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什麼運動促進孩子長高?

馨馨136875136


想要孩子長高,就要做好孩子的運動、飲食、睡眠等各方面的平衡。下面,我就主要說這三點:

1、有助於長高的運動

首先,什麼樣的運動有助於長高?答案是跳躍運動,臺灣有個研究發現,讓孩子每天跳繩,連續跳20周,每天跳半小時,孩子的平均身高比沒跳繩的多長1.5釐米,而且女孩子的效果更明顯。


孩子跳躍時,隨著身體的上下運動,血液循環會減慢加快,肌肉會一張一弛,骨骼減壓增壓,這樣改善骨組織的血液循環,加速骨的生長,有助於長高。

所以,想要孩子長得高,要做跳躍性的運動,比如跳高跳遠跳繩,打籃球,踢足球也可以。

最好每週能夠堅持鍛鍊4、5天,每次半個小時左右即可。不要過度鍛鍊,過度鍛鍊會使身體缺氧,不利於孩子長高。


2、足夠的營養,外加長高“特餐”

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要有足夠的營養才行。但是,不意味著過量。近幾年,出現了很多“小胖墩”,他們飲食營養豐富,熱量攝入更豐富,這樣的結果就是讓身體橫向生長了,甚至阻礙長高。

足夠的營養,能夠提供孩子生長需要,過量的營養和熱量,身體吸收會有負擔,而且身體一直處於血糖高的狀態,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阻礙孩子身體長高。

現在的生活好了,孩子基本上都有了足夠的營養,但是,長身體的年齡,還是要注意補鈣、鋅、維生素D、維生素A。

含鈣豐富的食物:首先,是奶製品,牛奶、酸奶、奶酪等,含鈣豐富,是補鈣的最佳食物。其次,是豆製品類;還有,綠葉類食物、肉類、蛋類、堅果等都含有豐富鈣。


含鋅豐富的食物:蛋黃、奶製品、魚類、豆類、粗糧、蘋果等。

維生素D,我們的主要來源是曬太陽,皮膚自然合成。孩子曬太陽的時間最好控制在早上十一點前,和下午四點後,這些時間的陽光溫和,紫外線弱,促進新陳代謝,又減少皮膚傷害。

孩子不滿半歲,不要直曬,每次不超半小時,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直曬,但要注意防止曬太久,超過半小時的最好戴帽子。

維生素A,肝臟、蛋黃、橘黃色的水果蔬菜中,如芒果、胡蘿蔔、南瓜等。

3、睡眠

要知道,孩子深度睡眠後,生長激素分泌量可達到白天的3倍。


這些生長激素分泌是有規律的,比如晚上十點到凌晨一點,早上五點到七點。讓孩子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有助於孩子長高,所以,學齡前兒童最好晚上十點之前睡覺,早上七點以後再叫起床。

有充足的睡眠,孩子長得更高。越小的孩子睡眠時間越長,孩子一兩歲的時候,學會了走路,直到學齡前,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少於十個小時,不多於14個小時就好,但是,不能過分追求睡眠時間。

雖然孩子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但是隻要我們平時注意孩子生長需要,並且做好孩子長高工作,孩子還是有機會長成大高個的。另外,孩子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影響長高,因為孩子處於焦慮狀態時,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影響分泌生長激素,從而影響孩子身高。


媽媽大事記


能夠確實促進孩子身高增長的運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縱向運動:適當的跳躍可以直接刺激孩子的骨骺,使孩子的身高顯著增長。常見的縱向運動有:排球、籃球、跳高、跳繩、羽毛球等等。

特別說一下跳繩。跳繩可以說是最好的促進身高增長的運動了,因為跳繩對器材和場地要求都很低,每次運動的時間也不長,所以最利用孩子每日進行鍛鍊;而且隨著每天的鍛鍊,進步是可以以跳繩的個數和跳法的變化直接表現出來的,孩子會很有信心也很受鼓舞,會比較容易堅持下去;而且跳繩對孩子的體型的塑造和心肺功能的增強都非常有好處。所以強烈推薦每天帶孩子進行跳繩運動。

