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膽固醇是血管硬化的“元凶”嗎?

等是什麼


每當聽到周圍的人出現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問題時,人們都會談到血管硬化這樣的一個問題,的確是,動脈血管的硬化,狹窄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最主要風險因素,那麼又是什麼導致的動脈血管的硬化呢?

有人說,膽固醇是動脈血管硬化的元兇,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準確,膽固醇是為我們身體提供營養和能量的重要脂質物質,是形成身體基本細胞細胞膜的重要物質,可以說沒有膽固醇,就沒有我們人類生命的存在,膽固醇通常無法直接在血液中存在,而是以脂蛋白結合的形式溶解於血液中,構成我們通常所說的“血脂”。

只有但血液中的膽固醇出現異常(血脂異常)時,如果不能夠的有效的得到控制,膽固醇就會對我們的動脈血管形成影響,使動脈的硬化衰老加速,甚至可能會引起重大的動脈粥樣影響心腦血管問題。

在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WHO最新資料顯示,全球約有50%的冠心病發生與膽固醇的升高有關,而我國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在冠心病死亡率的影響因素中,膽固醇升高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權重大約佔到77%,明顯超過了吸菸和糖尿病的影響。因此,如果說什麼是導致動脈發生應的首要原因,那麼答案就是:過高的膽固醇水平,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是如何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問題的呢?當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偏高時,一方面會引起血管壁內膜的損傷,另一方面也會導致血液中的脂質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積,這些沉積的脂質會刺激身體的反應機制,引發巨噬細胞來吞噬我們的血管內皮下方沉積的多餘脂質,巨噬細胞將其吞噬後,形成的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會被高密度脂蛋白運載回到肝臟,進行分解代謝;但如果血管壁下方沉積的脂質過多時,高密度脂蛋白的運載能力無法將所有的多餘脂質運走,於是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會在血管內皮下方形成脂質的堆積核心,同時還會引發血管內壁平滑肌的增生,膠原蛋白的聚集等,最終形成含有脂質核心,上方覆蓋纖維帽的動脈斑塊,這些斑塊的形成,就是最終導致動脈硬化狹窄發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過高的膽固醇,確實會影響我們的血管健康,導致血管衰老的加速和硬化的出現,當出現高血脂問題時,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時,一定要儘早的給予干預和控制,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是控制好高血脂帶來的動脈硬化風險,和穩定斑塊的最重要預防手段,一般說來,如果能夠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到2.1mmol/L以下,我們的血管斑塊就會停止進一步增長,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把這個值控制到1.8以下,則能夠更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復發風險。

最新的歐洲指南中,指出對於心血管疾病極高危風險的患者,建議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控制到1.4甚至更低,但對於這樣一個較為激進的推薦,是否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這麼低,畢竟膽固醇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生理活性成分,過度降低膽固醇水平是否會對身體健康其他方面造成影響,還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研究來確證和探索,我們亞洲人對他汀類藥物的耐受性又相對比歐美人種差,因此,在兼顧血脂水平和用藥耐受性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夠報血脂水平控制到2.1以下或1.8以下,也都是很好的血脂控制了。


李藥師談健康


膽固醇是血管硬化的元兇,這是假話,這是謠言!

第一膽固醇本身沒有錯,高膽固醇才有錯比如正常的血壓、血糖都是人體必須的生命保證,膽固醇一樣,正常的膽固醇是人體生命的一個保證。如果膽固醇低於人體正常的生理需求就會出現: 1、膽固醇低容易患上抑鬱症,特別是老年人。 2、膽固醇低容易引發腦出血。 3、膽固醇低降低免疫力。 4、膽固醇低影響智力發育。

第二膽固醇本身有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之分,高密度脂蛋白本身是好膽固醇,能夠減少血管垃圾,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血脂,一旦升高會加重血管垃圾,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第三動脈硬化,不準確,因為理論上說,幾乎所有人到了一定年齡都可能出現動脈硬化,大部分人二十歲開始就會出現動脈硬化,隨著年齡增加動脈硬化理論上會加重。但動脈硬化不一定是疾病,也不是說必須吃藥治療。

第四動脈粥樣硬化確實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所以我們更關心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在動脈硬化基礎上,血管內部的粥樣垃圾越積越多,直到會引起心腦血管狹窄,引起缺血,甚至這些血管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腦梗死。所以我們更關心動脈粥樣硬化。

