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十大動物殺手

美國"生命科學"網站(LiveScience)評出了世界上最致命的10種動物,它們對人類的生命威脅最大。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不是鱷魚、亞洲眼鏡蛇、大白鯊和非洲雄獅,而是毫不起眼的蚊子。

1.蚊子

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小小的蚊子。大部分情況下,被蚊子咬了一口只是讓你感到癢癢而已,但有一些蚊子攜帶瘧原蟲,它們會傳播疾病,世界上每年有200多萬人死於瘧疾,蚊子是罪魁禍首。所以說,蚊子被稱為"人類的第一殺手"當之無愧。


十大動物殺手


蚊子,屬於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佈。其中,以按蚊屬、伊蚊屬和庫蚊屬最為著名。

蚊子屬四害之一。其平均壽命不長,雌性為3~100天,雄性為10~20天。

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觸角呈絲狀,觸角毛一般比雌蚊濃密。它們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雄蚊口器退化,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動物以吸食血液來促進內卵的成熟。


十大動物殺手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種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質,它使血液更容易匯流到被叮咬處。被蚊子叮咬後,被叮咬者的皮膚常出現起包和發癢症狀。幾乎每個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實上應該說被蚊子“刺”到了。蚊子無法張口,所以不會在皮膚上咬一口,它其實是用6枝針狀的構造刺進人的皮膚,這些短針就是蚊子攝食用口器的中心。這些短針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針一樣;蚊子還會放出含有抗凝血劑的唾液來防止血液凝結,這樣它就能夠安穩地飽餐—頓。當蚊子吃飽喝足、飄然離去時,留下的就是一個癢癢的腫包。但是,癢的感覺並不是因為短針刺入或唾液裡的化學物質而引起的。我們會覺得癢,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在這時會釋出一種稱為組織胺的蛋白質,用以對抗外來物質,而這個免疫反應引發了叮咬部位的過敏反應。當血液流向叮咬處以加速組織復原時,組織胺會造成叮咬處周圍組織的腫脹,此種過敏反應的強度因人而異,有的人被蚊子咬後的過敏反應比較嚴重。

2.亞洲眼鏡蛇

人們通常認為澳洲毒蛇世界第一,這個說法不錯,但前提是如果世界上沒有亞洲眼鏡蛇的話。澳洲毒蛇每年只咬死1~2人,但亞洲眼鏡蛇每年卻會讓成千上萬的人喪失生命;一旦被亞洲眼鏡蛇咬傷,其毒液會給肌肉組織造成永久性損害,有時不得不截肢。它是世界上咬死人最多的蛇。


十大動物殺手


亞洲眼鏡蛇(又譯:印度眼鏡蛇),產於印度次大陸,常常被用於印度蛇藝。產於巴基斯坦和北印度的黑眼鏡蛇為其一個亞種。過去被認為是與眼鏡王蛇的分佈區域大致相同的一個單一物種。


十大動物殺手


3.澳大利亞箱形水母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是一種淡藍色的透明水母,形狀像個箱子,有4個明顯的側面,每個面都有20釐米長。其重要特徵是傘體呈立體箱形狀以及有四條較粗壯的觸手。它的觸鬚可達3米長,每條觸鬚上佈滿了儲存毒液的刺細胞。它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對人類毒性最強的生物之一。澳大利亞箱形水母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水母,世界上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十大致命動物排名第三位。人一旦被其觸鬚刺中,3分鐘之內就會死亡,且無藥可救。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沿海,25年來因中箱形水母中毒而身亡的人數約有60人,可與此同時死於鯊魚之腹的只有13人。


十大動物殺手


箱水母(Cubozoa)是腔腸動物立方水母綱大約20種水母的通稱,之所以獲此怪名,是因為外形微圓,像一隻方形的箱子。箱水母海生,水螅體小,水母體大。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麼大,蘑菇狀,近乎透明。它由體內噴出的水柱推動著身體旋轉前進。在它的身體兩側,各有兩隻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線的變化,身後拖著60多條帶狀觸鬚。這些觸鬚正是使人致命之處,能伸展到3米以外。在每根觸鬚上,都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囊狀物,每個囊狀物又都有一個肉眼看不見的、盛滿毒液的空心“毒針”(刺細胞,cnidoblast)。刺細胞內有一個叫刺絲囊(nematocyst)的專用器官。這些刺絲囊是由外殼和刺絲構成的。在休息狀態下,它們盤卷在一起。而當水母進行攻擊的時候,刺絲就伸展開來,刺絲囊刺入被攻擊對象的體內,並在裡面釋放毒汁。人會感到肌肉疼痛,2分鐘內,人的器官功能就會衰竭。

4.大白鯊

相信看過影片《大白鯊》的人,對大白鯊攻擊人的恐怖場面記憶猶新。大白鯊最長可達7米,體重達3200公斤。3000多顆鋒利無比的牙齒什麼都能夠咬碎,牙齒都呈三角形,像一個個鋸齒,有的長達7.5釐米。一旦被它咬住,血會進一步刺激其殘忍本性,使它更憤怒。每年都發生上百起鯊魚襲擊事件,其中1/3~1/2是大白鯊襲擊的。