2、拉伸運動:拉伸運動幫助孩子身體舒展,刺激孩子身高的增長。瑜伽、舞蹈、適度的體操訓練等都是很好的運動。

3、游泳也是很好的促進身高增長的運動。我周圍熱愛游泳的朋友身高都挺高,我自己也愛游泳,身高173。

這些運動的確可以刺激孩子長個子,但是有幾點需要注意:

  • 不要過量運動,過度疲勞不利於孩子身體恢復,不利於身高增長;

  • 保證孩子的營養攝入和充分的休息,身高增長需要營養物質的支持,而且生長激素是在熟睡時分泌的,因此這兩點都需要保證;

  • 運動頻率要保證,每週固定地安排幾次運動,並且長期堅持,比偶爾地運動幾次要更明顯地促進孩子的身高。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每天跟大家分享一點兒育兒經驗,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愛思媽媽


有助於孩子長高的運動有兩類:一是跳躍類的運動,比如籃球、排球、跳繩、跳高、跳遠等;二是伸展類的運動,如體操、游泳。另外還有有氧運動如慢跑等。



我個人特別推薦跳繩這項運動,跳繩可以說基本沒有場地限制,只要一根繩子就可以動起來,十分簡便。而且無論是孩子單獨跳,還是需要爸爸或者媽媽陪伴都不難。跳繩還可以促進心肺功能和呼吸功能,刺激孩子左右腦的協作,鍛鍊身體的平衡性、敏捷度、耐力和爆發力。父母陪伴一起跳還有利於父母的減肥。

那麼怎麼跳繩更合理呢?同所有運動一樣,跳繩也不宜感覺過度疲勞。剛開始可以每天跳60-100下,並分2-3次,中間間隔休息1分鐘左右。



孩子適應後可適當增加次數,跳300-1000個,時間30分鐘到1小時均可,主要跳完之後讓孩子感覺稍稍疲勞但又不至於太累。另外跳繩的時候不要太飽或者太餓。

我的一個同事,陪著女兒跳繩3年了,小傢伙這三年個子真的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最多的一年長了12cm,現在剛11歲,已經158cm,雖然不算很高,但是要知道她父母都不高呀,媽媽剛150,爸爸160多點點。


心理諮詢師育兒


讓孩子長高的運動有哪些?1、慢跑10分鐘。2、跳躍訓練。3、游泳。4、牽拉運動。5、引體向上。6、球類運動。綜上所述,球類運動、引體向上、牽拉運動、游泳、跳躍訓練和慢跑這六種運動項目,就是家長在平時為了幫助孩子增高可讓孩子常做的運動,

讓孩子長高的運動有哪些

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幾種能助孩子長高的常見運動:

1、慢跑10分鐘。

做柔韌訓練和放鬆訓練20分鐘,包括劈腿、前後彎腰、抖動身體等,可以加速身體代謝,提升機體各種生理能力,有助孩子長高。

2、跳躍訓練。

可 以讓孩子練習跳躍訓練,每天200次以上,比如跳起摸高,雙腳跳起、單腳跳起輪流做,儘可能跳得更高。跑步和跳躍屬於負重運動,可以起到刺激下肢骺軟骨增生的作用,但最好配合一些全身性運動。跳躍容易影響腳的發育,對膝關節和踝關節衝擊較大,要穿有彈性的鞋子,保護關節。5~10歲的孩子可選擇跳繩,耗時少但耗能大,能刺激骨質,促進骨骼生長、消耗多餘脂肪,提高平衡感和反應力。

3、游泳。

游泳時,蹬腿和伸展脊柱的動作以及水的浮力,對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長都是非常有利的。4~8歲的孩子就可以學習游泳了。

4、牽拉運動。

可以父母雙方一人握住雙手,另一人抓住雙腳,同時向相反方向輕輕牽拉身體,每次20秒。

5、引體向上。

可以起到拉伸脊柱的作用,促使脊柱骨的增生。也可在單槓上懸垂,每次堅持20~30秒。

6、球類運動。

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都是很好的全身性運動。球類運動對孩子來說基本不會有運動過量的風險,只要保證第二天不會太過勞累就可以。運動後要有放鬆練習,比如慢跑一會兒,運動中要注意補水。

