2萬畝,孫家的耕地約等於劉口鎮耕地總面積的4倍),更不用說金銀珠寶、商鋪宅院了。以雄厚的家資為基礎,勤勉耕讀的孫氏家族更是人才濟濟,從軍、從醫、從教、從商、從政者達數十人,其中最著名的當數“一門三將軍,三將輔三主”。

孫錫璜畢業於中國大學,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與孫中山、黃興關係甚好,曾任黃埔軍官學校教官。孫中山先生去世後,他辭去教官之職,就任山東省教育廳幹事,解放戰爭初期,蔣介石委任孫錫璜以軍職,孫錫璜不從不就,1946年,孫錫璜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於山東省梁山一帶。孫錫璜是虔誠的三民主義者,他輔佐的是孫中山先生。

孫端夫將軍是孫錫璜的侄子,商丘市唯一開國少將,北京大學法學院畢業,膠東地區天福山起義的領導人,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因戰功顯赫,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37年12月,孫端夫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孫正祥是孫端夫的親弟弟,黃埔軍官學校畢業,隸屬國民革命軍“土木系”,曾參加過入緬遠征軍,1946年赴臺,任國民黨副總裁、行政院院長陳誠的衛隊長,少將軍銜。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當店王村人並沒有生活在前人的光環之下,這幾年,在梁園區委、區政府和劉口鎮黨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招商引資發展經濟,於村北的黃河灘地上建成了河南省第二大平原光伏發電站,他們開拓創新,在村南的耕地上種植蔬菜,發展羊肚菌,經過3年脫貧攻堅,全村鋪修了水泥路,安裝了路燈,進行了無害化廁所建設,修建了文化廣場,建造了扶貧車間,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攀升……他們牢記祖訓,善良、賢孝、謙讓、和睦,他們繼承傳統,堅強、正義、簡樸,在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上辛勤耕作,追求幸福的生活,發展中的當店王村迎著新時代的徐徐東風,向著美好的未來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