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最近刷各種新聞,有一類陸續看到不少,放在一起,引發了很多人感慨。


主題,說起來也簡單:


疫情發生後,人類之外的世界,出現了哪些變化?


比如,有網友在四川看到一隻大熊貓在315國道上溜達;


吉林森林公安局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金雕;


四川西藏等地拍到了雪豹出沒的畫面;


廣東發現了60只世界第二瀕危的水禽黑臉琵鷺……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另一個變化來自空氣質量。


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衛星監測,2月以來,中國各地空氣中的二氧化氮含量明顯減少。


看下面這張對比圖,以華北地區為中心輻射開來的大氣汙染,在2月幾乎已消散不見。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不過後來很快有人出來科普,這些珍稀動物出來露個臉亮個相,和我們最近受困疫情減少戶外活動,其實沒有直接關係。


至於空氣質量提升,因為人為產生的二氧化氮多來自汽車尾氣和工廠排放的廢氣,全國進入停工隔離後,二氧化氮排放自然大幅度減少。


我當然很能理解,疫情期間隔離在家,嘆息“人類真是貪婪愚蠢和渺小”的我們,因為這些新聞,而再次發出所謂“誰是萬物之靈,誰又是地球之患”的感嘆。


這其實也是人類這百年來一直在爭辯不休的話題:


沒有人類,地球會是更好的存在嗎?


就這個問題,各位可以先思考個5秒鐘,想一下自己的答案。


然後,帶著你的答案,跟我一起來刷一部紀錄片。放在這個時候看,尤其應景——《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要說在前面的是,這只是美國曆史頻道08年製作的一部電視紀錄片,所以視覺效果難免粗糙。同時,它的視角主要放在了美國本土。


拋開這兩點,這部紀錄片的主題實在是很有趣:


假設,人類有一天忽然集體蒸發,一個不剩,地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它背後潛在的深層主題則是:


人類消失後,我們留下的文明痕跡,最多能夠留存多久?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咱們按時間順序,一步一步來看。


人類消失1天后。


美國超過七成依靠礦物燃料,人工補充斷掉後,預計在1天之內,電力系統就會陷入癱瘓,全世界的燈光陸續熄滅。


核反應堆倒是有足夠的核燃料,但當核能被停止使用後,反應堆在兩天內會自動關閉,進入安全模式。


最多幾周,全世界就將進入自人類學會使用火之後,最為徹底的黑暗。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人類消失10天后。


此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那些基數龐大的寵物,會面臨怎樣的命運?


主人消失的前幾天,寵物還可以勉強度過,但如果無法成功逃到室外,則必死無疑。


所以,給那些愛狗愛貓人士提個醒:


消失之前,記得打開家門……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紀錄片中還有一點設想很有趣,關於人類消失後,貓狗的不同境遇。


科學家認為,貓會爬到食物鏈的頂端,它們生活在城市的高樓,那裡已經長滿植物,充滿了老鼠和鳥類這些可供貓享用的食物。


甚至還預測,貓有可能實現物種的進化,像鼯鼠那樣可以在空中滑翔。


乖乖,“貴族”不管什麼時候,都是貴族啊。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至於人類最好的朋友,狗為了生存下去,則必須找回自己的原始本能。


它們要露出自己嗜血的那一面,在弱肉強食的地面,靠獠牙和速度完成捕獵。


兩相對比,看來出身和基因還是很重要的……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人類消失1年後。


這時,城市依然存在,但大自然已經開始接管一切。


“只要有陽光,植物可以生長在任何地方。”


水泥路面被野草覆蓋,而當野草枯萎,其殘留物和青苔、地衣便會一起形成表層土。


城市的樣貌逐漸叢林化。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於是,食草動物出現了,緊接著,食肉動物也來了。


它們共同成為城市、乃至這個星球的新主人。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人類消失5年後。


城市的命運,進一步清晰。


“幸運”的城市,徹底成為綠色的海洋。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不幸”的城市,只能自求多福。


一旦遭遇極端天氣,沒有了人類的介入,一次閃電和風暴,便會讓整個城市陷入火海當中。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人類消失25年後。


大自然正在抹掉人類存在的痕跡。


城市大廈經過長期的潮溼侵蝕和陽光暴曬,已經千瘡百孔,開始搖搖欲墜。


而動物的繁衍和遷徙,早已不再被人類的高速公路和汽車轟鳴阻礙。


生存能力極強的狼群,會成為真正的統治者。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在陸地之外,更為廣闊的海洋,海洋生命同樣會慶幸人類的消失。


沒有了人為的汙染和破壞,海洋會迅速找回往日的生機,成為地球上最蓬勃豐富的所在。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人類消失100年後。


此時,將迎來人類文明徹底消失的開始。


物質層面,所有汽車都變成了廢銅爛鐵,木質和鋼筋混凝土房屋難逃厄運,就連花崗石打造的房子也已被鹽分侵蝕嚴重。


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和舊金山金門大橋這樣的地標建築,因為鋼索的生鏽隨時可能崩塌斷裂。