綜上所述,球類運動、引體向上、牽拉運動、游泳、跳躍訓練和慢跑這六種運動項目,就是家長在平時為了幫助孩子增高可讓孩子常做的運動,需要注意的是,促進孩子的長高除了可選擇運動養生法外,食療養生法也是要同時進行的。

能讓孩子長高的運動有哪些

想讓孩子長高,運動是個不錯的方法,能讓孩子長高的運動有哪些?不妨試試彈跳、單槓、籃球、排球等運動。想長高的青少年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1.慢跑:5~7分鐘。

2.柔韌和放鬆練習:劈腿、擺動、抖動18~20分鐘。

3.單槓懸垂:儘量放鬆身體,兩足不帶負荷(每組20秒),一組帶5~10千克負荷(重物系在腿上)。

4.縱跳、摸高(樹枝、籃球板、天花板等):雙腿跳、單腿跳各兩組,每組10次。每組間歇5~8秒,換腿時間歇4~5秒,要全力起跳,儘量跳得高些。

5.登坡往返跑:登20~30米的坡,儘量加快速度,然後疾步跑下,重複3~4次。

6.拉伸軀幹:請別人幫忙,一人抓住雙手,一人抓住雙腿,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輕輕拉你的軀幹,連續2~3次,每次15~20秒鐘。

以上內容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練習。

提醒:

1.訓練要多樣化,還要經常進行各種練習。

2.訓練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早期不要做大運動量和大強度的力量練習。

3.練習後要保證睡眠充足。

4.飲食多樣化,注意鈣等微量元素的補充。

讓孩子長高的運動有哪些

春季是寶寶長高的最佳季節,家長可不要讓孩子錯過了春季的增高體育鍛煉哦!

適當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保障骨、腦細胞充分吸收營養,從而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及肌肉、韌帶和軟骨生長。寶寶需經常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照射,紫外線對骨骼的生長髮育有益,因為皮膚組織中的維生素D只有經紫外線照射才能轉化為維生素D3,才能被吸收。

鍛鍊可使你長高。積極從事體育鍛煉,可以使人體內分泌調節的重要器官——腦垂體中分泌促使人體長高的激素生成增多,這是改變嬌小身材的唯一途徑。

有一位優秀員當年的志向是要成為冠軍,但他14歲就不再長個了,到16歲時仍然是1米64,但他堅持做專門的,3年內長高了21釐米,最終成了一名優秀的跳高選手。下面就介紹一套專門的體操。

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

跑:小步跑,同時,雙拳放在肩上,雙臂屈肘向前旋轉;快速跑跳25~50米,重複4~6次,每次之後稍休息;下坡跑。

熱身運動:活動四肢的各個關節,脊背保持平直,身體前傾,雙手伸直用力向後上方揮動。

槓上練習:懸垂(20秒~1分鐘),懸垂的同時身體向右、左轉動,雙腳併攏;身體向前、後襬蕩;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盪。(女孩做此練習可雙腳不離地)。

伸拉:雙手向上,然後向各方伸拉,同時踮起腳後跟,重複6~8次,中間稍休息一下。

彈跳運動對骨骼、肌肉、肺及血液循環系統都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從而使孩子長得更高、更壯、更健康。此外,這種運動對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淋巴系統也很有益。這對增強孩子對多種疾病特別是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具有重要的價值。

跳躍式引體向上:脊背保持平直地蹲著,向上跳起,抓住單槓,並利用跳躍的慣性做引體向上(單槓的高度和雙手之間距離由個人不同的情況而定)。每次至少重複6~8次。

跳躍:向上跳時採取每天跳得比上一次高,或達到某一既定高度。向下跳時從稍高地方向下跳,著地時用力彎曲。

從蹲著狀態跳起,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雙腳用力蹬地。

可適當選擇上述方法練習,但是從一開始就要按照規定數量做動作;逐漸加大運動量。

運動之前充分準備活動;做完每節操後就稍微休息一下,讓呼吸平穩,活動四肢,使其放鬆,做完全套操之後,平躺在地板上,繃緊背部和肌肉,微微挺腰。

每週做這套操不少於3次,每次35~45分鐘,一定要堅持,必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兒童期是孩子長高的一個重要時期之一。促進長高營養是基礎。充足的睡眠是保障。再加上適當的增高運動外,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

運動增高,做什麼運動可以讓孩子長高

運動增高?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變高一些,這樣可以夠到高處的東西,可以在同學面前揚眉吐氣。所以家長想要幫孩子實現長高的夢想。那麼,運動增高,做什麼運動可以讓孩子長高?下面一起聽聽北京生長髮育專家的介紹吧!

