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我为什么说,辩论是让孩子充实自我的最好方式?

孩子,去勇敢地

参加辩论吧!

何为“辩论”?思想家墨子曾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换言之,辩论的作用就在于划清是非的界限,探察世道治乱的标准,判断区别事物同异的根据,权衡利害得失,解决存在的疑惑。

今天,辩论多是以比赛的方式呈现,控辩双方针对同一个辩题从不同角度予以论证,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帮助辩手完成对一个特定观点不断清晰认识的过程。

我认为父母养育孩子,当然不止于吃饱穿暖,更应关注其精神世界的充盈完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其视野的高度、思维的深度和生活的广度。这三个维度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并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视野的高度:是指一个人观察世界的角度是开阔而辩证的,满怀好奇和善意,同时兼具宏观的认识和微观的把握。

思维的深度:是指一个人应该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找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对具体事情给出独到的见解,并善于辨识、吸纳他人的真知灼见。

生活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和社会的相处方式,无论互联网如何改变这个世界,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人际交往完成本职工作和日常社交。

女儿所在的北京中学辩论队刚刚蝉联“京津冀三地华语辩论邀请赛”的三连冠,一路走来,收获颇多。

我想从家长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辩论的粗浅看法,说说我为什么支持孩子参加这项活动:

第一,让孩子变得自信

每场辩论赛之前,孩子们都会充分准备,反复模辩,因为他们深知临场发挥的成败直接取决于自己对辩题的吃透程度和被对手刻意挑战时的应变能力,这种不惧强手,不畏发难的强大心理,就是自信。

第二,锻炼思维和表达的精准度

辩论锻炼思维的完整性。一个人独自思考,或者发表演讲,往往只探究事物的点和面;而数人辩论则能够相互补充,丰富想法,使得大家对问题的认识趋于全面,思考也更兼完善。

辩论锻炼思维的准确性。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精辟地指出:“思想准确是表达准确的先决条件。”辩论就是要求双方对所辩论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谁的思考越是接近问题的本质,谁就越能准确地描述、把握事物的属性。

辩论锻炼思维的清晰性。想得不清楚的东西也就说不清楚,词不达意只能证明思维的混乱。在辩论过程中要求双方以明白无误、有条不紊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需以思路清晰、有层次地展开为前提。

辩论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凡擅长辩论者,都与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知觉敏锐有关,唯有如此才能在辩论时面对咄咄逼人的进攻和一连串的提问,成竹在胸,反应迅速,及时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储备。

第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每个辩论队中,都需要不同特质的孩子各司其职,精诚合作。

一辩选手负责立论,充分阐述自己一方的观点,最大限度框范出论题的内涵和外延。好的立论和申论,会开宗明义,让人眼前一亮。

二辩、三辩围绕立论展开“攻防”,选手在攻辩环节需对准备好的问题紧紧围绕立论展开,让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进一步立体、生动,同时有效阻挡对方进攻。

四辩则做总结性发言,需对本方观点予以结辩,指出对方辩友的逻辑漏洞。要求选手有对全局的把控能力,并能为己方观点画龙点睛。

这好比建房子,一辩夯实地基,二、三辩负责房子主体结构部分,四辩收尾并装饰整个工程。如此,大家默契分工,最终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会让孩子们携手体会奋斗的艰辛和美好,若干年后,团队培养出的师生情、同窗谊亦会给孩子们留下甘之如饴的终生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