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在中國的古代帝王中間,有不少才華橫溢之人,他們或作詩,或寫詞,或繪畫,都在文學藝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在作詩這件事情上,中國作詩數量最多的皇帝當屬乾隆。

乾隆皇帝一生活了89歲,當了60年皇帝,3年太上皇,自號“十全老人”。乾隆創造了很多個世界第一,“詩歌創作”上,這位自我感覺絕對良好的帝王也是當仁不讓,一生作詩41863首,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乾隆4萬1千多的作詩數量是個什麼概念呢?《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餘首。乾隆帝在位63年(60+年太上皇),63*365=22995,差不多一天要接近兩首詩,這貨寫詩跟鬧著玩似的啊!不過這麼多的詩,矮子裡拔高應該也能拔出一篇好詩吧?

乾隆皇帝唯一一首收錄語文課本的詩

乾隆皇帝這四萬餘首詩,我們耳熟能詳的只有一兩首而已,有一首被收進語文課本里,有一首借郭德綱之口說紅了。先說被語文課本收錄的那首詩叫《飛雪》,是這麼寫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乾隆皇帝的詩《飛雪》白話譯文為:天空中下起來一片又一片的飛雪,好多雪花在天空中自在地飛舞,飛到蘆花從中卻又消失不見了。此詩看似簡單,卻頗有雅趣。雪與蘆花融為一體,將雪的形態描繪得淋漓盡致,不過這最後的點睛之筆卻是由他人所續。

這首挺有名,廣泛見於各種笑話,段子相聲之中。據說乾隆有一次和臣子微服私訪到了杭州西湖,看著西湖的美景,他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就在這時,天空中竟然飄起了大雪。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乾隆見景生情,隨口吟誦道:“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在最後一句時,想不出來了。隨行的臣子看皇帝陷入了尷尬,紀昀立即補救道:“飛入蘆花都不見。”於是這首《飛雪》就此誕生。

不過這首詩還是盜版的鄭板橋,原詩是: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差距不,乾隆大皇帝,我真擔心你六片七片八九片,十片十一十二片,十三十四十五片就這麼循環下去!

鄭板橋這首,看似和乾隆的差不多,水平卻要高得多。第一句是慢慢數一二三四,第二句是急促數五六七八九十,第三句則成為宏觀視野的千萬無數,最後一收。比起乾隆這三淺一深來,高下不可以道里計。他老兄真是抄都抄不好啊。

所以,入選小學課本的這首,估計編者也沒仔細篩選,或者就是覺得這首字兒簡單,風格有趣,比較適合小學生練習一到九的中文,就這麼定了吧。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乾隆皇帝另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的詩

其實乾隆皇帝除了這首吟詠雪的詩外,還有一首詩郭德綱經常在他的相聲中吟詠,一般是單口相聲作為開場的定場詩引用,常聽相聲的人大約聽過郭德綱念這首詩。

這首詩是這樣的:

金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飛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遠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畫中游。

這首詩的名字就叫《畫中游》,畫中游是頤和園萬壽山一片建築群落,包括畫中游、澄輝閣、借秋樓、愛山樓、湖山真意等,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看遍江南南美景,每到一個地方都把自己喜歡的江南景色畫下來,回到北京後就讓人依照江南的園林地貌重現江南美景。

畫中游是乾隆皇帝親自設計的,在萬壽山西部,利用山形地勢的高低,建築不同高度的平臺,建築之間相互搭配,構圖豐富,登閣眺望湖光山色,猶如置身畫中,湖北江南盡收眼底,大約乾隆皇帝很滿意自己的手筆,所以才有了這首詩。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乾隆的這麼多詩是如何寫出來的呢?

仔細看看,乾隆的詩可稱為“日記體”,基本上就是看見一個東西,知道一件事情,或者有了一個想法,都寫一首詩來表達下。和我們今天發微博、微信朋友圈差不多。而且一首詩字數幾十,加上序言標題什麼的也不過百,篇幅上恰好也和微博、朋友圈接近。這麼一算其實也就不多了。按現代人平均每天發三五條微博或朋友圈,二十年下來也能到這個數。

只不過,微博、朋友圈是比較難出精品的。現在有些憑藉神吐槽還能混個幾十萬、幾百萬的轉載,乾隆那時候沒有互聯網,看他詩文的也就是一群佞臣如和珅紀曉嵐之流。而古典詩本身講求格律,又不能像現代微博朋友圈一樣隨意。乾隆本身的文采很一般,為了能符合格律,他往往用一些很彆扭的語法格式,或者加入一些虛詞來填塞,這樣就進一步把自己的詩作弄得七零八落了。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要說乾隆的4萬首詩裡面,真的一首好的都沒有?倒也不見得。畢竟文學底子在裡面的,4萬首這個數量拉出來,碰運氣也能偶得佳句吧。只不過,因為基數實在太大,別人也懶得從裡面去挑選精品;再說精品就算拉出來,比起其他詩人流傳下來的作品也存在差距,於是就沒人去挑了。

其實吧,乾隆寫詩也是有好的地方的,比如呢,人家寫詩是自娛自樂,娛樂自己的同時禍不殃及他人,不像那個唐後主李煜,一共沒寫幾首詩,天天讓背,還有那個曹操《觀滄海》《短歌行》等等等等,幾乎每首詩都要背,對了還有他兒子,《七步詩》曹植,那個洛神賦,那麼長還繞口,簡直了!

乾隆作詩4萬首,一首被郭德綱帶紅,一首入選小學課本還是抄襲?


謝謝這麼可愛的你,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小編的文章,如果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給小編!喜歡的可以關注小編(通史知興替),查看更多正史和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