運動增高,做什麼運動可以讓孩子長高?

1歲以內的寶寶

運動增高?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等被動運動。還可讓寶寶趴在地毯或草坪上,做些抬頭、翻身、爬行、按音樂節拍跳躍等運動,玩些拉拉坐起、繩拉玩具、彎腰拾物、滾球、爬著追球等遊戲。

1-2歲的寶寶

運動增高?可讓他們進行走、跑、跳躍、上下臺階、扔球和投沙袋等運動,玩一玩撿樹葉、蹲著玩沙、踢球、拉著小狗走等遊戲。

2-3歲寶寶

可做跑、跳、攀登、上下樓梯等運動,玩玩夾球跳、立定跳遠、足尖走、接拋球、踩影子、金雞獨立等遊戲。

4歲以上的幼兒

運動增高?應把運動與遊戲結合起來,既能增加孩子們的運動興趣,又能增加他們的運動協調能力。比如讓孩子在戶外的遊戲區過獨木橋、跳舞、丟手絹、玩老鷹抓小雞等。

學齡兒童

可進行遊泳、慢跑、快步行走、滑冰、騎車、各種球類等運動。這類運動最好每週3-5次,每次20-30分鐘,每天不超過2小時,可分2-3次進行。跳繩、跳皮筋、蛙跳、縱跳摸高等彈跳運動,可使下肢得到節律性的壓力,充足的血液供應會加速骨骼生長。彈跳運動以每天1-3次。每次5-10分鐘為宜。

運動增高?引體向上、韻律操、踢腿、壓腿、芭蕾舞練習等伸展運動,可增加柔韌性,使身體變得更加輕鬆和靈活。配合前兩種運動,每週進行3-5次。


早教到家


據近幾年數據統計,中國肥胖人數呈現出上升趨勢,並且不斷向低年齡段分佈。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孩子想要長的高營養必須好,一定要吃得多吃得好,不知不覺中孩子的身高沒發現長多少體重卻直線上升,身材開始拉警報,而偏胖身材的孩子極易早發育不利於長高。因此,如果想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必須從飲食開始注意,讓孩子健康長高。

1、降低熱量

用清蒸、水煮代替油炸,做菜時少油少鹽,建議儘量少帶孩子到外面吃飯,最好選擇品牌店鋪,用料較為講究。

2、肉類去皮

肉類脂肪大都囤積在皮下,建議在吃肉時去掉表皮,肉眼就能看到白色脂肪五花肉、梅花肉、培根、豬腸都要少吃。較肥的肉或豬皮、雞皮儘量在烹調前先去除。

3、提防隱形油炸食物

很多市售的火鍋類食品如:魚餃、蝦餃、蛋餃或是各種丸子、香腸、熱狗、火腿,為了讓口感更滑潤,裡頭所使用的絞肉油脂含量都較高。像是肉鬆、油豆腐、炸豆皮都是用油事先處理過的要少吃。

4、吃飯時間把控

一般選擇在晚7點前結束當天進食,可以選擇在睡覺前用一杯牛奶來幫助孩子睡眠。

當然,如果孩子已經出現肥胖的情況,家長需要及時關注孩子身體各項指標,每年常規體檢一次。研究表明肥胖兒童很容易達到“性成熟啟動的閾值”,絕大多數肥胖兒童身高發育停止早於同齡兒童。如出現身高停止的狀況,可到醫院兒童內分泌科檢查後遵醫囑選擇生長激素促進長高,目前較為常用的是生長激素短效水劑和電子注射筆。



