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找合夥人,什麼樣的最合適

做生意,尤其是想要做的大一點,難免會出現資金的短缺,或者人才不足的問題,這時找個合夥人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雖說合夥做生意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每年因為合夥又有多少老闆黯然神傷,不僅生意出了問題,朋友關係也徹底斷了,有句俗話,想結仇就合夥,也並非空穴來風。

看看雙方是否適合合夥,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看看是否滿足基礎條件。

找合夥人,什麼樣的最合適

意見統一

找合夥人和找媳婦過日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性格不合,“家”是經營不起來的。

韓老闆經歷先後兩次合夥,因為合作伙伴的關係取得了完全不同的兩次結果。第一次韓老闆是被一位朋友邀請入股一家中高檔餐廳的。餐廳位於家鄉縣城的縣委縣政府附近,位置交通很便利,對於這個項目他充滿了信心。

餐館剛開時生意不錯,各類顧客都有,其中包廂消費,佔據了業務比重的一半多,根據調研,發現是當地的領導選擇在這裡就餐頻率較高,所以緊跟著很多商人都在這裡定包間甚至辦會員長期消費。韓老闆的合夥人非常重視這一部分,所以精簡了菜單,不惜成本的空運海鮮和各類進口水果食材,來滿足這部分顧客的需求,韓老闆至始至終持反對意見,認為這種消費結構並不合理,店鋪很難長期發展。

找合夥人,什麼樣的最合適

經營策略調整了不到半年,全國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公款吃喝得到了明顯的治理,連帶著韓老闆的店也受到了重創,此刻想要轉型,面臨尾大不掉的問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店鋪的倒閉。

這次的合夥給了韓老闆很大的教訓,他身為股東,但是由於他又不是大股東,而合同上沒有明確他的權力,所以面對錯誤的決策,他明知有問題,但是卻無能為力,所以在之後的生意中他就格外注意。

前年,韓老闆再次選擇合夥,做的是一個奶茶連鎖店。在17年奶茶行業正處於上升期,雖然沒有到頂峰但是發展勢頭一片大好。韓老闆在此次的合作中,職責明確為品牌營銷顧問和產品經理,在這個領域他擁有最高優先級,所以他大膽提出將當時擁有的11家連鎖店,全部加盟於某知名品牌中。這次他的建議得到了全體股東的重視,經過一系列討論後,店鋪在三個月內陸續完成了轉型。

到了18年,奶茶行業達到了頂峰,同時也進入了你死我活的境地。但是率先被“收編”的韓老闆,靠著大樹好乘涼,無論是產品創新能力還是後續的人才梯隊,始終都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而且由於加盟時間較早,所以加盟費和管理費都比18年要實惠很多。

找合夥人,什麼樣的最合適

到了今天,韓老闆已經在籌備第三次合夥了,自己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更偏重於品牌策劃和店鋪籌備階段的總負責人,一旦項目進入正軌便開始下一個項目。

在他的合夥經歷中,他最大的收穫是,術業有專攻,大家各司其職,根據所佔的股份和他們一開始規定的權力責任,完成各自的工作,絕不干涉其他人的職責,這樣才能確保生意能夠更高效的運轉,降低由於內部衝突和非專業決策導致的惡果。

性格互補

如果說韓老闆的經歷是對專業性的闡釋,那麼王老闆的經歷則詮釋了性格對於合夥的重要性。

找合夥人,什麼樣的最合適

王老闆做的生意不算大,一家六十多平米的小餐館,有一半的流水都來源於外賣。因為店不大、人少,王老闆和他的合夥人小郭,都經常親自跑去給客戶送餐。問題就出在這裡了,王老闆是個自來熟的人,性格很外向,但是小郭卻是一個內向的人,雖然做事很踏實,但是表情一直很冷淡,面對一些突發情況,表現都有些固執。

開始還好,時間一長,中間難免會出現送餐送晚的情況,王老闆和顧客關係處的不錯,也沒有值得計較的地方,但是小郭往往是一副不干我事的姿態,顧客也是一肚子氣,這樣當然會影響生意,但是同為合夥人,王老闆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慶幸的是,小郭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性格也無法短時間改變,所以重新調整了分工。此後,王老闆主要負責外賣和市場工作,而小郭專注於後廚以及財務。善於交際的王老闆為店鋪對外豎立了好的口碑,而踏實內向的小郭則把後廚和財務打理的井井有條。

遵守契約

契約精神是合作的前提。很多年輕人在合作時,在合同的敲定上不夠嚴謹,對於各事項總是明確的不夠細緻,遇到溝通問題,會說一句:“咱們兄弟之間還需要講這些?”

事實上,就得講契約,而且必須約定的非常細緻。在日常的經營中,只有明確各自職責,才能確保員工信服上司的權威,否則一件事情找幾個人請示,效率自然不用多說。

找合夥人,什麼樣的最合適

遇到重大的決策時,例如經營方向變化,關店等問題,必然會牽扯到利益分配,做生意誰都投入了不少,如果沒有約定好,就算是親兄弟也有可能會反目成仇,所以訂合同,立契約不是不近人情,相反是為了在複雜的商業環境中,避免誤會,高效運作生意,同時也是兄弟朋友感情的一個保護牆。

韓老闆的兩次合夥,第一次就輸在不重視合同,因為信任所以貿然入局,當面對明知不可為的事情時,顯得非常被動和無力;第二次正是因為注重了合同的重要性,才能夠讓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同時也避免了因為自己的成功,膨脹後,給其他人帶來麻煩,大家各司其職,各顯神通,各取所需,最終必然是個多贏的局面。

鋪鋪旺小結

總而言之,合夥做生意,感情的遠近往往是其次的,最重要的還是在能力上是否能夠互補,因為合夥不只是資金上的合作,還有能力上的合作。

至於大家權責如何,簽訂合同時便可規定清楚,作為以後經營過程中的唯一依據,這樣便是解決了後顧之憂。生意成了,便可展開下一個項目;生意敗了,也不會傷及感情,尋謀時機,可東山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