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商鋪陷入“租不出、賣不掉”僵局,商鋪還有“未來”嗎?

曾廣森


人們常常調侃:“開店的都是在給房東打工”。可見,擁有商鋪的房東才是旱澇保收賺大錢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商和新型售貨方式的不斷出現,一些小生意的確比以前難做了。不過,所謂的商鋪“租不出,賣不掉”現象其實一直存在,關鍵還是和商鋪的位置以及房東的選擇有關了。

我們就事論事。

我所在的地方算是小城市的市區了,離我家不遠的一位同學家就有幾間商鋪,雖然租戶換了一茬又一茬,但那商鋪基本上沒有空過,可謂真正的旱澇保收。無論租戶做生意是賠了還是賺了,反正想要租房就得先交押金,還得一次性籤三年。即便這幾年生意不太好做了,貌似他家的商鋪也在不斷盈利,這兩年的房租還跟著漲了不少。究其原因,無非是商鋪的位置比較好了,交通便利而且附近有一所高中兩所小學,還有幾個居民區。

我大姨家也算有幾間商鋪,這幾年不太好往外租,房子的租金也是一降再降,就這還會空閒,也就是所謂的“租不出、賣不掉”了。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位置不好,相對來講比較偏僻。隨著城市發展和新興商業街的出現,那條老街慢慢被人們遺忘了,附近幾個老舊小區也做了拆遷,短時間內遷出去不少人,當然也就無法刺激消費了。

十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在當地一條專門開設電腦店鋪的街道也租了一個商鋪,那個房東比較奇怪,可以說是有些難纏。當時的房租也不算便宜,而且房東還會多收水電費,隔三差五還想順點兒小東西。這都不算啥,關鍵是他不按照合同辦事,房租非得一年一漲,要是租客不同意 ,他就會停電停水找麻煩。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為房東打工也就算了,經常被找茬可就忍不了了。後來,我那位朋友把店鋪轉了出去,再後來,在那條街上,只有那個房東的商鋪經常會貼著轉租,期間還有不知情的外地人去接手,漸漸就變得冷清起來了。可以說,這家商鋪租不出去,主要原因就在房東的做法太奇葩。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店鋪“租不出,賣不掉”主要還是因為所處位置不算黃金地段或者房東太奇葩導致的。真正好地段的店鋪,現在也不愁租。


夜雨如書


俗話說“一鋪養三代。”現在看來難度有點大了,因為原來的商鋪就是基本是固定地點的,而且沒有電商競爭,現在可以說是有人之處就有商鋪,每個小區都有沿街樓,只要靠路邊都是商鋪,所以有些商鋪變得“租不出、賣不掉”,讓投資者感到很燒心。

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前幾年由於電商衝擊,商鋪租金很低,很多小本生意都在路邊擺攤,那時候賣水果的、賣小吃的都是路邊店,從2016年創新衛生城市開始,路邊店幾乎不見了,以前賣肉夾饃老張也搬進了店鋪,賣水果的也都搬進了室內,衛生城市創建一度讓商鋪重現生機,隨之而來的是炸油條的少了,水果漲價了。

現在房租、物價已經進入新的平衡,商鋪的價格不斷提高,房租也水漲船高,但是開店的人越來越少了。前天去理髮,發現原來的常去的理髮店不見了,給老闆打電話才知道搬家了,和老闆交流了一下,原來是原來的店鋪面積太大了,房東漲房租後老闆覺得負擔不起,只好換了一個小面積的一樓出租房,房租從原來的每年3萬降到2萬元。


所以,現在投資商鋪確實不容易,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現在開實體店,幹得好是和房東平分利潤,幹不好就只是給房東打工,到處可見的是吉房轉讓。因此,房東日子也不會很好過。

短期看,房價不可能再大幅上漲了,房租也進退兩難,對商鋪來說,有人流的地方仍然很搶手,沒有人的地方很可能面臨租不出、賣不掉的局面,而且隨著電商的發展,商鋪的增加,這種情況可能越來越多,商鋪的未來真的很難。


互金直通車


說起商鋪,咱就鬧心,這不這個月又要交租金了,生意差,租金貴,壓力山大呀!