那麼壞膽固醇和動脈粥樣硬化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說了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膽固醇,一旦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就會增加血管垃圾,會引起血管壁內膜的損傷,會導致血液中的類脂質物質沉積,引發巨噬細胞來吞噬我們的血管內皮下方沉積的多餘脂質,最終形成含有脂質核心,上方覆蓋纖維帽的動脈斑塊,這些斑塊的形成,就是最終導致動脈硬化狹窄發生的主要原因。也就最終形成斑塊,形成血管狹窄。

所以準確的說壞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元兇,為什麼是一個元兇,不是唯一呢?


因為除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還包括高血壓不控制,糖尿病不控制,不健康飲食,肥胖,久坐不運動,熬夜壓力大,不堅持運動這些都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所以說壞膽固醇升高只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元兇。

那麼如何預防和控制壞膽固醇升高呢?

第一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礎,也就是首先是控制飲食,減少肥膩、油炸、動物內臟、紅肉等等攝入,多吃粗糧雜糧,水果蔬菜這些食物。同時遠離菸酒,堅持運動等等健康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人即使健康飲食,可能壞膽固醇也高,那麼除了繼續健康生活,還必須監測血脂,必要時需要配合一點降脂藥來控制壞膽固醇升高。

總之,膽固醇分好壞!

壞膽固醇升高確實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心血管王醫生


膽固醇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後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每單位在140―199毫克之間,是比較正常的膽固醇水平。

低密度膽固醇是血管硬化元兇

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膽固醇,一旦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就會增加血管垃圾,會引起血管壁內膜的損傷,會導致血液中的類脂質物質沉積,引發巨噬細胞來吞噬我們的血管內皮下方沉積的多餘脂質,最終形成含有脂質核心,上方覆蓋纖維帽的動脈斑塊,這些斑塊的形成,就是最終導致動脈硬化狹窄發生的主要原因。也就最終形成斑塊,形成血管狹窄。

出了危害血管,低密度膽固醇高有哪些危害?

1、膽固醇高就會會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長速度,從而就會引發腎衰竭脂類的腎臟疾病。

2、會減少人的壽命,尤其是男性的壽命同時和血管有關的中風幾率會隨著增加。

3、膽固醇高會阻塞心臟動脈和讓心臟動脈變的更窄,最後就會引發心臟病。

4、會使骨質疏鬆症的可能性變高,同時過多攝入膽固醇可導致牙周病、牙和牙隙之間的溝隙會擴大。由此可見,膽固醇高的患者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導致病情惡化。

對於膽固醇高的人而言,這幾樣食物不可多吃!

1、肥肉、動物的皮;

豬皮、雞皮、鴨皮是人們吃得較多的動物皮,很多人認為吃豬皮可以美容,但楊力提醒,豬皮中的膠原蛋白並不會被皮膚直接吸收,大量食用反而會給身體積累過多的脂肪。

2、高膽固醇食物

動物內臟,如豬腎、豬肝、豬肺、豬脾、豬腸(牛、羊、雞、魚等動物內臟亦同)含有較多膽固醇,大致含量是每100內臟含200~400毫克膽固醇。所以,動物內臟應儘量少吃。如果要吃動物內臟的話,以每月不超過2次為宜。

這幾樣食物要多吃,尤其是血液粘稠,血管老化的人

多補充硒元素,多喝紫陽毛尖

綠茶是非常適合血管硬化患者喝的茶飲之一。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對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可以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另外其中的維生素,有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兒茶酚胺對降血脂效果很顯著。

綠茶的選擇上可以選擇對富硒的紫陽毛尖,優勢是,平均含硒0.6530ppM,最高值為3.8536ppM,比我國非富硒地區茶葉平均含硒量(0.1158ppM)高5.5倍,是國內外少有的特種富硒茶具有很強的營養保健作用。研究發現硒依靠其強大的抗氧化功能,可調節體內膽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

在飲食上最好食用富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麥魔芋、木耳、海帶、裙帶菜、洋蔥、南瓜、地瓜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膽固醇的排洩。深色或綠色的蔬菜、水及豆類中,維生素C與E含量頗高,可降低血脂,調整血脂代謝。


