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如果说哪里能找到老杨浦的影子,一定非杨浦滨江众多老厂房莫属。

在杨树浦路定海路交界处,有一片整齐划一的红房子。锯齿形红砖的建筑风格十分特别,在上海已不多见。杨浦人都知道,那是由“十七棉”老厂房改造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经历多次转型,如今的她,已成为杨浦滨江带上耀眼的明珠,更是杨浦人心中的骄傲。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上世纪初的上海纺织工厂在选址上很有特点,

普遍选择苏州河和黄浦江两岸,

主要原因在于水路运输方便快捷,

能够极大降低物流成本。

也正因此成就了今天有逛头、有看头的国际时尚中心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十七棉”隶属于上海纺织工业局(现东方国际集团),与上海纺织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身为日本大阪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在1921年建立的上海工厂,1936年改称裕丰纺织株式会社。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裕丰纱厂仙梨、仙桃牌商标

1945年

“裕丰纱厂”收归国有,更名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十七棉纺织厂”;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1948年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七纺织厂鸟瞰图

1949年

再次更名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正式由上海纺织工业局进行管理。

1953年7月

已拥有职工8000多名,纺锭逾10万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涌现出了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黄宝妹。她的事迹还被著名导演谢晋拍成了同名电影。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周恩来总理接见全国劳模黄宝妹

1972年

国棉十七厂成为全国第一家生产棉型腈纶纱的企业。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国棉十七厂大门

▶国棉十七厂老工人指导新人练习操作基本功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20世纪80年代

产品年创汇1200至1400万美元。

1990年

全厂职工人数超过万人,固定资产达10419万元,拥有纱锭148544枚,线锭17760枚,气流纺960头,布机1924台。

2009年

上海纺织集团正式对“十七棉”的转型项目进行了立项。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十七棉”的修缮改造方案在初期就确立了以保留为主的原则,这样的改造思路也恰好符合上海城市规划和改造的基本要求。不论是保留的传统建筑还是新建的现代建筑,每幢楼都有自己的特色。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耐克馆”采用了世博会西班牙馆所使用的类似藤条包覆的建筑方式;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巧克力工厂”,对六十年代的楼房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得房屋整体表现得简约时尚……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多功能秀场、接待会所、创意办公、精品仓、公寓酒店、餐饮娱乐六大功能区域集聚,让国际时尚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综合体。其整体分为南北两块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81亩。以杨树浦路为分界线,靠近黄浦江的一侧为南区,是国际时尚中心最主要的区域,占地面积134亩,建筑面积在7万方左右。与之相对的北区将原先的厂房改成了时尚公寓及办公场所和停车场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滨江南段2.7公里贯通后,国际时尚中心越来越热闹了。在摩登与复古并存的老厂房逛街、聚会,在美不胜收的江边散步、健身,在宽敞的广场上看街头艺人表演……这些令人羡慕的又向往的,是杨浦人的生活日常。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这里的美食、美景、美物,

足以让你流连忘返。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摄影:郑潇萌 高靓 王修远

部分图片来自杨浦档案馆

杨浦人的“奥特莱斯”,清水红砖墙的华丽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