我17年來這條街找店鋪的時候,這裡人很多,根本沒有店鋪出租,只有這個店位置比較偏,在街尾,雖然不是很滿意,也籤合同租下來了。合同簽了4年,第一年月租38000,然後再40000、42000這樣遞增。前兩年生意還可以,就這樣正常履行合同。

到了今年,生意差了很多,隔壁的店鋪轉來轉去,都換了幾個老闆了,我的店也不好做。先是跟房東說不要遞增了,還是同去年一樣月租40000,房東不同意,一口咬定按合同辦事。我跟房東說,這條街人流下降了那麼多,附近的沃爾瑪也關門了,你的店鋪也貶值了,整條街都在降租金,你也該降降了吧,最後房東同意今年不遞增。


到六七月份,生意更差,房東又降了租金,現在月租36000。房東也是怕我搬走,他的店鋪租不出去。隔壁店鋪也是他的,空置了近一年,最近才租出去,房東說他損失了幾十萬。這麼貴的租金,只有做餐飲的才接受得了,但現在查環保,辦不了餐飲營業執照,聽說到11月份可以辦,不知是真是假。

我這條街以前一鋪難求,現在很多長期空置,特別是對面,一排排都關門,看著很蕭條。有一個店鋪是集體的,8月份拿來投標,原來月租10萬以上,還要幾十萬進場費,現在投標底價4萬5千多,沒有其他費用,也沒人去投標,現在還空在那裡。

不僅街鋪不好做,廣場裡也一樣,也是冷冷清清,要麼是嘆空調的、瞎逛的。現在廣場也有空的鋪位,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在我這條街最好的位置,四五十平方月租二三十萬,做什麼能賺錢呢?所以現在只有大幅度降租金,共度時艱,商鋪才有未來!

【實體店開講】一名資深實體店經營者,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分享行業經驗。


實體店開講


俗語說:做老闆不如做老闆的房東,這句話是現代人投資商鋪的一個邏輯。但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實體店的生意不好做,轉讓關門的店鋪比比偕是,越來越多,曾經”一鋪養三代“的教條,現在落得“租不出、賣不掉”僵局。面對這樣的事實,我覺得鋪主應該改變思路,因為思路決定出路!

1、還沒有進行投資的

隨著一些新型的互聯網模式的興起,過去傳統的商業模式確實在受到強烈的衝擊,除了電商以外,新增的商鋪還在源源不斷的上市,商鋪的供求關係發生了明顯變化,供大於求價格下跌。這個時候投資者不建議進行商鋪類的投資,商鋪返租更是千萬不要碰!

現在市場上有一種銷售方式,宣傳二倍回購、十年回本等的返租模式,實際上是開發商怕商鋪租不出去,於是成立子了公司負責包租,不管商鋪租出去與否,租金按時打給你。開發商並不是公益機構,他們只在乎利益最大化。商鋪不好賣,回籠資金壓力大,才想出了商鋪返租的模式。這種以子公司命名的商管公司以打包給另一家公司去管理,真正做起來的太少,更多是為自己脫身而準備的後路,把坑挖好等著投資者往裡跳。至於宣傳二倍回購、十年回本等口號,只需商鋪全部賣完,子公司宣佈破產,投資客找人連投訴的地方都沒有。

2、已經進行投資的

應該選擇那些比較成熟的商圈,別投資那些邊遠的,未開發的社區去做拓荒牛。如果實在撐不住,千萬別死扛,可以適當去降低租金。在選擇租戶方面,注意一下技巧,專挑有明顯經營現金流的租戶比看不懂商業模式的要強,優質的租戶對租金收益的穩定是至關重要的。比方說街頭的小籠包店、便利店、餐館之類,他們賣的東西都是大家生活的必需品,無論經濟環境如何變化,該買的還是要買。在經濟環境下,現金流穩定的租戶,至少不愁拖欠租金,這些租戶租的時間會比較長,不至於一年半載就退出。至於將來嘛,就別看得太遠了。

總結:

商鋪投資並非沒有風險,一帆風順。投資者必須認真分析目標商鋪是否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如果自己也覺得投資商鋪沒有發展潛力,就不建議大家盲目投資。謝謝您的觀看。


風雨順德人


我有個朋友因為家裡的房子拆遷賠了幾百萬,後來又賣大樂透中了二等獎80多萬獎,拿到錢之後就開始買了幾個鋪面,40平米就花50多萬元,現在租給別人才收600一個月中間空鋪期一年半,我前幾個月問他買的鋪面掙多少錢了,他告訴我買鋪面是他做過最敗家的事。現在實體店很難做生意,地段不好的鋪面經常空鋪很難租出去,而鋪面一般都比同城的房價還高,收回成本太慢了。





徐州平全


我家的門市很小,租金也不高,老媽人心地善良,總覺得別人辛辛苦苦做生意不容易,所以,基本上不會總是漲價起租,旁邊家的租金漲了,我家還是原價,按我老媽的話說,房子租出去一年都不閒著,那算起來一年的收入也還是不少,你租金再高,租半年空半年,那算起來一年的收入就完全打折了……