代先生說健康


血脂檢測4項中其中兩項為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這兩項無論哪一項升高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特別是LDL-C,被稱為“壞膽固醇”,其影響更大,而降低LDL-C 水平,可顯著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的發病及死亡危險。

總膽固醇是指血液中各種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即包括LDL-C。影響總膽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1)年齡與性別:總膽固醇水平常隨年齡而上升,但70 歲後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於男性,女性更年期總膽固醇水平高於同齡男性。

(2)高脂飲食:長期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攝入可使總膽固醇升高。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動物腦、內臟、蛋黃、奶油等;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動物肥肉和動物油等。

(3)遺傳相關:與脂蛋白代謝相關酶或受體基因發生突變,是引起總膽固醇顯著升高的主要原因。很多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都有家族遺傳史。

上述影響總膽固醇水平的因素均可影響“壞膽固醇”水平,不再贅述。

一個人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不僅僅取決於高血膽固醇,還取決於同時存在的動脈粥樣硬化的其它危險因素,比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抽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等,都可以增加其風險。相反,減少這些不良因素,則有助於預防疾病的發生。



註冊營養師賴妙虹


膽固醇本身並不是有害的東西,甚至經過代謝還能轉化為膽酸、維生素呢!膽固醇存在於脂蛋白中,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形式存在。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當它超標了一般可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氧化後它會造成血管的損害,是血管硬化的“元兇”之一!

高膽固醇血癥指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當膽固醇堆積在動脈壁上形成斑塊就導致了動脈粥樣硬化,就像黃色的粥一樣,所以高膽固醇血癥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血管損傷、膽固醇堆積、血栓形成、動脈狹窄,這一系列的過程最終導致了動脈的閉塞,隨之出現腦梗、心梗等等疾病。

但高膽固醇血癥並不是血管硬化的唯一原因,還有高血壓、高血糖、吸菸、飲酒、肥胖等因素。我們從常理想象下,血管為何會硬化?血管本身應該是有彈性的,但經過高壓、高糖、菸酒的刺激形成了動脈壁的損傷,血壓高舒張、血壓低收縮,一張一弛,長期了動脈肯定彈性會下降,自然就會硬化了。

老齡化後人體的血管肯定不會像年輕時一樣有彈性,但我們怎麼能儘量延緩血管硬化的到來呢?具體就要從誘因出發,降低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防止和延緩血管壁的損傷和脂肪的堆積,戒菸限酒、減重,同時多參加運動,加速血液循環,避免因久坐、不運動產生的下肢動脈栓塞。從飲食上來講就是老生常談的一套了,低油少鹽、少吃肥肉、少攝入反式脂肪、少糖,多吃蔬菜水果,多吃高纖維的食物。

總結:管住嘴、邁開腿,讓我們一起掃除血管垃圾,保持血管年輕化!

我是堅持健康科普的小鋆醫生,碼字不易,如果能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點個贊吧,謝謝!


小鋆醫生


膽固醇是血脂主要組成成分之一,膽固醇升高預示為高膽固醇血癥,是高脂血症常見類型。在血脂檢查報告中,膽固醇監測指標主要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項,其中總膽固醇和LDL-C升高的危害較大,患者需要提高警惕。

膽固醇是血管硬化的“元兇”嗎?

血管硬化,即我們所說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血管狹窄、堵塞,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病理因素。動脈粥樣硬化是增齡的產物,一旦形成就無法逆轉,而動脈粥樣硬化 其實在青年時期就已經形成,老年時期達到高峰,中老年人群多伴有血管硬化、彈性下降等。動脈粥樣硬化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干預治療,可能會繼續發展,危及患者生命。

1、膽固醇與血管硬化:膽固醇包括兩種,即為“壞膽固醇”,LDL-C和“好膽固醇”,HDL-C,其中過高的LDL-C被認為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可以說,動脈粥樣飲食和斑塊形成的原材料就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事實上,LDL-C本身無害,也並不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關鍵的環節在於LDL發生氧化(OX-LDL),而這些OX-LDL留在血液中導致血脂升高,在通過血管壁時被截留而堆積於此,導致血管硬化、斑塊形成。

