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青島的路名絕非只有地名—青島路名趣談(1)人名路名和首尾路名

最近總聽到有人說青島路名的知識,很多人認為青島的路名都是用地名來命名的,這是青島沒文化的表現。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青島道路命名的其中方法包括:人名、地名、區位、首尾、山川湖海、吉祥和其他方式。七種方式中以地名命名的最多,所以給人帶來了青島道路命名基本是地名的錯覺。經常會遇到一些外地人說起這件事,在他們看來似乎青島用地名來命名道路很隨意。但事實並非如此。青島用地名命名道路的過程中也是大有學問的。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聊聊青島路名的那些事。

青島的路名絕非只有地名—青島路名趣談(1)人名路名和首尾路名


青島的道路多數依照山勢或者海岸的走勢,因此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路非常少。這樣一來就很難和其他一些城市一樣非常規律的進行道路命名,這讓很多人都覺得青島的路名就有點複雜,總是讓人搞不懂。其實,青島城區的路名還是頗有些規律可循的,主要的命名方式有七種。

青島的路名絕非只有地名—青島路名趣談(1)人名路名和首尾路名


01以人名作為路名。

這種方式命名的路,據我知道有三條。沒有任何爭議的是中山路。

全國大概有四十幾個城市有中山路,所以青島自然也有。大家都知道這是當年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而改的名稱。中山路在剛剛從日本手中收回來的時候本來叫山東路。

青島的路名絕非只有地名—青島路名趣談(1)人名路名和首尾路名

中山路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從原來的山東路改的

青島另一條人名命名的道路是芝泉路。

關於芝泉路究竟是誰的名字,前幾年曾經有過爭論,有人認為芝泉是日偽時期漢奸市長趙琪的字。但是事實上這種爭論根本站不住腳,因為這條道路是在1937年初就以段祺瑞的字“芝泉”二字命名了的,那時候趙琪還是個學者,並不是漢奸的身份,而且史料中也很明確的表明趙琪的字是“瑞泉”不是“芝泉”。芝泉路改名之前叫佛海路,和西邊的佛濤路對應。所以幸虧是改了,如果沒改的話,那是真的成了漢奸路了。

第三條是嶧陽路。

嶧陽路位於城陽區,在流亭街道。這條路是以胡嶧陽的名字命名的,北面還有胡嶧陽文化公園。胡嶧陽這個在青島歷史上頗有影響的人物,幾百年一直被青島人作為狐仙崇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胡三太爺。胡嶧陽是真實存在的,關於他的故事很多,這不是這篇小文的主題,也就不多贅述。

至於說到市北區的尚志路,有人認為來自於抗聯名將趙尚志,只能說是一個美好的巧合了。

尚志路位於市北區,在四方街道。這條路實際上來源於之前四方村裡的尚志街,名字實際上已經有著百年以上的歷史,因此,既不是來自於尚志市也不是因為趙尚志。不過,我們也願意接受這條街道來自於趙尚志這個傳說。

至於網上還有人說趙紅路也是人名,那就是個大烏龍了。一定有人叫趙紅這個名字,但是趙紅路卻不是因人名命名的路名,屬於什麼情況後面會說到。

青島的路名絕非只有地名—青島路名趣談(1)人名路名和首尾路名


02首尾法命名。

首尾法命名就是以首尾連接地名命名的道路。這種方式過去是很多的,只不過大部分都已經隨著歷史的發展慢慢消失了。

這種青島開埠初期常用的命名道路的方式,更多用在城鄉之間或者鄉村之間。最典型的就是小白乾路和湛流乾路了,這兩條路原來分別是從小村莊到白沙河和從湛山到流清河的兩條城鄉連接道路。小白乾路是被趙忠祥老師兒化的讀音傳遍了大江南北的,很多人都以為這條路和酒有關係,其實什麼關係都沒有。現在小白乾路改為了重慶路;湛流乾路則分成了三段,分別是香港中路、香港東路和嶗山路。至於香港西路則是原先的湛山大路。

青島的路名絕非只有地名—青島路名趣談(1)人名路名和首尾路名

如今用這種方式命名的道路現在還有很多,大概不會再改動了。這裡值得要說到的首先是臺柳路(臺東——柳樹臺)。臺柳路是中國第一條汽車公路,所以具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意義。但是臺柳路如今只剩下很短的一段路,可以說是兩頭都夠不著。南頭被哈爾濱路取代,北頭則變成了九水路。

春節前山東路、敦化路路口的海泊河橋維修,一下子解開了我心頭的一個困擾。很多年前記得曾經去過吳田路,應該是吳家村到田家村的,但是這幾年怎麼也找不到這條路了。而敦化路橋頭維修的工地上,赫然就立著一個牌子——吳田路橋。居然這座橋依然保持著吳田路的名字,或許該是吳田路唯一的一小段了吧。類似的還有吳石路,原本是從吳家村到石老人,本來應該是十幾公里的路,如今只剩下短短的幾段而且還連不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被遼陽路和同安路取代了。

瞭解這些路名,對大致瞭解青島各個主要區域位置是有些幫助的,雖然現在有導航,但是瞭解一些,也會對行車有些幫助。這裡整理出我能夠知道的十幾條,和大家分享.

四流路(四方——流亭),大部分老青島都知道,這是以前城市最西面一條重要的南北幹線。現在被按照所屬區劃不同分為了四流南路(市北)、四流中路(李滄)和四流北路(城陽)。

四湖路(四方——湖島)、胡清路(湖島——水清溝)、大沙路(大山——沙嶺莊,只保留了最西端一段還叫這個名字。)、臺湛路(臺東——湛山)。

趙紅路(趙哥莊——紅埠),夏塔路(夏莊——塔埠)王沙路(王村——沙子口)、李沙路(李村——沙子口)、朱張路(朱家窪——張村現在大部分是松嶺路)。

這種路名隨著城市發展有些可能會被其他名稱取代,但是保留一些還是有些必要的。肯定會有遺漏,也希望讀者們留言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