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乡村记忆」威海市>乳山市 白沙滩镇

白沙滩镇位于乳山市境南部,西邻乳山口镇,北连大孤山镇,东接徐家镇,南濒黄海。镇政府驻白沙滩村。银滩旅游度假区、胶东特委联络站旧址霄龙寺及白沙口潮汐发电站位于境内。全镇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面积6.62万亩,海岸线长36公里。辖45个行政村,人口3.9万人。


明成化年间,孙成甫由贵州锦屏县乐桑屯迁此立村,因南临一片白沙滩而取名。
今白沙滩镇境域,1945年1月属乳山县堕崮山区。1958年9月成立白沙滩公社。1984年5月建立白沙滩乡。1989年6月,撤乡建镇。2004年2月10日,与银滩旅游度假区管委实行“镇区合一”的管理体制。
霄龙寺胶东特委秘密联络站旧址位于小侯家村东苍龙岭东坡。霄龙寺共分3个院落,中院正殿供奉佛像,东院偏殿为庙人住处。1932年冬,中共牟海地区党组织在此设立了秘密联络站,对外称霄龙寺鸡鸭公司,租赁霄龙寺西院偏殿饲养鸡、兔、蜜蜂,刘经三等人在此开展地下活动,印刷宣传品,密藏和转运枪支弹药,与胶东各地党组织进行秘密联络。1933年3月改为胶东特委秘密联络站。是年8月,该秘密联络站因被国民党牟平县党部察觉而撤销。
银滩旅游度假区距市区10公里。旅游区西起白沙口海湾,东至洋村河入海处,长20公里。因区内沿岸海滩沙质洁净纯白而得名“银滩”。这里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恬淡静谧,是理想的天然避暑、疗养、度假、娱乐、旅游胜地。该度假区自然景点由陆、海、岛3个部分组成。
陆上景点有:
仙人桥位于旅游区东部临海峭壁上,为一座由海潮雕凿而成的天然石拱桥。桥身全长10余米,宽9米,高5米。桥体为紫黑礁石,一端接陆,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一端接海中礁盘。每当旭日从海上升起之时,晨雾缭绕,波涛涌动,浪花拍岸,登上桥顶,使人如入仙境,有“一桥跨海陆,脚踏天地间”之感。

和尚洞位于仙人桥之北的海岸峭壁上。原有一巨大岩洞,洞深约10米,宽6米,高4米,洞内可容纳三、四十人。很早便成为当地渔民和远方游览者乘凉小憩的佳处。传说唐末日本高僧圆仁和尚入唐求法路过此地,曾在此洞居住。1970年代修建和尚洞渔港码头时因取土而使该洞遭到破坏,现只留下光滑的洞底。
三观亭位于旅游区中部,是由海岸伸入大海的一个岬角,岬角尖端高峻陡峭,其顶端为一平台,可容纳数十人登台览胜。传说当年秦始皇第2次东巡时,自琅琊去成山路经此处,发现这一海中礁盘平台,便率众臣登台观大海日出,观海市蜃楼,观求长生不老药的船队归来。从此便留下“三观台”的传说。现成为旅游区主要景点之一,并在三观台上修建了三观亭,为游人提供了方便。
海上景点有:
潮汐湖位于旅游区西部,是一处天然的、利用大海涨潮纳水的泻湖式港湾,水面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1年,在潮汐湖与大海相接的海口处修建了潮汐发电站的拦潮大坝。涨潮时,海水通过大坝闸门进入潮汐湖内,落潮时闸门自动关闭,海水留在湖内。湖水平静如镜,广阔的水面在岸边绿荫的映照下,碧光粼粼。潮汐湖北岸修建了游艇码头,为游人在湖上游览提供了方便。

珍珠湾位于旅游区西南部,海湾呈半月形,长约4公里。湾内沙滩平缓,沙质洁白如银,海水清澈见底,现辟为第一海水浴场,并修建了造型各异的仿生型更衣室。在珍珠湾的西部建有海上乐园,配有游览战舰和水上餐厅、舞厅等。
白浪湾位于旅游区东端,海湾呈半圆形,全长4公里,海湾滩平坡缓,银沙熠熠。涨潮时,由于海底无阻力,海潮在微风的作用下,卷起层层白色浪花,向岸边追逐簇拥而进,形成特有的白浪潮,成为一大景观,海湾由此而得名。现已辟为第三海水浴场。
岛上景点有宫家岛,原名公鸡岛,位于旅游区中部之南约3公里海中。海岛常年海雾缭绕,站在海岸远眺,似一只雄鸡卧伏于海中,伸出颀长之颈报晓。岛上松树苍翠,风景秀丽,登岛或观海听涛,或悠然垂钓,如身临仙境。相传清代初年朝中有一位王爷触犯宫中禁律,遭满门抄斩之祸,只有其子康儿托人寄养于该岛,此后该岛遂有名声。
堕崮山位于度假区北部,山势突兀,面海而立,远处观之,状如坐佛。据《山海经》记载,远古时“列姑射日”,一日坠落东海之滨化为堕崮山。这里峰奇谷幽,林峦深邃,山巅常年薄云笼罩,千年古井圣水泉、仙人洞、桃源古洞等众多自然景观,处处充满灵异神奇,被称为海上仙山。此山阳处建有碧霞元君殿、三清宫、观音殿、龙母殿等古刹,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四天庙会,开展娱乐、交易、祭祀等活动,是领略胶东民俗的理想场所。

白沙滩镇乳山黑天然花岗石资源丰富,总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开采历史较悠久。被国家建材局非金属矿工业总公司定名为“全国第二黑”,具有质地坚硬、优美、装饰性强等特点。矿区“乳山黑”花岗石储量达578万立方米。

「乡村记忆」威海市>乳山市 白沙滩镇


白沙口潮汐发电站

「乡村记忆」威海市>乳山市 白沙滩镇

春到堕固山

「乡村记忆」威海市>乳山市 白沙滩镇

大陶家民俗游的开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