能讓孩子長高的運動有很多啊,比如引體向上、跳繩、做體操和跑步等等。尤其是跳繩和引體向上,能促進脊柱延伸、骨骼生長,但要注意按照孩子的年齡適當鍛鍊,不能過度訓練,以免引起骨折或拉傷。

跳繩,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練習了。如3歲的孩子,就可以練習掄繩,先是把繩子放短,用一隻手掄,輪的同時學習起跳;稍大一些,再學習用兩隻手一起掄,同時起跳,先間斷性的掄一下跳一次,等熟練掌握後,再連續掄繩起跳。循序漸進,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很大好處的。


育兒求知路


除了為孩子補營養,很多媽媽都說要加強運動,可是你知道嗎?不是所有運動都能長高,運動錯了反而會適得其反!

神秘的5~10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引人注目的報告指出,人體的生長速度在一年中並不相同,長得最快的是在5月份,平均達到7.3毫米;其次是6~10月份,平均有6.3毫米。因此,很多專家都建議在這"神秘的5~10月"裡,應該適當增加營養,加強運動!

什麼運動最增高?

簡單地說,能刺激體內代謝過程的運動,尤其是各種伸展、動力性練習,如縱跳、懸垂、跳遠、游泳等運動最增高!

5—10歲的孩子可以多跳繩。跳繩是一種不錯的有氧運動,通過持久的動能得到運動效果,能刺激骨質,促進孩子骨骼生長、消耗多餘脂肪,提高平衡感和反應力。建議讓孩子每天跳一次,每次10分鐘左右,不過一定要每天堅持噢。

孩子5歲後,就可以學游泳了。孩子在水中做伸展運動時,重力影響會降低,還可以拉伸韌帶,關節和骨骼的生長就會更好,可以幫助孩子長個兒。游泳時,蹬腿和伸展脊柱的動作以及水的浮力,對孩子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長都是非常有利的。

籃球、排球、羽毛球、足球

這些是很好的全身性運動,可以讓孩子全身各部位的肌肉都得到活動和鍛鍊,有利於增強孩子體內的新陳代謝,使長骨組織的血液供應及營養供給充分,促進成骨物質的合成和骨骼的健康生長,對孩子增高有一定的幫助。

父母可以讓孩子練習跳躍訓練,每天200次左右(具體強度視情況而定),比如跳起摸高、雙腳跳起、單腳跳起輪流做,儘可能跳得更高。但跳躍訓練容易影響腳的發育,對孩子的膝關節和踝關節衝擊較大,所以要穿有彈性的鞋子,保護關節。

可以讓孩子先慢跑10分鐘,然後做柔韌訓練和放鬆訓練20分鐘,包括劈腿、前後彎腰、抖動身體等,可以加速身體代謝,提升孩子機體的各種生理能力,有助於孩子長高。

引體向上

可以拉伸孩子的脊柱,促使脊柱骨的增生。可以讓孩子在單槓上懸垂,每次堅持20~30秒。或者先做無負荷懸垂,再做有負荷懸垂;做正向手握懸垂,也做倒掛懸垂(雙腳用繃帶固定)。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噢,爸媽們最好在旁邊看著!

健身操

6歲前的孩子可以多做做伸展操,這樣可以拉伸脊柱和四肢,讓孩子長得更快。

什麼運動特別壓個兒?

“壓個兒”顧名思義,孩子承受過度的壓力,自然身體長不高。具體來說,比如舉重、槓鈴等負重運動,還有一些對於孩子而言的“過度運動”,都不利於孩子長身高。

有的家長早起有練長跑的習慣,有時會想著將孩子拉起來一起跑,有助於身體的鍛鍊。其實不然,孩子的心臟小,收縮力較弱,而長跑會加重其心肺負擔,造成氧氣供應不足。不僅消耗能量還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建議:12歲以下孩子每次跑程不宜超過1000米,跑的速度也不宜過快。

拔河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項運動也是一種遊戲,可是孩子的骨頭和關節很嬌嫩,在拔河這種強度大的運動中很容易受傷和變形。而且孩子的心臟正在發育,沒有能力符合這種強度高的運動,很容易出現供氧不足,短暫性缺血或者昏厥。

