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文 | 柒间

如果说年轻人的标配词汇是兽血沸腾的话,35岁上下(+_5岁)的人就只能用伤春悲秋来形容了。

眼看着就要走进中年人的队伍,年龄上的捉襟见肘反倒调对出了这个圈层独有的迷之尴尬。

成熟风的穿搭太老气,除非你在这个年纪就已经钻进了精英的圈子,养成了和年龄不太匹配的沉稳气息,否则,真的很难把40岁的衣服穿出30岁的感觉。

可混迹在潮服里面又体现不出潮在那里,到最后常常是内搭格子衬衣和休闲牛仔之后,还要在外面披上一件有模有样的潮牌。

这像极了我们的心情,明明已经到了奔四的年纪,却还要倔强的说,我还年轻。

可能在家里,当你对着镜子反复蹂躏腰上的那一圈精致肥肉的时候,才肯小声说上一句,"岁月不饶人。"

但出了门以后,就一定是那条街最亮的崽,就和十年前的自己一样,跑步带风,左手提包,右手抓着油条。

虽然时间允许人们从年轻走到大龄,再到中年然后油腻,可现实并没有那么好说话。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熬不了夜吗?

没关系,有人比你能熬。

干不了体力活吗?

没关系,多的是能干的人。

没时间学习吗?

没关系,有人在大学就是学这个的。

要回家做饭吗?

没关系,没有你聚会照常进行。

成年人的伤不起可能不是买不起房,结不起婚了,而是渐渐丢了年轻的资格,顶着"大叔"的标签,年轻的圈子混不起,中年人的圈子又进不去。

但这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想想,你只是正常的不再年轻罢了,在现实面前,多的是你可以造作的事情。

毕竟,真值得我们去回忆的青春很多都是从大学的时候才开始,加上毕业后无法无天的三年,或者是继续留在学校的三年,所谓的年轻也就七年的时间而已。

你品,你细品,回到现实,也不是什么糟糕的事情。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你的烦恼多半都是懒癌作祟

前段时间,网上有很多关于"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的文章,一时间把我这样85后的"年轻人"都拉到了30岁的边界,可在那有模有样地复盘了半天才发现,无病呻吟的感觉真的好重。

转身看看旁边,92年的唐姑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给自己整了杯手冲咖啡,91年的孙前辈终于想好了中午要请我们吃的外卖。

没有人会把年龄的焦虑写在脸上,而且在工作之外,多数的人都没那个闲心。

有人说,"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

以前觉得挺对,后来发现,解决问题不一定是烧烤,火锅、啤酒、夜店还有泡澡,多的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但都是要挣了工资以后才能考虑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我们连一个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都没有,你在今天说,"年轻真好",鬼知道你真的年轻的时候,骂过多少回娘。

如果说,年轻意味着可以直白的恋爱,可以没有顾虑的通宵,可以到很远的地方穷游的话。

事后想想,真是贫穷限制了我们自己的想象。

那些年时间很多,却没钱实现,现在慢慢有钱了,却变得没什么时间。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我们常常是在正当青春的时候想着快点长大,又在工作稳定,吃穿不愁的年纪,裹挟在成年人的烦恼当中,渴望着重返18岁。

一半是因为工资告急,另一半是因为婚姻告急。

你还记得自己用第一份工资干了什么吗?

唐姑娘说,她买了有生以来最昂贵的包包,那一刻,才突然有了成人的感觉。

孙前辈说,他把一半的工资寄回家,用剩下的钱租了个不错的房子,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去感受生活了,虽然要交租金。

这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有什么样的付出,也相应的,会有什么样的回报,你觉得过去很美,那多半是把不劳而获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但有句老老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那些年因为年轻犯下的错,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所以,千万别觉着现实残酷,那些你承担不起的东西,多半都是懒癌留下的苦果。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年轻是件好事,可惜你没有资格

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们宿舍有四个人,一个学霸,三个学渣,而我在多年的从众心理作用下,顺利成章地投入到了学渣的队伍里。

生活上我们是最好的兄弟,学习上永远都是三缺一。

耗子是我们舍长,也是这个三人小分队的头头,晚上通宵,上课睡觉,考试前的疯狂加班以及放假后的集体穷游,从来都是他在前面摇旗呐喊,我们两个在后面狐假虎威。

后来学霸保送了研究生,当年的奔波霸和霸波奔也没吃上唐僧肉,各自找了个差不多的公司落脚。

耗子卡在了英语四级,一年后才从学校勉强毕业。

记得毕业那天,我们两个小弟亲自站在校门口迎接,然后"八抬大轿"把他送到街边的烧烤摊,算是接风洗尘。

因为很久没见,没多久就各自聊起了这一年的遭遇,耗子没有再去通宵打游戏,用了一年的时间勉强把过去四年的书又看了一遍,结果一个头变成两个头大。

我们也并不算顺利,虽然拿了工资,可干的是和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

当初在学校的时候,你可以人五人六的在所有人面前说,你是重点高校的高材生,可真的出去了,学成什么样就不只你一个人知道了。

专业性岗位不敢去,普通的岗位又不愿去,兜兜转转好几圈才发现,到了社会你才要重新开始。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记得那晚耗子喝多了,举着酒杯在那发誓说,一定要闯出一份事业,可天知道他要多久才能找到第一份工作。

毕业后的第三年,我留在了公司,当年的二号小弟辞职准备去新疆,耗子的事业还是没闯出来,准备回家去考个公务员当当。

那天我到机场送他们的时候,看着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背影,忽然在想,要是还能回到大学该多好,可惜我们都回不去了。

毕业那天,我们就已经丢了,可以年轻的资格。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总有一天,现实会成为你不得不去面对的东西

也许在过去我们有很多可以逃避现实的办法,网吧、酒吧,小说、电影,或是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总有一天,你不得不回到现实,因为有些事,你避无可避。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视频,在一期《圆桌派》的节目中,蒋方舟聊起了曾经在游戏论坛里看到过的一个帖子。

那是曾触动了很多人的一个80后的"告别贴"。

那个男人在"告别贴"中说,要告别这个自己玩了多年的游戏了,因为有一天,在他玩儿完游戏之后,发现女儿发烧了,带到医院检查,却被通知女儿得了白血病。

虽然不是很恶性的那种,只要投入时间,投入钱就可以治好。

但在男人知道这些的那一刻,他就把游戏删了,不是因为花时间、花钱,而是因为他发现没有办法再去游戏当中逃避自己了。

现实太现实,以至于他必须回到现实当中,去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蒋方舟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吧,你会觉得你可以逃进很多东西,你可以逃进叛逆,可以逃进审美,逃进艺术,逃进游戏,逃进虚无。

但是在承担责任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不仅自己很无力,在现实当中还会有比你更无力的人需要去依赖你。

你已经没有资格年轻了,你必须变老。"

30+需要面对的现实:没本事逃避,没资格年轻

这其实是我们并不怎么愿意去接受的一个事实,倘若有一天,你发现年迈的父母慢慢走不动路了,而自己也成了父母的时候,那种从未有过的压力和不安总是骤然来袭。

可能前一天你还是别人眼里的孩子,一夜过后,就成了很多人都要依靠的大人了,而这样的变化,很多都和医院有关。

总有一天,现实会成为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东西,到时候,谁都没那个本事逃避。

所以,对于那些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来说,你在今天扛着那些焦虑、担忧和压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时间多陪陪父母,有精力多看看孩子,有机会就多往上走走,30+的时候,好好挣钱,习惯独处,其实没资格年轻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