我老媽說,她肯定不會擾亂行情,但也不會坐地起價,就安靜本分的收租子……

現在生意不好做了,我家門市旁邊有幾家門市都空了,低價也沒人租,還好我家的還是有人租的,老媽就說,有錢進總比空著好,她很知足……


堪小滿


商鋪=天時地利人和,但現在,首先,商鋪本身就只值50萬,卻偏偏賣了120萬,房東付完首付50萬還要用高價房租還貸款。其次,商鋪地段房價貴,能勉強買起的也是在付分期,但房子沒人住——都在老家或者外地打工。商鋪附近房子很多但人煙稀少。再者,房東想賣也想按現價賣,幾年間已經從120萬漲到了240萬,本身人流量就少,房價又貴,又不想降房租,更沒人買的起。所以就造成現在租不出去,也賣不出去。


平平安安就是我


實體店買賣不好,費用開資太多,維持不了只好關門,最大的開資就是房租,但是這幾年房租只漲不價,我身邊有幾個朋友就是因為店鋪房租漲價只好關閉了經營9年的食品店,我也看到離我不遠的一條街前幾年把房租炒的很高但都租出去了,可現實體店買賣不好陸陸續續關門了,一條街只剩下兩個老字號開著,空的商鋪一片,越空越沒人敢租,越沒人氣。可商鋪也沒有集體降價招租。這種情況不知要持續多長時間!!


用戶2943572805456


看位置,當初買兩間建材城的門面,被一個賣瓷磚的租了去,我想收回來自己做點建材生意又不好開口收回來畢竟別個都已經租了8年,他生意也挺好的,現在又買了一套五金城的門市和步行街的門市,步行街的門市兩年換了三個租客,說是生意不好做,現在斷租了,正考慮出手賣了。


DR區塊鏈工作室


由於前幾年中國房價持續攀升,帶動商品房、商鋪等價格也持續攀升,因為投資者購買商鋪的成本太高,所以只能通過提高商鋪的租金來緩衝資金。另一方面呢對於租戶來說,因為房租成本高,人流量少,所以做生意的成本也在逐年提高,下面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講一下:

首先對於租戶來說:

18年,我在二線城市濟南的西部租了一個80平方的店面用來開餐廳,因為濟南的東部經濟要明顯好於西部,所以西部房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便宜的,當時我的租的80平的店面是在一個新交房不到一年的寫字樓下面,租金一年14萬,半年一交。因為我做餐廳需要三項電,當時這個店鋪裡只有兩項電,我又花了4萬改的三相電。因為是毛坯房,之後裝修又花了5萬多,把店開起來後,每天的房租加人工費物業費等等,一天的費用要八百左右,也就是我說一天怎麼也要賣小兩千的營業額才可以略微的掙點錢,因為我的店鋪是在辦公樓下面,所以只能賣一中午的營業額,當時做了一年就不做了,因為店掙錢不多,但是費心不少,後來就把店轉讓了。如果是在濟南市中區或者東部,隨便一個四五十平的店面,租金沒有下來二十萬的,像我一個朋友在濟南寬厚裡的店面三十平,租金一年四十萬,所以由於現在商鋪租金的普遍偏高,導致租戶現在生意也很難做。下面就是我當時的店面圖片

再就是房東方面:

我之前一個同事,因為家裡是拆遷戶,所以手裡有些錢,她開始投資商鋪,然後在一個新建的小區下面買了一個四十平的商鋪,價格是120多萬,就單價來說在濟南還是便宜的,因為現在一層商鋪普遍的價格都在四萬五,甚至六七萬一平的價格。同事商鋪一年之後交房,交房後因為她那個小區入住率不是很好,往外出租的租金是6萬一年,但是出租了快一年了,到現在還沒有租出去,她說即使租出去,租金連每個月的貸款都不夠,她自己也經常和我們說,如果手裡有錢現在千萬不要投資商鋪,因為投資了商鋪,錢就砸在裡面了,她就是一個例子,後來我一個多年的做房地產的朋友,這句話也在他那裡得到了證實,他也說現在如果手裡有錢投資商鋪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所以說現在市場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市場了,現在是互聯網經濟,而且隨著高房價,人們都被房貸套牢,實體店成本的提高,實體經濟這幾年確實不太容易,但是現在也有很多老闆開始關注互聯網,實行線上線下的結合,我感覺這也是以後的必然趨勢,實體店體驗,線上線下聯合銷售,為商鋪帶來一種新的概念。

關於開店方面的大家可以關注我,我本身有七年的實體店經驗,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