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光纖大亨:江蘇吳江崔根良,木匠出身,打造亨通集團,成百億富豪


光纖大亨:江蘇吳江崔根良,木匠出身,打造亨通集團,成百億富豪

崔根良

1

崔根良,1958年5月出生於江蘇吳江。從小家境貧寒,剛讀完初中就輟學了,開始闖蕩江湖。

他先是學做木匠,在吳江各地尋找木工活。1977年應徵入伍,當了五年多的空軍地勤的雷達通訊兵。

光纖大亨:江蘇吳江崔根良,木匠出身,打造亨通集團,成百億富豪

軍旅生涯時的崔根良

1982年,24歲的崔根良退伍返鄉,到吳江七都絲織服裝廠當工人。五年後,七都絲織服裝廠瀕臨倒閉,他臨危受命,被委任為廠長。

當時,廠子不但效益不好,而且人手和設備也不夠。一旦有活兒,大家就得24小時連軸轉。

崔根良工人出身,不端架子,經常和員工們一起奮戰在生產一線。當產品積壓沒有銷路時,崔根良就親自外出找廠商、跑市場,與工人們吃住在一起,幾天不回家是常事。

幾個月後,在崔根良的努力之下,七都絲織服裝廠扭虧為盈,淨利潤達60多萬元。

幹出成績的崔根良,讓地方領導非常賞識,後來,讓他接手負債120萬元,瀕臨倒閉的鄉辦農機廠。

當時,鄉領導對他說,你要有思想準備,這個廠是“三無工廠”——“無資金、無設備、無人才。”信心滿滿的崔根良卻說,我能以一個“無畏”來應對著“三無工廠”,可見崔根良的勇氣和擔當。

2

接手後,基於他洞察到全球信息化浪潮即將來臨,崔根良將工廠的復活和希望定位於電纜、光纜行業,他相信光纜市場將是一片藍海。

但是,起步真的很難。崔根良說:

“當時是個要倒閉的農機廠,幾百平方米破舊廠房、幾臺老掉牙的機器設備、1臺報廢鐵爐,還揹負著120萬元的債務,”

1991年,崔根良把企業更名為吳江七都通信電纜廠,這就是亨通集團的前身。

那時候,電纜在全國剛剛起步,很多技術都被國外壟斷。他先與江蘇省通信電纜廠合作,組建吳江分廠,當時,33歲的崔根良就提出企業發展要“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率、高標準和高水平”的“五高”箴言。

光纖大亨:江蘇吳江崔根良,木匠出身,打造亨通集團,成百億富豪

亨通光電展臺

第二年,崔根良敏銳地捕捉到,光纜要取代普通通信電纜的商機,他便馬上與當時郵電部武漢郵科院合資光纜項目,一舉填補了江蘇省內該項空白,並滿足了全國有線電視網大規模建設的需要。

1993年,崔根良與日本妙香園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吳江妙都光纜有限公司,後改製為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並迅速擴大光纜生產。

1994年,吳江市光電通信線纜總廠正式更名為江蘇亨通集團公司。從1995年開始,崔根良的亨通集團電纜銷量躍居同行第一,光纖光纜躋身業界前三。

短短几年,一個瀕臨倒閉的鄉鎮企業,在崔根良的妙手回春之下,華麗轉身為股份制大型民營集團。

3

進入21世紀以後,當時,中國90%以上光棒一度依賴進口,而光棒是光線通信的核心技術產品。

為了不受制於人,降低光纖用戶的消費成本。2006年,崔根良不顧集團內部反對,力排眾議,決定投資6億元開發光棒產品,他組織了200多名研發人員,花了4年多時間,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反覆衝刺著世界通信技術的頂峰。

研發成功,實現了進口光棒的替代。

光纖大亨:江蘇吳江崔根良,木匠出身,打造亨通集團,成百億富豪

躊躇滿志的崔根良

2012年,崔根良終止四氯化硅光棒擴能計劃,以犧牲了至少兩年的亨通市場利益為代價,率先嚐試新技術研發,實現民營企業的綠色發展。

經過3年煉獄般的“鏖戰”,亨通自主研發的綠色光纖材料終於試製成功,可以和美國的康寧相比肩,成為世界上擁有該技術的兩家企業之一。

如今,亨通集團已經成為了全球光纖通信前3強,連續9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的民營巨頭,是中國光纖光網、電力電網領域的系統集成商與網絡服務商。

亨通集團旗下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滬市主板的亨通光電,港股上市的江蘇南方光纖科技有限公司,印尼的VOK公司。

隨著企業的發展,崔根良個人財富與日俱增。崔根良不但被業界譽為“光線大亨”,其個人身家也早已超過200億。

根據《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崔根良家族以總排名641位、財富總值245億元,位居蘇州富豪榜亞軍,僅次於恆力集團的陳建華。

光纖大亨:江蘇吳江崔根良,木匠出身,打造亨通集團,成百億富豪

亨通集團少東家崔巍

父輩辛苦打下的光纜帝國,當然傳給自己的兒子。

崔根良的兒子,亨通集團少東家崔巍,1986年生,工商管理碩士畢業,曾出任中國人壽海外有限公司投資經理,2018年5月,擔任亨通集團董事,32歲便進入集團決策層。

子承父業,如今很多民營企業進入權力的新老交替期。33歲的“富二代”崔巍能否接好崔氏家族權杖,讓亨通集團再續輝煌呢?

朋友,你對江蘇吳江崔根良的創業人生又怎麼看呢?

輕輕點下一個贊,不如關注來真愛!關注“無疆紀事”,閱讀更多好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