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倚天屠龍記》之趙敏:愛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裡的第三部,寫於1961年的長篇武俠小說,影視劇前前後後總共拍了九部,不知哪部才是你心目當中的經典。

從2009年播出之後,間隔十年後的2019,《倚天屠龍記》又再次迴歸了。

十年啊,我們可以是從少年跨到青春年華,從青春跨到了中年,從當年的懵懂跨到了沉穩。

但是,2019年的這一版卻是我心目當中認為最接近原著的人物與性格的經典版本,或許是年少不懂情與愛,再看已是劇中人。

除了這一版裡面讓無數女人痴迷的由林雨申飾演的光明左使楊逍以外,還有陳鈺琪扮演的蒙古公主敏敏特穆爾——趙敏,也是我所喜愛的。

無論是身、形、貌、言、動、情都極其符合原著裡金庸先生對於趙敏的描述。

《倚天屠龍記》裡那風姿颯爽又痴情綿綿的趙敏,便成了我心中的“女神”。

《倚天屠龍記》之趙敏:愛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一見情郎“誤”終生

另一人卻是個年輕公子,身穿寶藍綢衫,輕搖摺扇,掩不住一副雍容華貴之氣。只見他相貌俊美異常,雙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摺扇白玉為柄,握著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無分別。

這便是張無忌初見趙敏的印象。

綠柳山莊一遇,或許便已註定了張無忌與趙敏的這一段曠世奇戀。趙敏的男扮女裝雖早已被張無忌識破,但卻是增加了一絲神秘感和女兒身的豪爽。

他倆是否一見鍾情,我認為是的。趙敏來到中原以後早已瞭解了張無忌的江湖聲名,這一見便淪陷,而張無忌卻又被眼前這一位不同於往常柔弱女子的形象所吸引。

相對於金庸先生筆下的男主都會顯得“愚笨”、“木訥”來說的話,張無忌同樣屬於此類,搖擺不定、性格軟但不弱,對於趙敏的感情除了從最初身份上的身不由己之外,到後來的力排眾議,兩情相悅,倆倆相守於江湖,隱世於茫茫草原。

對於這段跨過重重阻攔,歷經千難萬險相守的愛情,我佩服趙敏對於張無忌的痴心,也佩服她為了爭取自己幸福的同時的果敢、勇氣,以及愛而不可得時的瀟灑離去,只管追求,莫問結果

趙敏對於無忌敢愛卻不敢恨,可以為了無忌與民族大義背棄家族之義,她為了愛情默默承受了太多的誤解、詆譭,忍辱負重、也為了成全無忌的一片忠心與明教之於蒼生的大義。

趙敏對於大勢的運籌帷幄與深謀遠慮不得不令無數男兒們佩服得無體投地。

劇中有兩段場景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1、趙敏在得知張無忌與周芷若成婚之日,為了不違背自己的心之所願,她硬是獨身前往去“搶親”,只是為了給自己的真心一個交待。

範遙眉頭一皺,說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

趙敏道:“我偏要勉強。”

2、趙敏在眾叛親離,失去了心愛的父親,將父親遺體送回蒙古,和無忌分開回草原時的那一段離別贈言:

她送給無忌繡的一張手娟,上面有“清明”二字。趙敏說:“我本想送你‘平安’二字,但是對於你的武功和身邊那麼多人保護你來說,平安對你太簡單了,於是我繡了‘清明’二字,因為你位高權重以後,耳邊的聲音太多了,我希望你能做到‘內心清明’。”

趙敏是那個最懂無忌的人,也是最為他的前程與道義著想的人,正是她瞭解無忌,所以她對無忌的這份“私心”看上去又格外的高尚。

她明白自己的幸福需要自己衝破千難萬險去尋得,卻又知進退,懂分寸,原來相守一生的愛並非勉強得來,如果無忌心裡有她,她會在蒙古草原一直等著他的到來。

因為趙敏真正做到了“愛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同時又做到了“內心的真正清明”。

所以,趙敏的愛有進有退,不進一分不退半分,剛剛好。

在中原與無忌的這一見,此生便已註定“誤”下去了。

《倚天屠龍記》之趙敏:愛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愛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趙敏低聲道:“你心中捨不得我,我甚麼都夠了。管他甚麼元人漢人,我才不在乎呢。你是漢人,我也是漢人。你是蒙古人,我也是蒙古人。你心中想的盡是甚麼軍國大事、華夷之分,甚麼興亡盛衰、權勢威名,無忌哥哥,我心中想的,可就只一個你。你是好人也罷,壞蛋也罷,對我都完全一樣。”

