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輩子捨不得吃捨不得喝的人,最終會活得幸福嗎?

康定全


這個問題我很有感觸,我覺得不說最終是不是幸福,而是每時每刻都沒辦法幸福,只能說日子湊合過吧。


首先在我認為,一個人內心會感覺到幸福,首先來自於滿足感和體驗感,不捨得吃不捨得喝的人,不代表他不喜歡吃喝,你們會發現一個現象,越是小氣的人,在吃別人的東西的時候,往往都比較粗狂的,說明本身其實也喜歡的,也享受的,只是為了省錢剋制了自己而已。


這裡說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我媽媽和我一個親戚家女主人的消費觀,我暫且稱呼我親戚家女主人為

A。從小到大,很少看到她給自己孩子買新衣服,都是拿別人家的,而且要穿很久的那種。然後平常買菜都是買最便宜的,很少買肉,有一次她女兒來我們家吃飯,看到紅燒肉,一個六歲的小姑娘,很肥的那種,可以吃好幾塊,我很驚訝。有一次A兒子出去買空心菜,可能沒問價格,貴了兩毛錢,就被她數落半天。其實她並不是家庭條件很不好,就是摳到極致,所以讓我很難理解,其實對於她的孩子來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童年的生活裡,當然希望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有玩具玩,那才是一個快樂的童年,不然可能會有很多成長的遺憾。而我媽媽一切都是和他們相反的,我父母做生意,有幾個項目都是虧錢的,但是在生活上,從不虧待我們,有人到我們家裡做客,我媽媽就是賒賬也會置辦比較豐盛的飯菜,因為上門的就是客人,不能失去待客之道。

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我認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說要大手大腳花錢,但是也不要死摳。每個人來著世上走一遭都不容易,只要體驗了,才不枉此行。活在當下,享受當下,不要最終是一場空白就好。

另外,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要捨得,才有大得。

這本身也是一種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