扳手腕

孩子四肢的關節囊比較鬆弛,堅固性較差,很容易因為外界的各種因素髮生肌體變形的情況,而且掰手腕的時候需要憋氣,這會對孩子的心臟功能造成傷害,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

滑板車

玩滑板車是一種特別炫酷的運動,但是8歲以下孩子不適宜長期玩滑板車,因為此時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關鍵期,長期玩滑板車會造成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正常發展,甚至會影響身高的發育。


父母世界


什麼運動促進孩子長高?只要是對增進骨骼發育有幫助的運動都能促進孩子長高。孩子現在3歲,身高接近103cm。這樣的高度應該許多爸媽都希望自己同樣年紀的孩子也能擁有。想聽聽我的經驗嗎?

很抱歉,沒有哎。孩子的身高是遺傳的,我們兩個都長得高。所以,孩子的身高也是蹭蹭的往上長。

身高七分天註定 三分靠打拼

不過,需要告訴大家的是:人的身高大概70%由基因決定,30%要靠後天。所以,基因不夠強大的孩子,那就青春期多努力運動一點,也是可以成為“高人”的。

那麼,平時可做多哪些運動呢?爸媽們可建議和鼓勵孩子長時間、不間斷的游泳、跳繩、打籃球、慢跑,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以及促進骨骼長度的增長。

提醒:除了增加運動 營養也要跟上

身高做啥都有優勢,但是爸媽們別隻顧孩子長個兒,忽略了營養,不然孩子會長成高高的瘦瘦的,風一吹就快要倒。營養上,最需要注意給孩子補充鈣質,因為,骨骼最少不了鈣。


育知一二


游泳。

我小時在河邊長大,很小我就學會了游泳,並且遊得很好。但是我姐姐怕水,她從不去。我從三歲開始,就在河裡自己遊,大了,參加游泳隊,這個運動現在變成了我一直的愛好。

我的父母不高,爸爸165,媽媽140,我哥現在166,我姐現在150,我現在160。我覺得這應該是游泳帶給我的進步吧,而且因為游泳我的體型也和哥哥姐姐不一樣,是倒三角。


三娃養成記


什麼運動促進孩子長高?

一說到那些運動可以促進孩子長高,很多人都會想到籃球。這是因為我們看到的每個籃球運動員都身材高大,還很帥氣。但是忽略了一點就是籃球運動員並不是因為打籃球而長高的,而是在最初的選材階段,就會選擇身材高的,有著一定身高基因的。

身高基因佔了一定的比重,後天的營養和運動也起著一定的作用。身高增長首先需要營養的均衡,要有充足的鈣質。鈣質的吸收和沉澱離不開兩個必要的因素,那就是維生素D和運動。維生素D可以通過日照來自身合成,也可以通過口服攝入。

一說到運動絕大多數人就會想到跑跳投等,尤其是籃球。因為身體騰空確實可以把身體骨骼的壓力降到最低,甚至是零,但忽略了落地一瞬間重力加速度對骨骼帶來的巨大壓力,甚至是有可能帶來的損傷。

游泳才是有利於身高增長的最佳選擇。游泳鍛鍊是克服水的阻力而不是克服重力,對人骨骼和關節的壓力是最小的,游泳一項全身的運動,隨著全身的運動,肌肉會鬆弛舒展。

身高增長時期,骨骼的增長髮育速度要高於肌肉的增長髮育速度。肌肉力量過於強大且缺乏彈性對骨骼的增長髮育是一種阻礙,會致使骨骺的過早形成,甚至會致使骨骺閉合,骨骺一旦閉合身高就會停止增長。

在身高增長階段柔韌性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柔韌性伸展訓練並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抻拉韌帶,韌帶是穩定關節的,不應該讓其鬆弛,而正確的柔韌性訓練是抻筋不到韌帶的。柔韌性訓練是提高肌肉的彈性,肌肉包含了肌腹、肌腱筋膜三個部分。肌肉柔韌性的提高會把對骨骼增長髮育的阻礙降到最低。

所以,充足的鈣質補充+日照+游泳+柔韌性訓練才是身高增長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