膽固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為:LDL透過內皮細胞深入內皮細胞間隙,發生氧化;Ox-LDL被攝取,形成巨噬源性泡沫細胞,出現脂紋;血管平滑肌細胞進入內膜,吞噬脂質形成肌源性泡沫細胞,出現纖維斑塊;Ox-LDL使上述細胞壞死崩解,形成斑塊。因此,防止膽固醇升高以及阻止LDL氧化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

2、預防膽固醇升高: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血脂管理很重要。而膽固醇升高除了與年齡、遺傳相關外,還與人們的生活習慣相關。管理血脂,需注意飲食應以低脂、低膽固醇、低糖、低鹽為原則,控制飲食總熱量的同時,少食動物性食物、油炸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切忌飲食過飽、暴飲暴食;注意加強鍛鍊,以有氧運動為主,堅持每天運動30min;保持健康體重;戒菸戒酒,規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態等。同時,高血壓、高血糖等與高血脂相互影響,彼此加重,相關疾病患者應注意積極治療,穩定血壓、血糖等。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您好,我是謝醫生健康科普,很高興為您解答。

血管硬化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中尤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主。血管硬化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它與許多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血脂代謝紊亂。

1.什麼是血管硬化?

血管硬化是指血管瀰漫性粥樣硬化、管腔狹窄及小血管閉塞致使腦部血供減少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許多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現象。正常情況下,血管分為三層,即內皮層、中層(肌層)、外層,是非常富有彈性的,這是為了使血液流動順暢,所以內壁很柔軟、光滑。血管硬化主要發生在動脈系統,主要的危害在於影響相應器官的血流供應,一旦發生血管硬化,相應的器官即因血供不足而出現功能減退的表現,如心絞痛、心肌梗塞、中風等。

2.血管硬化的成因

許多因素均能導致血管硬化。僅依血脂異常而言,主要與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有關。眾所周知,油脂是不溶於水的,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人的血液中不直接含有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者兩種物質在血液中有自己專門的交通工具——脂蛋白。脂蛋白分很多種,其中與血管硬化形成息息相關的有兩種: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肝功檢查報告中的LDL)過多會在體內被氧化,形成氧化的LDL(ox-LDL),ox-LDL是導致血管硬化的最主要因素。因為ox-LDL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引誘機體的一種細胞-巨噬細胞-來吞噬自己,而ox-LDL不能被正常的清道夫受體識別,沉積在血管壁的肌層。久而久之自,越來越來的ox-LDL沉積在血管壁,導致血管變得越來越狹窄,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肝功能檢查中的HDL)對於機體而言是一種保護因子,它可以對抗LDL引起的血管硬化。它主要是通過促進LDL轉移回肝細胞進行正常代謝,減少ox-LDL在血管壁肌層的沉積。因此,HDL越高越好。

結語

膽固醇是血管硬化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還有甘油三酯也參與其中。即高膽固醇、高甘油三酯、高LDL促進血管硬化,高HDL降低血管硬化。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助你。


謝醫生健康科普


誘發血管硬化的因素有很多。像吸菸,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都是血管硬化的危險因素。膽固醇的異常變化確實也是血管硬化的危險因素。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膽固醇是如何損傷血管引起血管硬化的?

概括一點說就是血管內皮損傷,人體對於損傷部位做出的炎症-纖維增生性反應。可以打個比方說,就好像把有彈性的橡皮筋換成了尼龍繩。

當血管兒出現內皮損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可以通過受傷的部位進入到血管內膜,形成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動脈內膜造成損傷。此時由於內膜的炎症反應,核細胞,淋巴細胞就會聚集。穿越內膜到達內膜下就會形成巨噬細胞吞噬這些致炎因子,也就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會形成我們病理學上所說的泡沫細胞,引起最早期的血管硬化表現。

隨後進入內膜的T細胞被激活,產生具有強烈致血管硬化的因子,像干擾素。使平滑肌細胞從中膜遷移到內膜增殖。在這些因子的作用下,最早期產生的脂質條紋就會演變成纖維斑塊,導致血管失去彈性。

如何防治血管硬化?

