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歷史上第一個把國寶大熊貓偷渡出境的美國女人,最後結局如何

說起國寶,我們自然而然的便會想起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作為我國獨有的物種,黑白相間的體色,配上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睛,肥嘟嘟的身體,總讓人有一種人畜無害的感覺。

但其實隱藏在這些萌態的背後,作為一個有著至少800萬年曆史的物種,它們可是實打實的熊科,牙齒的咬合力也是驚人,比之獅子、老虎都強。在司馬遷《史記五帝紀》中更是記載,大熊貓曾是蚩尤的坐騎,能夠嚼食銅鐵,蚩尤便是騎著它與黃帝在涿鹿大戰。漢朝的王牌部隊細柳營,甚至還以它作為戰旗。

歷史上第一個把國寶大熊貓偷渡出境的美國女人,最後結局如何


對於大熊貓,我們的稱謂也是五花八門,從貔、貔貅、白羆等等皆有。而它在世界上“嶄露頭角”則得益於法國傳教士戴維神父。

在居住在中國期間,戴維聽說了四川一帶有豐富的動物種類,於是他便從上海抵達四川寶興。在1869年時,在一戶李姓人家家中他發現了一張黑白相間的動物皮毛,出於好奇心,他僱傭獵人們開始找尋這種物種。

歷史上第一個把國寶大熊貓偷渡出境的美國女人,最後結局如何


經過一番努力,戴維捕捉到了活體的被當地人喚做“竹熊”的動物。然後在悉心餵養一段時間後,他想帶回法國,但是未等成行,在到達成都時這個動物便已經奄奄一息,於是他只能將它製作成標本,然後送到了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館展出,而這個物種的展出,在確認後認為是新的物種,也被命名為“大貓熊”。

時間斗轉,1939年時重慶平明動物園的一次動物標本展覽,“貓熊”的標本也瞬間吸引了人們的關注,當時由於中文習慣從右往左讀,“貓熊”也被人們讀為“熊貓”,也才有了大熊貓這個稱謂。

而這個發現也迅速的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熱潮。無數的探險家、遊獵家都紛紛前往四川,想要捕獲活體大熊貓,這些人包括但不限於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兩個兒子。

歷史上第一個把國寶大熊貓偷渡出境的美國女人,最後結局如何


但真正實現這一無恥行徑的卻是一個美國女人露絲·哈克利斯。

1936年,35歲的露絲·哈克利斯與富豪丈夫,狂熱的探險家威廉·哈克利斯結婚。而在兩週後,這對夫婦便奔赴中國意欲找尋大熊貓。結果,威廉剛到上海不久便一命嗚呼,死在了上海。無奈之下,露絲·哈克利斯只得先回國將他安葬,在丈夫去世兩個月後這個女人又來啟程來到中國,目標大熊貓。

這一次她帶上了曾經參加過羅斯福公子的探險隊的美籍華人楊昆廷,二人進入汶川之後,便開始設置陷阱捕獵大熊貓,經過數月的努力,楊昆廷捉到了一隻雄性的大熊貓幼崽,當然這個無恥的女人還以為這隻熊貓是雌性,便給它取名“蘇琳”。

志得意滿的露絲迅速返回成都,然後乘坐飛機返回上海。當時的中國,國力貧弱,對於物種的保護意識也可以說是一點意識未有,因此這種攜帶國寶的行徑並未被制止,反倒是露絲因為入境時手續不全,無法離境。

歷史上第一個把國寶大熊貓偷渡出境的美國女人,最後結局如何


1936年12月2日,麥金萊總統號客輪從上海啟程前往美國,這個本無法登船的女人,利用行賄的手段,就這樣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客輪,當然在行李中也包括了“蘇琳”——這個被她稱作哈巴狗的大熊貓。

還未等到達美國本土,露絲與蘇琳便已經名噪全美。在舊金山港口,露絲成為全美英雄,人們湧向港口,歡呼雀躍。時代週刊甚至將她捕獲大熊貓的行為,視作“具有頭等意義的科學發現”,露絲因此也獲得了“熊貓夫人”的頭銜。

最終,在露絲的“意中”之下,蘇琳也人住芝加哥動物園。一時間,這家動物園天天爆滿,人頭攢動,連海倫凱勒這樣的名人也不能免俗,要前往一觀。

露絲則在熊貓夫人名頭的加持下,採訪、廣告、寫真代言是應接不暇,名利雙收。在利益的驅使下,這個女人又一次前往了中國。

歷史上第一個把國寶大熊貓偷渡出境的美國女人,最後結局如何


1938年,她帶著隊伍進山,捕獲了一對熊貓母子,但是成年熊貓性情剛烈,並不屈服,被楊昆廷開槍打死,露絲給幼崽熊貓起名美美。可就在此時,遠在美國的大熊貓蘇琳卻也因為誤食一根棍子,喉嚨卡住而亡。在雙重打擊之下,露絲或許是良知發現,最終選擇將幼崽放歸山林。

在回到美國之後,她早已是因為探險孑然一身,而她將她的故事寫成了《夫人和熊貓》,也成為了暢銷書。1947年7月20日,46歲的熊貓夫人,在匹茲堡的一家旅館中孤獨的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