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卑微的雜貨店夥計成長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的成功是否有跡可循?


卑微的雜貨店夥計成長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的成功是否有跡可循?


參加的共讀小組馬上就要開始了,而我在網上下的訂單遲遲沒有發貨,共讀組長雪中送炭,發來《商道》的電子書。當我翻開電子書的第一章,就被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在那一整天裡,我的腦海裡有一個問題揮之不去,後來林尚沃又經歷了什麼事情呢?

就這樣,僅用一天的時間,我就讀完了《商道》這本55萬字的小說。

領讀講師說,這本書雖是講經商的一些事情,但處處引經據典。佛、道,在小說中多有出現。如果只把《商道》當成一般虛構類書籍,泛泛而讀,是無法領略其中精髓。在讀的過程,要用心去悟,反覆琢磨其中的“道”。

“道”是這本書的核心,也是其靈魂。

林尚沃所信奉的商道究竟是什麼?林尚沃又是如何從無名小卒成長為天下第一商?

卑微的雜貨店夥計成長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的成功是否有跡可循?


道可道非常道,盜亦有道。商,更有道。林尚沃的商業哲學叫做“商即人”,他認為商業最大的資本是人,最大的投資也是人。

有俗語曾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林尚沃一生中出現了哪些“高人”,他又是如何憑藉這些“資本”實現人生逆襲的呢?答案都在書中。

人生旅途中你會遇見許多人,而總有那麼幾個人讓你刻骨銘心,他們的言語甚至直接影響著你的人生軌跡。

有老師曾告訴我,人的本質是信息加模式。信息是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模式是底層的思維世界。

如同智能手機上的各種app,我們身上的技能,可以根據需要隨時下載安裝或者卸載刪除,而思維世界卻如同手機的操作系統,每次的更新換代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十分不易。

林尚沃能成為天下第一商,他的思維方式必然是不同於一般的商人。他父親林鳳庫、師父石崇大師、好友金正喜,都是林尚沃思維世界的構建者。

林鳳庫代表家庭教育,石崇大師代表學校教育,好友金正喜代表社會教育。正是這三方教育合力,在林尚沃身上發生各種碰撞,才成就了林尚沃傳奇的一生。

林尚沃的父親林鳳庫


卑微的雜貨店夥計成長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的成功是否有跡可循?


父親意外溺亡後,並沒給林尚沃留下家產,卻留下一屁股債。父債子償,為了還清父親欠下的鉅款,林尚沃不得不去父親欠債的店家當夥計,以工抵債。

然而父親對林尚沃言傳身教的影響,卻是林尚沃進入商場受用一生的精神財富。

如若沒有林鳳庫對漢文化的學習,就沒有中國通林尚沃,也就不會有20多歲的林尚沃帶紅參去清朝貿易的故事。

同樣如果沒有林鳳庫“生意就是人,人就是生意”的教導,林尚沃也不會戰勝內心的情慾,並冒著貪汙公款的罪名,救下素未相識的青樓女子張美玲。

因為在林尚沃看來,普天之下人都是一種單純的存在,都是不能用錢來買,或賣來賺錢的,也不可以用錢來支配或為錢而付出。

縱觀林尚沃的經商之路,正是這一次不求回報的搭救,讓他在窮困潦倒,甚至遁入空門之後,仍然擁有重回商界的資本。

林尚沃的父親雖然溺水而亡,但他的教導一直都在指引林尚沃走一條更加寬廣的經商之路。更是父親林鳳庫給了林尚沃成為天下第一商的夢想和方向。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思維世界的基礎。這種融入人血液之中的思維,就如一個人的先天之本,是後天再多的教育都無法取代的。

如同先知的石崇大師

卑微的雜貨店夥計成長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的成功是否有跡可循?


石崇大師在小說中是一位得道高僧,甚至在書中是如活佛一樣的存在。他不僅燒製出了神奇的戒盈杯。更是在林尚沃脫下僧衣重返商界時,就準確的卜算出林尚沃人生中的三次大劫,並贈給他三個計策,以躲避殺身之禍。

禍福相依,每當林尚沃平安度過劫難,他在商界的地位也會再上一個臺階。

石崇大師對林尚沃的教導,雖然和經商沒有直接聯繫,卻是林尚沃經商之路上的燈塔,讓他不至於走錯了路。

石崇大師的教育精髓,正是現代學校教育的宗旨,學校教育不僅僅是書本知識的教育,更應該是教給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自律,如何終身學習。許多年後,當我們進入社會中打拼,當我們陷入困惑,腦海裡是否還會回憶起老師曾經的諄諄教導。

林尚沃的知己金正喜

卑微的雜貨店夥計成長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的成功是否有跡可循?

孔子曾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金正喜對於李林尚沃而言亦師亦友。

林尚沃雖然兩次在寺院修行,但面對生命中的前兩次危機,卻是束手無策。每次都是在與金喜正暢談之後,才得以開悟。

面對林尚沃晚年“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感悟,其他人都很難理解,而金正喜卻說,這位躬耕菜田的老人,終於在菜地裡刨出金佛像來了!

金正喜是林尚沃自己所選擇的社會教育,他的選擇是極為正確的。這樣一位難得的知己,不僅在他生命的關鍵時刻點化他,更是完全能懂得他的內心。如果說,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老師,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朋友,可以選擇在離開學校後向什麼樣的人靠攏,成為什麼樣的人。

再回到林尚沃的傳奇一生,他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非常成功,但如果一個人不能在生命中把握住出現的那些貴人,一樣難以有所成就。只有把教育內化為自己所有,組建自己強大的思維世界,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遇佛殺佛,走出一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寬廣道路。

林尚沃的生命中有許多貴人。

老東家洪得柱的慧眼識英雄,讓林尚沃初次踏足商界;被搭救青樓女子張美玲五年後的報恩,讓林尚沃再次正式成為一名商人;樸鍾一不僅用一席話,讓林尚沃脫下僧袍,更是林尚沃終身的商業合作伙伴;權臣林宗慶把人參交易權給了林尚沃,使其從鉅富之人一躍為貿易大王,併成為林尚沃有力的政治後臺;李禧著和他的女兒松伊,一個是林尚沃的莫逆之交,一個是林尚沃心愛之人,雖沒有帶給林尚沃商業上太多幫助,卻磨鍊了林尚沃的心志……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林尚沃那般,在商業帝國裡有一番作為。但林尚沃的商道,同樣是做人之道。

林尚沃的成功,依託於他不同與常人的思維世界,和生命中眾多貴人的幫助,對於我們普通人同樣適用。只有通過教育、閱讀、自我學習和思考,重塑自己的思維世界,才能夠把握住生命中的機遇和出現的貴人,才能夠跳脫出生活的泥沼,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卑微的雜貨店夥計成長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的成功是否有跡可循?


作者簡介:90後全職寶媽,一邊閱讀,一邊帶娃,文字給予我生活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