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體重指數不要超過24。

主要還是要合理的飲食。建議清淡飲食,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儘量食用植物油,避免過多動物脂肪以及高膽固醇的食物攝入,比如說像動物的內臟,豬油,奶油等

食用低膽固醇低動物性脂肪的食物,像魚肉,各種瘦肉,蛋白,豆製品等。

對於高血脂的患者,經過飲食調節和適當運動後,無法有效控制的。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降血脂的藥物,比如說像他汀類的。


醫者當仁心


提問裡的血管硬化,確切地講,應該是動脈硬化。按照目前的理論來說,人類從一出生,就開始經歷一個血管逐漸硬化,彈性減低的過程的。換句話說,從一出生,就開始逐漸變老,血管當然也不會永遠年輕,也要經歷同樣的過程。就如同人的皮膚,在嬰兒的時期,皮膚細膩,吹彈可破。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變的日益粗糙,皺紋之類的都長出來。其實是一個性質。

但是,為什麼動脈硬化是一個必然的老化過程,卻還要把膽固醇認為是導致血管硬化的元兇呢?這個就是因為動脈硬化斑塊的原因,因為在動脈硬化斑塊內的成分,主要是膽固醇。而膽固醇過高的話,確實是可以加速這種過程的。

而事實上,這種動脈斑塊的形成,是一個血管修復過程導致的。最直接的原因還是由於血管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在修復的過程中,血管內壁的平滑肌細胞,就會吞噬血液中的膽固醇,這個重複的過程,就會導致膽固醇沉積在皮下,最後形成了動脈硬化斑塊。這也是飲酒,抽菸,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這類疾病容易導致比較嚴重的動脈硬化的原因之一,因為很容易造成血管內壁的損傷。從而誘發上述過程。而膽固醇在血液中越多,越容易加速這個過程。

不過,再說一句的是,膽固醇是人體必須的成分,尤其是參與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武斷地說膽固醇就是罪魁禍首,顯然是不正確的。只能說是膽固醇過高,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之一。


醫家故事


提到膽固醇大家都很熟悉。很多年以來醫生告誡大家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硬化的主要的危險成分,所以很多人一說吃雞蛋,馬上會認為蛋黃中膽固醇太高,會造成動脈硬化。但膽固醇真的是血管動脈硬化的元兇嗎?


首先我們認識下膽固醇的來源。膽固醇有二個來源,一個來之食物的攝入,比如雞蛋、動物內臟、腦等,這些都是富含膽固醇的食品,這些叫外源性膽固醇。他們需要在體內被人體消化吸收後才能成為人們內真正的膽固醇,如果人們沒有吸收,即使含量再高,也不代表進入人體的成分就高。而膽固醇是一種脂溶性化合物,需要在小腸中膽汁酸鹽的乳化下才能被人體消化,但是人體對這些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是有一個額度的,而且食物中還有很多和膽固醇結構類似的其他固醇,比如來之穀類的谷固醇,來之蔬菜中的植物固醇,這些同樣需要在小腸消化。因此大家可以想象,不可能雞蛋裡有多少膽固醇人就能吸收多少,而且當體內攝入了其他固醇的話,會按照食物先後的順序吸收。也就是如果我們先攝入一些蔬菜類,那麼蔬菜中的固醇會影響動物固醇的吸收。因此外源性膽固醇在人體中的佔的比重是很少的,大概在20-30%。那剩餘的膽固醇來之於什麼?剩餘的將近80%的膽固醇來之於人體自身合成。合成的場所有很多,但主要的場所是肝臟。而合成的原料並不是我們吃進去的大魚大肉等油脂食物,而是來之於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來之於我們的主食米、面等。因此很多素食的人也會膽固醇升高就是因為單純素食,會造成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超過人體能量的消耗,多餘的中間物質就會被轉化為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因此來之於主食轉變的膽固醇才是人體中膽固醇的真正來源。

人體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包括二種,一種是遊離膽固醇,一種是遊離膽固醇經過酯化後的膽固醇酯,他們的結構式都非常龐大,都不溶於水。他們既然不溶於水,是如何在血液這種水溶性的環境中運行的呢?當我們不會游泳,而我們想在長江中游玩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肯定是坐船行走。因此在人體中也會有這樣的船,運載他們的船我們叫載脂蛋白。也就是以蛋白質為載體的船,當然除了蛋白質能在血液中自由行走,還有磷脂等含有親水基團的物質幫助他們在河裡划動。所以血脂就是靠蛋白質、磷脂等形成的這種脂蛋白在血液中運輸的。