埃菲爾鐵塔,也將在100—200年內轟然倒塌。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精神層面,記載著人類文明的紙質文件和影像資料,因為缺乏維護,也將在100年後起泡變形,直到成為微生物甚至老鼠、蟑螂的食物。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數字媒體,因為失去了人類的維護,崩潰地比紙張文件更快。


事實上,當人類維修保護這個前提不再存在,科學家也只能無奈地承認,石刻才是保存信息最長久的方式。


但指望石刻,保存下來人類迄今的全部文明成果,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人類消失1000年後。


我們所謂的城市,徹底不見了。


大廈倒塌,泥土更新,樹木生長,形成新的山峰和溪流。


“大自然重掌這塊土地,滿滿賦予其綠色的心臟,這才是地球存在的真正意義。”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人類消失10000年後。


當時間被拉長到一萬年,某種意義上,這不過是在1000年後加了一個0而已。


因為,或許在這之後的9000年裡,被動植物覆蓋的地球,都不會有任何新的變化。


那麼,扎心的終極拷問來了:


到底還有什麼能夠證明,我們曾經生活在這個星球之上,並創造過輝煌的文明?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有科學家曾經預測,人類的歷史和文化可以通過無線電波,向廣袤的宇宙無限延伸。


但很快研究證明:


“這些電波在經過2光年後,就會永遠變成噪音。”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或許,相比近代的新技術,最古老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這些巨大的工程,人類歷史的奇蹟,很可能在萬年之後依舊屹立不倒。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這就是人類數千年燦爛文明,留下的一點點殘存的證明嗎?


後來人如何靠這些殘垣斷壁,來知曉我們曾經創造過的一切輝煌?


而最後一個問題是:


在人類消失一萬年甚至更久之後,一定會有繼任者出現嗎?


從無法直立行走的猿猴,到會使用簡單工具的黑猩猩,或許是自然不可逆轉的規律。


但從黑猩猩變成人類,變成仰望天空心向宇宙、思考活著有什麼意義的智慧生命,很可能只是自然進化的一次偶然。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換言之,人類的出現,或許也只是一次偶發事件。

畢竟,這樣想想:


一萬年看似漫長,放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當中,不過是滄海一粟。


以24小時換算,人類文明存在的時間,也不過是一天當中的半分鐘而已。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跳脫出這部紀錄片,我想再補充一個細節。


關於人類消失後文明痕跡能否保留的問題,有科學家說過,人類肉眼可見的、保存時間最久的文明痕跡,或許是那些登上過月球的宇航員們,留在月球表面的腳印。


細想想,這其實挺值得苦笑的:


當所有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的龐大工程,都隨著時間化為灰燼,我們在其他星球留下的足跡,成為了我們真正存在過的唯一證明。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現在,回到一開始的話題。


沒有了人類,地球會是更好的存在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或許認為人類是地球的病毒,破壞和改造讓地球遠離了美好;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你或許認為人類才是地球區別於宇宙其他星球的原因,是它價值的源泉和根本。


但首先,我們需要做的,或許是給“更好”或“更糟”,下個定義。


接著想,這個定義,我們能做出來嗎?


我想,很難吧。


明確了這一點之後,下面是我看完紀錄片,結合最近發生的事情後想說的。


看完紀錄片,我的第一反應,想到前幾天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


“腦殘的根本原因,是沒見過世面。”


因為沒看過大海,而興奮於在小溪中划船;


因為沒爬過高山,而驕傲於小土丘的征服。


現實中,更多個體需要“開眼見世界”。


為了心中神聖的偶像,很多人全力“戰鬥”,赴湯蹈火;


為了證明自己永遠正確,有人蠻橫跋扈,將規則踩在腳下;


開眼見世界,並不是說聊了人類消失,我們就必須將視角升高到為全人類的命運而奔走。


開眼見世界,其實只意味著:


我們不能將所有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如果說這部紀錄片,給我最深刻的一個印象,那就是:


一個社會系統的崩潰,最直接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無人維護。


看看上圖金門大橋的例子吧。


這個世界的運轉背後,著實離不開無數人,每時每刻的付出。


從這個角度,開眼見世界,就是看到他人,看到多樣,看到包容,看到歲月靜好背後的擔當。


於是,我們會更清楚地明白:


這世界當然需要感恩,但壓根不需要什麼“感恩教育”;


這世界當然需要熱愛,但最好少一點“無腦熱愛”、“無條件支持”;


如果讓我們把視角繼續向上看,開眼見世界的結果,歸結為兩個字,其實就是:


平和。


不管怎樣,試著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和的人吧


平和不是冷漠,不是無動於衷。


平和是當你見到了很多,想通了很多之後,無論身處隆冬還是盛夏,心中始終跳躍的火苗。


12年前的末日腦洞,無縫對接今天的「感恩教育」


地球沒有人類,依然會旋轉。


只要心有火苗,即便消失不見,終會生生不息。


春天將至,你準備好迎接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