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電視劇《安家》在熱播中,追劇的人除了看房似錦和徐姑姑他們怎麼賣房子,看男女主角的感情如何漸漸升溫,同時也非常關注房似錦和她母親之間的鬥智鬥勇。

在已經播出的劇集裡,房母潘貴雨先是發短信找房似錦要一百萬給她弟弟買房,在房似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後,就直接來到房似錦上班的地方以債主的口吻要錢,並且在房似錦給了她二十萬首付款後繼續糾纏不休,各種花樣作妖,逼房似錦要把她弟弟房子剩下的貸款全部還清。甚至差點害房似錦丟了工作,最後房似錦為了挽回負面影響,讓潘貴雨發視頻澄清真相,只好在電話裡答應了弟弟幫他還房貸。

很多觀眾真的是特別心疼房似錦,對潘貴雨恨得牙癢癢的,說她比樊勝美和蘇明玉的媽還要狠,把房似錦稱為樊勝美2.0。

也有的觀眾說:這是拍電視劇,現實裡不可能有這麼壞的媽。

可是編劇六六告訴大家:房似錦這個角色是有原型的,原型是一位真正做房產中介的女孩,而那女孩的原生家庭就是和房似錦一樣的,所以電視劇裡的情節並非完全虛構,房似錦的扮演者孫儷也說她為了拍好這部劇,曾經多次和那女孩接觸並交談,那女孩在說到自己家庭事情的時候,忍不住失聲痛哭,孫儷也跟著落淚。

所以不要以為電視劇都是胡編亂造的,藝術來源於生活,甚至有時候真實生活比電視劇還要狗血。

像樊勝美和房似錦這樣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被原生家庭不斷拖累,被自己母親拼命壓榨的事情,其實在現實裡比比皆是。

那麼為什麼有些母親就硬生生地活成了榨乾女兒的“吸血鬼”呢?她們身上的母愛去哪裡了

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為什麼會有如此讓人深惡痛絕的母親。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01、傳統封建思想作祟

在中國的傳統封建思想裡,兒子是用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女兒遲早要嫁出去,給別人家做媳婦的,所以很多父母腦海裡就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兒子是自家人,女兒是外人。

一個人的觀念決定了他的行為,所以有了這種認知以後,他們在行為上對兒子和女兒就會有完全截然不同的態度。簡單概括就是:把兒子當寶,把女兒當草。

於是他們會對兒子百般溺愛,而對女兒百般苛待。可是越是在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往往男孩子會被寵壞,變得毫不上進,很沒出息,而女孩子卻像野草一般地生長,最終大多都能成為職場上的精英,擁有不錯的收入。像樊勝美、蘇明玉和房似錦都是這樣。

因為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給自己找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被虧待的生命才能在傷痛中不斷成長,最終把自己活成了浴火重生的鳳凰。

而重男輕女的父母一看女兒收入高,兒子自身難保,於是就開始用種種方法來逼迫女兒把辛苦掙的錢拿回來給兒子用。

因為在他們心裡,兒子是命根子,是這個家庭裡最重要的人,是他們拼死也要維護的。

而女兒不過是一個過客,是在給別人家養媳婦,所以他們覺得花在女兒身上的養育成本都是不值得的,甚至覺得女兒欠了他們的,就該不斷地回報和補償他們。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我有個姐妹小顏也是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她是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從小,她的母親就是把她弟弟看做是家裡的王,百般溺愛,而把兩個女兒看做是賠錢貨,不停地打罵,甚至動不動就拿不讓她們讀書來威脅她們。

小顏從小學習成績特別好,每次都考全年級第一,可是她母親從來不以她為榮,還會在別人誇獎她的時候,冷冷地說:女孩子會讀書有什麼用?將來還不是要到別人家裡去的。

她聽了心裡冰涼,於是很小就明白無論她表現得再好,都成不了父母的驕傲,因為他們眼裡只看得見她弟弟,只覺得她弟弟才是自家人,女兒是別人家的人。

從小她就忍受著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她母親動不動就罵她是“賠錢貨”,說不該生了她,當初應該直接把她丟糞坑裡淹死。而且三天兩頭的捱打,捱打理由很奇葩,不喜歡她看書,說她看書耽誤了做家務,而她又是個書迷,特別愛看書,覺得只有從書裡才能找到慰籍和力量,於是就經常因為看書而被打得傷痕累累,她母親甚至把她借來的書丟進火爐裡燒掉。

