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堅持“三線作戰”誓奪“全戰全勝”

——淮南政法機關全力推進“護穩定、抗疫情、促發展”工作走筆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市政法機關堅持在維穩創安、疫情防控和護企發展“三條戰線”同時作戰,迎接大考,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維穩創安在“疫”線 堅決打贏維穩“攻堅戰”

聞令而動,吹響戰時“集結號”。1月24日,全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市委政法委隨即向全市政法機關發出防控疫情風險、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幹警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把維護好全市社會大局穩定、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和主責主業來抓。市委政法委及市直政法各單位主要領導立即取消休假、擔當作為、靠前指揮,迅速對本部門當前維穩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並結合各自實際,會同有關部門全面做好應急處置、疫情防控、治安維護等各項工作。全市6269名政法幹警和輔警積極響應,迅速回到各自戰位,維護穩定保平安。

指揮高效,形成上下“一盤棋”。及時啟動戰時工作機制,成立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劉濤為指揮長的全市政法系統戰時維穩應急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信息情報、檢查督導三個組,每日收集信息、進行分析研判,開展檢查督導,強力組織推動涉防疫穩定工作。同時,市委政法委牽頭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組建“戰疫情、保穩定”工作專班,並印發《全市“戰疫情、保穩定”會商研判工作方案》,採取“日會商、日研判、日調度、日報告”工作舉措,認真開展會商研判和風險化解。各縣區及相關部門也隨即建立相應工作機制。

應對有力,當好社會“穩定器”。疫情發生以來,全市政法機關態度鮮明、重拳出擊,堅持“宜嚴不宜寬”“宜快不宜慢”的原則,嚴厲打擊哄抬物價、造謠惑眾等擾亂秩序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全力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截至目前,全市政法機關共受理治安行政案件98起,打擊處理涉疫情案件172人,化解涉疫情矛盾糾紛1213件,確保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聯防聯控在“疫”線 堅決打贏防控“阻擊戰”

點上督導,打造疫情防控“示範點”。市委政法委負責包保謝家集區應對疫情工作,建立了正常上班、包保會商、情況通報三項機制,確保了包保督導工作規範化、常態化、制度化。自1月27日開展包保以來,市委政法委包保督導組每日至少4人,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謝家集區村莊、社區、廠礦等疫情防控一線,開展常態化的明察暗訪,共發現解決各類問題48個。截至目前,謝家集區無一例疑似和確診病例,屬於全省低風險縣區,為該區企業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同時,市委政法委把全市監管場所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迅速對全市監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部署安排,牽頭成立了全市監管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督導組,深入督導監管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領導、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防控措施、物資保障等,壓實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在監管場所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主體責任。2月18日、22日、23日市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帶隊,分別深入淮南戒毒所、壽縣、鳳臺縣,實地檢查、督導戒毒所、看守所、拘留所疫情防控情況、慰問一線幹警。目前,全市3個看守所、3個拘留所、1個戒毒所,沒有一例疑似和確診病例。《法治日報》、《安徽長安網》等媒體報導了市強戒所疫情防控的經驗做法。

線上協同,築牢疫情防控“隔離帶”。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是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的最有效方式。全市公安機關與衛生健康、交通運輸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在高鐵站、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高速路口、國省道等重要通道密集設置31個治安卡點,投入400餘名警力,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車輛排查及勸返勸阻工作。利用合成作戰平臺和大數據技術,全力開闢疫情防控“第二戰場”,研判確診、疑似人員軌跡和密切接觸者300餘人次,為全市疫情防控指揮提供了準確有效的數據支撐。

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等“四項機制”和“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將執勤警力、警車最大限度投放街面,強化人員密集場所巡邏防範等工作,全力阻斷病源。

面上網格,織密疫情防控“一張網”。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市委政法委充分發揮政法綜治體制機制優勢,全面推行“政法委員+綜治中心+基層網格”管理模式,組織動員全市90名鄉鎮(街道)政法委員、6300多名網格員、9316名志願者,依託人熟地熟優勢,開展地毯式隱患排查、網格式管理服務,發現疑似疫情險情620餘件,協助村居(社區)在主要出入口設立防疫卡點1680個,築牢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護企復工復產在“疫”線 堅決打贏發展“保衛戰”

在疫情防控中,全市政法機關正確處理疫情防控與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關係,確保兩不誤、兩促進,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加”強服務保障。公安機關建立“一企一警”聯繫機制,指導幫助企業對職工進行摸排登記,加強防護措施,確保安全復工復產。為復工復產企業開通治安、戶政、車駕管、危險品運輸購買等業務綠色通道、上門服務,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司法行政機關確定15名公職律師和市政府法律顧問組成防控應急法律顧問團,及時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的法律難題;暢通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及時解答覆工復產企業諮詢、提供法律援助。

“減”少企業負擔。法院系統建立涉企訴訟案件臺賬制度,對經營困難的企業,依法採取緩減免交訴訟費措施,暢通綠色通道,快立快審快執,2月3日以來高效辦理涉企案件89件。同時在因疫情防控引發的合同糾紛和勞資糾紛、借貸融資、強制執行等方面,都充分考慮不可抗力因素,依法合理引導雙方妥善處理,既維護企業發展又保護雙方合法權益。

“乘”勢互聯網絡。大力推廣“互聯網+”工作模式,有力統籌了疫情防控和執法辦案。改造建成互聯網法庭9個,2月3日以來,處理網上立案100件,審核通過54件,在線調解案件123件,調解成功39件,視頻開庭16次。積極通過淮南司法、淮南普法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開展網上法治宣傳工作,引導職工和企業依法復工復產。

“除”去發展障礙。公、檢、法機關嚴厲打擊插手物流運輸、欺行霸市以及造假販假,阻礙交通、破壞生產秩序等違法犯罪,疫情以來,共打擊處理製售假冒口罩等擾亂市場秩序案件6件,有力地為企業復工復產消除違法犯罪的干擾,及時消除了企業發展障礙。(通訊員 吳文波 記者 劉銀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