十大動物殺手


大白鯊(學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釐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特別巨大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

大白鯊分佈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它們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

大白鯊最早出現於中新世,是唯一現存的噬人鯊屬的成員。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難,可以說每一隻大白鯊的存在都是生命進化的奇蹟,恰如白堊紀的恐龍一樣。由於大白鯊的數量正不斷減少,瀕臨滅絕,故大白鯊現已被列為世界保護品種,禁止獵殺。因其體積大且具攻擊性而被認為是海洋殺手,並且被拍攝成同名電影和製作成同名遊戲。

無亞種分化。

5.非洲獅

非洲雄獅最長可達2.5米,尾巴可長到1.1米,體重250公斤。它們成群地生活在一起,是為了合作捕食。它們從各個方向合圍獵物,離獵物最近的一頭獅子,會一躍而起咬住咽喉,使獵物窒息而死,其餘獅子則一擁而上,一隻大型動物很快就會被它們吃光。餓極了的獅子經常襲擊人,在非洲草原上,時常發生獅子咬死人的事情。

十大動物殺手


獅子(學名:Panthera leo;英文名:Lion):簡稱獅,中國古稱狻猊。非洲獅是非洲最大的貓科動物。

獅子軀體均勻,四肢有力,趾行性。頭大而圓,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有"獸中之王"的美譽,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野生非洲雄獅全長可達3.6米,肩高1.2米,體重可達300千克。獅子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十大動物殺手


雄性負責決鬥爭奪領地和巡邏保衛獅群,以及高難度目標的捕獵,野生競爭力在貓科動物中居首。而雌性參與日常普通的捕獵以及哺育後代。

非洲獅一般分為8個亞種,其中最大的亞種是克魯格獅和加丹加獅。非洲獅廣泛分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北的草原上。

6.澳洲鹹水鱷

澳洲鹹水鱷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雄性鹹水鱷最長可達10.6米。它也是世界上最富攻擊性、最危險的鱷魚種類。頭部非常大,眼、耳朵和鼻子都長在頭頂上,這讓它們即使全身隱藏在水中,仍能夠觀看、傾聽和呼吸。鱷魚最可怕的可能就是牙齒,64至68個牙齒像鋸齒一樣排列著,什麼動物都經不起它一咬,更何況是人了。

十大動物殺手


澳洲鹹水鱷(學名:Crocodylus porosus),又名河口鱷,灣鱷,是地球上已知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成年澳洲鹹水鱷體長可達4-7米,最長可達8米,體重400-1600多千克。它們性情兇猛,強健有力,是游泳好手,其分佈範圍甚廣,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南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馬來群島,及澳大利亞,在澳洲北部最為集中。澳洲鹹水鱷食性很廣,會捕食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大型哺乳動物,有時會主動攻擊並捕食人類。

吻較窄長,前喙較低,吻背雕蝕紋明顯,眼前各有一道骨嵴趨向吻端,但互不連接。外鼻孔單個,開於吻端;鼻道內無中隔,其後端邊無橫起緣褶而有顎帆。眼大,卵圓形外突。虹膜綠色,有上下眼瞼與透明的瞬膜,也有瞬膜腺與淚腺。耳孔在眼後,細狹如縫。下頜齒列咬時與上頜齒列交錯切接在同一垂直面上。

十大動物殺手


頭後無枕鱗,亦無後枕鱗。頸部與頭、軀無明顯區別,頸背散列的頸鱗合成方塊,左右各有1枚纖長骨鱗。驅幹長筒形,為頭長的5倍;背鱗16~17行,中背6行起稜而不成鬣,稜鱗入尾者最外1行離稜成2行尾鬣。尾粗,側扁,其長超過頭、體的總和,可作有力襲擊。四肢粗壯,後肢較長,五出,第五趾短小,趾基有蹼,外趾全蹼,內側兩趾半蹼,內側3趾有爪;肢體後緣鱗片起稜成鋸緣。背深橄欖色或棕色,腹淺白色;幼體色淺,有深紅斑點,或底色較深,有淺色斑點;吻色淺而明。

7.大象

千萬別惹大象,這種看起來笨笨的而又憨厚的動物,一旦動怒會要了你的命。而且大象還記仇,一旦你冒犯了它,即使你當時僥倖,很多年後它還能記得,一旦再次相遇,它定會讓你付出代價。非洲大象個頭最大,成年公象的體重可達1.6萬磅,身長24英尺,高度可達13英尺。每年全世界有500人死於大象襲擊。

十大動物殺手


大象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陸棲哺乳動物。大象是群居性動物,以家族為單位,由雌象做首領,每天活動的時間,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均聽雌象指揮。有時幾個象群聚集起來,結成上百隻大象。象牙是防禦敵人的重要武器。

8.北極熊

北極熊在動物園裡非常可愛,但卻是北極地區的"巨無霸",它們把海豹當成早餐。北極熊是一種大型食肉動物,身長可達3米,體重770公斤,腦袋雖小,但爪子和牙齒卻特別厲害,奔跑時速可達40公里。一旦你無意中靠近它的孩子,母北極熊會認為你在攻擊它的孩子,它只需用爪子輕輕在你頭上一拍,你就會立馬腦漿崩裂。