小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然後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初三的時候就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醫學中專,端上了鐵飯碗,並且在畢業後選擇留在讀書的城市工作,並結婚生子,沒有回家鄉。

她說:我就想離她遠一點。

婚後,她和老公感情不好,被婆家人苛待,有次回孃家,忍不住和她母親訴苦,她母親竟然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如果笑著就進這家門,如果哭著就不要回來了,不要讓全家人因為你不開心。

她當時聽了淚流滿面,從此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不再和母親訴說。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後來她離婚了,淨身出戶,母親知道後,第一反映不是心疼,而是罵她,因為覺得她離婚丟了孃家人的臉。

再後來她母親身體不好,每次住院,都是她和妹妹去照顧,因為她在醫院上班,所以操心得更多,而弟弟和弟媳婦什麼都不管,就是這樣,她母親依然是顧著兒子兒媳,處處替他們著想,不但給兒子還賭債,還把家裡養的雞、種的菜都大包小包的拿到兒子家,她和妹妹每次回孃家,都要幫忙給弟弟家帶東西,而她們自己基本是沒份的。

可是她母親住院,卻從來不要求她弟弟來陪護啥的,只要求她和妹妹照顧,並且覺得她們怎麼照顧她都是應該的,還動不動就找茬罵她們,嫌她們做得不夠好,如果她們要是在母親面前說了一句她弟弟的不是,更是會被她母親破口大罵,說她們沒良心,不知道心疼兄弟。

而她的弟弟,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關心過離異的姐姐的生活,如果和她聯繫,原因只有一個:找她借錢。所謂的借,其實就是拿,因為絕對不會還的。

他弟弟找她借錢很理直氣壯的,理由是:你是我姐,我不找你,我找誰?

她不肯借,就說她心狠,然後找她妹妹。

她說自己因為投資失敗,經濟也很緊張,可是仍然在父母身上花了不少錢,特別是母親身體不好,一年幾萬元錢的營養品都是她提供的,逢年過節除了買東西,還拿錢,生病住院也是她和妹妹管,但是她母親對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依然是:我生了你,養了你,你回報了我什麼?

有一次當她母親又在索要回報的時候,她侄女都聽不過去了,對她母親說了一句:奶奶,我覺得姑姑已經回報你夠多了,你為你兒子付出的比為姑姑付出的多得多,你兒子又回報了你什麼?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18歲的侄女已經懂事了,而且也因為奶奶和父親把弟弟看得比自己重而深感受傷,對姑姑的遭遇感同身受,於是替姑姑說了一句公道話。

結果她母親大罵孫女,說這家裡哪有你說話的份,並說:兒子再不好,也是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以後我死了,也是他抬我上山的,你們做女兒和孫女的,不過是戴點孝而已。

那一晚上,她和侄女抱頭痛哭,然後第二天一早,她們就離開了。

她說:我沒有婆家,也沒有孃家,我的身後空無一人,我只有自己。

我聽了不禁淚目。

現實裡,如小顏這樣的女孩子有很多, 她們在灰暗中長大,沒有感受到被愛的感覺,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在拼盡全力後,有了一個看似光鮮的外表,看上去非常堅強和勇敢,可是她們的內心深處依然有一個缺口,一處不能觸碰的柔軟,平時隱藏著,可是在某個無意的瞬間被不小心的觸及,便會突然的潰不成軍,甚至嚎啕大哭。

而她們的原生家庭不但沒有給予溫暖,甚至還在繼續地消耗著她們。

她們唯一能做的:只有繼續強大自己,不斷地通過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來進行自我療愈。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02、“中國式創傷”的代際傳遞

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天賦。

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塊情感電池,只有這電池裡充滿愛的電量,我們才能對他人輸出愛和滋養。然而,如果這電池中充滿了生活的傷痛,那麼我們能給予別人的,必然也只是怨憤和痛苦。

很多為人父母者,他們自身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苦澀和傷痛,他們內心中的情感電池裡儲存了大量的創傷電量。不幸的是,由於各種侷限性,他們既沒有渠道釋放創傷電量,也沒有空間獲得愛的電量。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們逐漸地丟失了部分或者全部愛的能力。