原句本是“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意思是縱使要面對千萬人的阻攔,我也要勇往直前,勢不可擋。

後來,有人在這一句的後面補上了幾句,倒也符合心之所向,素履所往的意境:

“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情之所鍾,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在,與君痛飲三百杯。”

趙敏對於無忌的愛便是如此,她可以承受江湖之人對於他的羞辱詆譭,稱她為“女魔頭”,也可以忍受她對於芷若、小昭、殷離的搖擺不定,她怪他不能為愛拋棄紅塵,也怪他不能完全信任她,甚至無數次的懷疑她。

可是,趙敏卻怎麼也無法去恨他,因為她“愛之所在”、“心之所向”,她無法違背自己的真心,她甚至可以遠離一切回到草原等他,不知何年何月可以再見到她心愛的無忌哥哥,她可以抱著這份希望一直守下去,唯獨不能像她做其它事的行事風格一樣殺伐絕斷,對愛抽離,不能不愛無忌。

看到後面,她為了無忌,承受著江湖之人的無數罵名,只要無忌的一顆真心,她便勇往直前。

趙敏的這份愛真正做到了“雖千萬人無往矣”,哪怕與天下為敵。

《倚天屠龍記》之趙敏:愛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內心清明”

自來美人不是溫雅秀美,便是嬌豔姿媚,這位趙小姐卻是十分美麗之中更帶著三分英氣,三分豪態,同時雍容華貴,自有一副端嚴之致,令人肅然起敬,不敢逼使。

這是張無忌對趙敏的評價,除了美人的嬌媚之態以外還帶幾分男兒的霸氣。

金庸寫趙敏,說她似玫瑰般美麗卻不可愛,是啊,有著如此英姿又決斷的女人又哪裡能稱其為單純的可愛呢。可愛的女子是沒有心機,單純且簡單的,而趙敏卻是不符合可愛的標準,她懂得審時度勢,大方周全,她有遠見還大無畏,更重要的是,擁有如此顯貴的皇家身份的趙敏還可以保持一份“內心清明”,甚是難得。

她懂民族大義,懂中原文化,懂結交義士,懂將能人收入麾下為我所用,懂行軍帶兵,懂知禮而後行禮,懂在亂世之下保持清明。

從先前的殺人女魔頭到後面的痴心絕對,前者是為了忠於自己祖國的豪情萬丈,後者是為了愛之所在的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都是真實的她,行止由心的她,敢做敢當,忠於自我的她,金庸先生筆下一位完美又倔強的女子——趙敏。

雖生逢亂世,卻內心清明,她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沒有迷亂,也沒有被誘惑,對於無忌的愛她執著又堅定,始終保持著一顆清明的心,對無忌,對她自己,對他們的這一份江湖愛戀。

最終,他們放下了一切,看清了自己的真心,無忌終是去了草原,在茫茫綠意之中找到了與以往全然不一樣的趙敏,一位普通的蒙古鄰家女孩,只有懂得放下,方能有所得。

在蒙古草原,他們終於成就了此生最大的幸福,相守於草原上的牛羊成群,相守於粗茶淡飯,遠離江湖恩怨與紛爭,逍遙於外世,在一方紅塵裡過著平淡且有味道的生活。

生命裡的東西太多,想要的也太多,人的貪婪總是遠遠不夠,也不知滿足的,如何才能在慾望眾多里保持清靜無為之心,皆需人對於世事的淡泊明志,對於內心的靜心清明,對於更高精神修為的一種無限追求。

《倚天屠龍記》之趙敏:愛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覺得郭珊為七堇年的《塵曲》作的序中的這幾句非常符合趙敏,讓我用它來表達她和無忌的這一份深情吧: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三月桃花,四月歡唱,兩人一馬,明日故鄉。


流浪陌路,暖然緋涼,寫意人生,相識一場。
不關此世,不負己心,我自傾杯,且君隨意。


-END-

我是“聚光燈娃娃”,感激你欣賞我的文章,喜歡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