十大動物殺手


北極熊(拉丁學名:Ursus maritimus)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髮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北極熊是現今體型最大的陸上食肉動物之一,成年北極熊直立起來高達2.8米,肩高1.6米。雄性北極熊體重為300-800公斤,雌性為150-300公斤;在冬季來臨前脂肪將大量積累,它們的體重可達650公斤。熊掌可達25釐米寬,熊爪可超過10釐米,北極熊奔跑的時速可達40公里,還能在海里以時速10公里遊97公里遠。

十大動物殺手


北極熊頭部相對棕熊來較長而臉小,耳小而圓,頸細長,足寬大,肢掌多毛,皮膚呈黑色,可從北極熊的鼻頭、爪墊、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膚看出皮膚的原貌,黑色的皮膚有助於吸收熱量,這又是保暖的好方法。北極熊的毛是無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但在夏季由於氧化可能會變成淡黃色、褐色或灰色。

北極熊的大腳掌使得它可以用前腳掌當"槳",在水中游泳,而寬大的後腳掌則用於在冰面上和雪地裡行走;嗅覺極其靈敏,可以捕捉到方圓1公里或冰雪下1米的氣味;因大量進食魚類,北極熊消化了大量的維他命A,並儲存在其肝臟裡,所以食用北極熊的肝臟會導致中毒。

9.非洲水牛

非洲草原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之一,成年水牛身高可達6英尺(1英尺約合0.3米),身長11英尺,雄性水牛最重可達1500磅(1磅約合0.45公斤)。雖是食草動物,但卻是最可怕的猛獸之一。它們集體作戰,由一頭成年雄性水牛帶頭,組成大方陣衝向入侵者,通常有數百頭甚至上千頭,它時速高達60公里,在這樣的陣勢下,人會被踏成肉泥。

十大動物殺手


非洲水牛(學名:Syncerus caffer)也稱非洲野牛、非洲水牛(學名:Syncerus caffer),又稱好望角水牛,是一種產於非洲的牛科動物,平均壽命15 - 20 年。非洲水牛和亞洲野牛的親緣甚遠,在演化上非洲水牛的祖先類似亞洲野牛。是非洲的五大獸之一,也是非洲草原上最常見的動物。非洲水牛最重可達900公斤。

十大動物殺手


非洲水牛平均全長約3米,高度1.4-1.7米,體重約425-900公斤。非洲水牛胸膛寬闊,四肢粗壯,頭大角長, 雄性的角會像大盾一樣覆蓋在頭頂,身體覆蓋稀疏的黑毛,耳朵大而下垂。雄性個體大於雌性,角也更大更長。

10.毒箭蛙

毒箭蛙又稱箭毒蛙,毒鏢蛙。這種蛙體形不大,但顏色很漂亮。但不要被其漂亮的外表所迷惑,更不要與其"親密接觸"。毒鏢蛙生活在哥倫比亞地區,背上能分泌一種劇毒的神經毒素,能阻止肌肉運動,引起肌肉和呼吸麻痺,最終導致死亡。一隻小小的毒鏢蛙,分泌出的毒液足以奪去10個人的生命,只需136微克就能殺死一個體重68公斤的人。

十大動物殺手


箭毒蛙是世界上外表最美麗的青蛙,同時也是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它們的體型很小,最小的僅有1.5釐米,個別種類也可達到6釐米。

箭毒蛙主要分佈於巴西、圭亞那、智利等熱帶雨林中,通身鮮明多彩,四肢佈滿鱗紋。其中以檸檬黃最為耀眼和突出。

十大動物殺手


箭毒蛙毫無疑問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蛙類,這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屬於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動物之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們擁有非常鮮豔的警戒色,是蛙中最漂亮的成員。箭毒蛙科的成員並非全部有毒和色彩鮮豔,有毒的成員彼此之間的毒性也有差異,其中毒性大的種類一隻所具有的毒素就足以殺死兩萬只老鼠。箭毒蛙多數體型很小,最小的僅1.5釐米,但也有少數成員可以達到6釐米。

許多箭毒蛙的表皮顏色鮮亮,多半帶有紅色、黃色或黑色的斑紋。這些顏色在動物界常被用作一種動物向其他動物發出的警告:它們是不宜吃的。這些顏色使箭毒蛙顯得非常與眾不同--它們不需要躲避敵人,因為攻擊者不敢接近它們。最致命的毒素來自於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產的科可蛙,只需0.0003克就足以毒死一個人。

十大動物殺手


箭毒蛙體型小,通常長僅1~5公分(0.5~2寸),但非常顯眼,顏色為黑與豔紅、黃、橙、粉紅、綠、藍的結合。棲居地面或靠近地面,全部屬於毒蛙科,但並非所有170種都有毒。箭毒蛙具有某些最強的毒素。這種兩棲類身體各處散佈的毒腺會產生一些影響神經系統的生物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