就像是《都挺好》裡蘇明玉的母親,也是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也是一個“扶弟魔”,本來為了解決自己戶口問題而和蘇大強結婚的,在生了兩個兒子後,就想離婚,但是她媽媽為了讓蘇大強給自己兒子安排工作,而逼迫女兒不許離婚,繼續和蘇大強生活,然後才有了蘇明玉。

所以蘇母本身也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她的心裡也藏著怨憤和不滿,她無法快樂。

父母在內心的情感電池中儲存無法紓解的創傷電量,通過親子教養的方式輸出創傷給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創傷的代際傳遞。

蘇母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創傷”的代際傳遞。這在現代社會也是很常見的。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我那個姐妹小顏的母親也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她只讀了一年書,就因為弟弟出生了,母親要她退學回家幫忙做家務、帶弟弟,才九歲的她背上揹著弟弟,用小板凳墊腳,每天站在鍋臺前給全家人做飯。後來才十幾歲就和男人一樣去田地裡幹活,還動不動被她母親責打。

然後在長大後被人說媒嫁給了小顏的父親,過著很清貧的生活,每天有著幹不完的活,於是性格也變得極度的暴躁。

她覺得命運虧待了她,在孃家沒有得到愛,從小就被逼幹活,還失去了讀書的資格。於是她動不動就拿不讓小顏讀書來威脅她,控制她。因為在她心裡,她被剝奪了讀書的機會,而她把這個機會給了女兒,女兒就應該感恩戴德,主動多幫她分擔家務,而不是還看課外書。

其實她心裡是嫉妒自己女兒的,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女兒卻輕易得到了。

而且因為丈夫對女兒還不錯,所以她更是忍受不了,因為她也沒有得到父愛。她的情感電池裡沒有愛,只有傷痛。她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

她甚至直接對小顏說:我嫉妒你,因為你比我命好。

一個母親嫉妒女兒,在我們看來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卻真實的存在。

正是因為沉浸在自己的創傷裡無法解脫,所以對女兒就有了一種畸形的仇視,甚至用打擊和折磨女兒的方式來獲得快感。

中國很多像蘇母和小顏母親這樣的女人,一方面承受著重男輕女思想帶來的創傷,另一方面又會前赴後繼的成為其同謀。

從小到大,這些婦女就被身邊的所有人灌輸男性比女性要寶貴、女性的價值僅僅在於“生兒子”的思想,這是她們面臨的集體創傷。

在這樣的情況下,女兒們無論怎樣努力、怎樣優秀都不可能得到母親的欣賞和認可,母親也看不到她的個人價值。

因為,母親的雙眼早就被她不幸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所矇蔽,她對於女兒沒有愛的能力,甚至會嫉妒和仇視,對於兒子所謂的“愛”也是摻雜了自私自利的目的,是為了指望他們以後給自己養老,本質是一場交易,而並非是真正的愛。

以上兩點就是這些母親為什麼會重男輕女的主要原因。

《安家》:從樊勝美到房似錦,為什麼有些母親活成了“吸血鬼”?

身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的女孩,如果想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收穫陽光燦爛的生活,建議做好以下三點:

①擺脫和父母的糾纏

父母與子女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聯繫是有益的,但過度的話,就變成了糾纏。

緊密糾纏的親子關係有兩類。一:子女不斷向父母屈服,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首位。二:子女對父母吼叫、威脅他們,或者和他們形同陌路。

無論順從或反抗,只要你對父母的情感很強烈,他們就可以在情感上折磨你,繼續控制你。

因此,子女要學會從觀念、感受和行為等層面擺脫和父母的糾纏。

①自我界定

一個人不僅是家裡的一份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對被傷害的子女而言,他們需要進行自我界定。這意味著撇開父母或其他人的影響,一個人仍擁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為。面對父母的言行、觀念,他擁有選擇的權利和質疑他們的自由。

③不再自我懲罰

學會不再自我懲罰,要卸下為童年的不幸承擔的責任,將責任歸還責任人。

找個安靜的地方擁抱自己內在的小孩,並和她對話。告訴她,她不需要為那些不幸負責,因為那不是她的錯。

而面對曾受到的傷害,需要學會處理自己的憤怒。只有感受和表達憤怒與悲傷,才能釋放內心深處的那個孩子,消除她的內心創傷。

希望所有被重男輕女思想傷害的女孩們都能通過自我療愈和自我成長,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禁錮,淡化那些深入骨髓的傷痛,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株向日葵,朝著光亮的方向生長,璀璨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