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杜牧很經典一首詩,短短四句極盡諷刺,揭露現實,令人讚歎不已

說到唐朝詩人杜牧,大家都非常熟悉,作為晚唐時期最優秀的一位詩人,他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經典佳作,每當讀起他的詩文時,我們總是能夠輕易的被他的詩文中那種優美的意境,深刻的哲理所感動,總是能夠從中收穫對人生、對現實的啟迪,可想而知他對人生的理解是有多麼的深刻。

杜牧很經典一首詩,短短四句極盡諷刺,揭露現實,令人讚歎不已

我們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可能沒有《清明》那般出名,但是卻也絕對不失為是一篇經典之作,而且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它所蘊含的哲理卻是引人深思,尤其是詩文中的那麼淡淡的嘲諷,更是令人感到非常動容。文字雖不多,卻道盡人世間的公平與否,尤其是在經歷了這世間的一些事之後,再讀起這首詩之時,更是感慨頗深。

《送隱者一絕》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

杜牧很經典一首詩,短短四句極盡諷刺,揭露現實,令人讚歎不已

從這首詩的題目中我們就能看出這是一首典型的送別詩,可是當我們讀起這首詩的時候卻沒有送別詩中常見的那種哀傷的情緒,更多的是在對分離的人表示勸誡以及對好友遭遇的不平之音。這首詩寫於大中元年,此時的杜牧正擔任睦州刺史,他正在送一位隱者朋友離開,許是有感而發,於是便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贈予對方。在這首詩文中,他為我們刻畫了這位隱者朋友的形象,尤其是詩文最後兩句所表達的含義,更是值得深思。

首先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中,作者先是為我們交代了這位隱者的處境以及他現如今所居住的地方。只是因為沒有能夠為你引薦的人,你就只好隱居於雲林之中,遠離爭名奪利的朝廷,反而來到這樣一個門庭冷落到處生滿雜草的地方去隱居。想必大家對隱者一定都是有一些瞭解的,這些人不願在參與世俗,於是選擇迴歸山林,過著最質樸自然的日子。

杜牧很經典一首詩,短短四句極盡諷刺,揭露現實,令人讚歎不已

但是在這裡我們卻知道,這位隱者之所以選擇歸隱雲林,卻並不是因為他真的想要如此,而是因為想要報國卻無門,沒有人能夠為他引薦,他心灰意冷之下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可想而知,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多麼的難過,但是在晚唐時期由於社會的不安,由於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有許多真才實學的人最終都只落得遺憾的結局。

緊接著在這首詩的下兩句中,詩人看起來似乎是在勸誡自己的這位隱者朋友,在這世界上最公道的事情,就是每個人頭髮都會變白,無論是王孫貴族還是黎明百姓,誰都不會例外。在這裡詩人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最為普通的自然現象,那就是由青絲變白髮,這應該是這世間最為公道的事情了。值得注意的是詩文中的這個"唯"字,其實說到底,詩人還是為自己的朋友打抱不平,除了頭髮變白,也再沒什麼公平可言了。

杜牧很經典一首詩,短短四句極盡諷刺,揭露現實,令人讚歎不已

縱觀整首詩,雖僅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詩人卻完美的將對當時社會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做出了最為有力的批判,而且言語中又帶有一絲幽默,值得一讀再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