那麼膽固醇是靠什麼船在血液中運行?又是如何被人體利用和代謝呢?負責運輸膽固醇的有二種脂蛋白,分別叫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高低的劃分是按重量來分類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每天家家戶戶會把垃圾倒在馬路上,晚上就會有環衛隊的的車把這些垃圾運到垃圾回收站 。膽固醇的情況也是如此。如果過多的膽固醇用不了就相當於我們從家裡倒出來的垃圾太多。而我們剛才提到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是內源性膽固醇,由米、面等糖合成,而且主要在肝臟合成,那麼這些肝臟合成的物質就需要一艘船將它運出肝臟。這時候人體就會用低密度脂蛋白這艘船將肝內的膽固醇運到血液中。當我們把膽固醇運到血液及人體各處,人體會自我識別和利用膽固醇。但如果我們合成的膽固醇超標的話,利用不完,他們就可能在血管的馬路上堆積,如果年長日久,堆積過量肯定會造成血管壁出問題,比如出現血管壁的氧化、炎症等。說白了就像那路上的垃圾長年堆積,馬路就不再是原來的馬路。那麼我們每條街道傾倒的垃圾是不是每天都有人在清理,所以馬路才是乾淨整潔的。那誰在整理?是環衛工人,他們每天晚上會開車將這些垃圾拉走,拉到垃圾回收站去處理掉。人體也同樣這樣做,那人體的環衛車是誰?就是高密度脂蛋白。他的任務也是每天晚上將我們外周組織的膽固醇沿途一路裝到車上,最後拉到肝臟以膽汁酸的形式將膽固醇處理掉。因此從膽固醇的來源於去路上可以看出。低密度脂蛋白越高說明從肝臟運輸到血液中的膽固醇越高,如果太多堆積會造成血管病變,因此它就被大夫們形容為“壞膽固醇”。其實這樣的說話是不完全正確的,如果這些膽固醇正好能被人體合理使用掉,你怎麼能說低密度脂蛋白是壞的呢?而高密度脂蛋白是幫助我們清理膽固醇的,也就是我們生下來就自帶的環衛車,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這輛車的效率會逐漸下降。因此一般人化驗指標高密度脂蛋白都是高的,說明你的清理能力是夠用的。除非你的這項指標偏低,那就說明你處理垃圾的車輛出現故障,就需要去檢查修理。故而大夫們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稱為好膽固醇。

膽固醇主要是作用是幫助構成人體的生物膜,像我們的大腦神經最發達,膜性成分最多 ,所以膽固醇的分佈最廣,因此動物食物中膽固醇最高的地方不是肝臟而是大腦。其次膽固醇可以在體內轉化為類固醇激素。我們很多激素都是有膽固醇轉化來的。比如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還有一些調節水鹽的醛固酮等。因此老年人隨著代謝能力的下降膽固醇不能很好的轉化為一些激素,你如何讓他雄姿勃勃??如果讓他寶刀不老?另外膽固醇的類似結構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照射下還能合成維生素D3。如果人體維生素D3不足才是很多疾病的起因。你覺得膽固醇低了好嗎?因此合理數值的膽固醇怎麼能成為血管硬化的元兇?

當然如果你的膽固醇過量堆積到血液肯定會造成血管壁的病變,但是不是人體血脂中的膽固醇高了就一定會動脈硬化?生活中還發現很多人膽固醇並不高,為什麼也出現動脈硬化呢?可見,動脈硬化並不只取決於血脂這個單一指標。那究竟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想象一下我們的下水管道是如何被堵塞?有哪些原因?油膩多肯定是造成容易堵塞的一個因素?那就只有這一種情況嗎?你想到過沒有?管道的粗細是不是第一要素?如果管道細當然容易堵,這就我們要考慮你是不是先天血管有些問題?其次同樣的管道你家的為什麼容易堵?是不是你家管道的質量有問題,是不是你家的管道不光滑所以才特別容易掛上油膩?別人家的不容易堵?是不是你家的管道光滑度不好?因此要解決血管壁的問題,要先研究血管的材質,其次再考慮血脂。那麼造成血管不光滑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已經證實的一個原因就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所以目前我們常說同型半胱氨酸才是造成動脈硬化的獨立危險因子。(同型半胱氨酸高很多科普有介紹,這裡就不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