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勳官制度:從大唐軍神李靖官封“上柱國”,看唐代的戰功勳賞

唐朝建國之初,各地軍閥混戰,蕭銑便是各路軍閥之一。武德四年的時候,李靖鑑於敵我形勢,向李淵獻上了攻滅蕭銑的十條策略。在李靖上書後的第二個月,李淵就任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並且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兼任行軍長史。並且下令“三軍之任,一以委靖”。在李靖的幫助下,唐軍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便消滅了南方最大的軍閥南梁蕭銑,因李靖戰功卓著,李淵封李靖為上柱國、永康縣公。

唐代封上柱國的名臣除了李靖之外還有很多,比如說是尉遲敬德、李勣等等。

勳官制度:從大唐軍神李靖官封“上柱國”,看唐代的戰功勳賞

這裡的“上柱國”便是勳官的最高等級。漢代時期,以俸祿來表示官階,比如說是丞相秩俸萬石,太常卿秩俸二千石,丞相、太常卿是職位,萬石、兩千石是俸祿,也是官階;到了曹魏時期,實行了九品中正制,將官階分為九品,自此之後的官階多是以此為基礎而改進的。到了唐代,官制經過了南北朝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包括職事官、散階、勳官、爵位等等在內的複雜官制,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幾項官職。

勳官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到了唐代,勳官制度已經很成熟了,自上而下共分為十二級,以“轉”為最基本的勳級單位。在《木蘭詩》中有“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就是說木蘭獲得了最大的功勞,可以和李靖一樣封為“上柱國”。

那麼唐大的勳官制度具體是什麼樣子呢?

勳官制度:從大唐軍神李靖官封“上柱國”,看唐代的戰功勳賞

花木蘭劇照

唐代的勳官制度

勳官制度

在唐朝初期,李唐集團為了贏得勝利,為了爭取到人心和保證軍隊的向心力,從而使用了很多不同的勳官制度來授予立功的戰士。天下趨於穩定之後,李淵開始對勳官官制進行全面的整頓,並且制定出含有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騎騎尉、飛騎尉、雲騎尉十二等的勳官,最高的上柱國擁有正二品的品階,最低的雲騎尉也有從七品的官階。

到了唐太宗時期,又將李淵時期的十轉上大將軍、九轉大將軍,分別改為上護軍和護軍。自此之後,這樣的勳官制度便成為唐代的定製。

勳官制度:從大唐軍神李靖官封“上柱國”,看唐代的戰功勳賞

授勳標準

在《唐六典》中,對授勳的標準有著詳細的記載:若牢城苦戰第一等,酬勳三轉,第二、第三等差減一轉。凡破城、陣,以少擊多為“上陣”,數略相當為“中陣”,以多擊少為“下陣”......常據賊數以十分率之,殺獲四分已上為"上獲",二分已上為"中獲",一分已上為"下獲"。

在唐代,士兵想要獲得功勞與身份等級和功勞大小是分不開的。

從身份等級來說,唐朝將士兵的等級分為上資、中資、下資、無資四種,身份的不同導致了同樣的功勞會有不同的獎賞。從功勞方面來說,有守城之功和破城之功,在破城破陣之戰中,需要根據敵我雙方的兵力進行綜合考慮。

勳官授予

唐代在勳官授予方面有著很嚴格的流程。首先就是要由軍中的長官判定士兵的殺敵俘獲之數、戰利品的收繳等等,最後註明軍中立功的等級,製作成勳簿。然後將勳簿上交到尚書省,由尚書省吏部四司之一的司勳司來進行核查驗證,最後再由尚書省掌管吏、戶、禮三部的左丞來進行最後的驗證。

勳官制度:從大唐軍神李靖官封“上柱國”,看唐代的戰功勳賞

唐代官員

勳官所享受的權益

政治方面

勳官本身是沒有任何職務的,僅僅是一個虛名。雖然勳官沒有職位,但確是獲得散官、職事官的一種途徑。勳官和科舉一樣,都是平民入仕的一種方式。

在唐朝前期,戰爭比較頻繁,所以勳官的地位也比較高,相比較於其他方式,平民通過戰功獲得勳官,由此入仕算是改變自己階級地位的一種有效方式。

但是到了後期,由於統治者放鬆了對勳官的管理,對眾多平民和普通戰士進行大規模的授勳,導致了勳官的人數增多,勳官的政治地位不再和公卿相提並論,在唐代後期甚至連胥吏的地位都有所不如。再加上天下承平,科舉制度日漸完善,戰功入仕逐漸被科舉入仕的大潮所替代。基於此,勳官入仕的難度更是逐漸遞增。

勳官要想不如朝堂,從政入仕,就需要番上和納資之後才能獲得一個散官的官位。《唐六典》中規定了,五品以上的勳官需要番四年,七品以上的勳官番五年,最多需要番八年,年滿之後再由吏部或者兵部去考核,合格之後才能給予一個散官。而不願意番上的勳官也可以通過納資來獲得一個散官的出身。

獲得散官還是不能夠夠直接參與朝政,這就像是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番上和納資就是高考,高考之後你便能夠有了上大學的資格,但是你能不能畢業獲得學位(真正入仕)那就需要你繼續上番或者納資。雖然勳官入仕獲得一定的政治地位需要付出很多,但確實是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種進入上層社會的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通典》中記載:諸里正,縣司選勳官六品以下、白丁清平強幹者充。說明了,一些低級的勳官也是大唐維護地方統治的重要力量。

勳官制度:從大唐軍神李靖官封“上柱國”,看唐代的戰功勳賞

長安十二時辰官員劇照

經濟方面

大唐的勳官除了有一定的政治地位,還在經濟上受到大唐王朝的很多優待。

在經濟方面的優待主要表現在對課稅、徭役的免除,以及根據勳級授予一定的田產。根據《唐六典》的記載,上柱國可以獲得三十頃的耕地,柱國二十五頃,上護軍二十頃,護軍十五頃,上輕車都尉十頃,輕車都尉七頃,上騎都尉六頃,騎都尉四頃,驍騎尉、飛騎尉各八十畝,雲騎尉、武騎尉各六十畝。雖然說大唐朝廷給予勳官的土地不會像記載的如此多,而且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也不會給全,但是相比較於普通的百姓來說,勳官所擁有的土地也算是一個小地主了。

雖然朝廷免除了勳官的課稅和雜徭、正役,但是他們仍然需要服色役。唐代的色役是一種有名目的職役和徭役。色役在唐朝前期其實並不是百姓們的負擔,而是勳官們擔任散官的一個途徑,就如上文所述的“番上”。

勳官制度:從大唐軍神李靖官封“上柱國”,看唐代的戰功勳賞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勳官制度的影響

促進社會流動

李唐集團在隋末的統一戰爭中,用廣泛授勳的方式來吸引底層的民眾參與到了反隋的戰爭中,爭取到了廣泛的人民群眾,為今後的大唐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同時,對於那些能征善戰的士卒更是不吝賞賜,授予勳官、良田、豪宅。李唐王朝通過政治和經濟來對戰功卓著的士卒進行獎勵,普通民眾在戰爭中獲得了財富和政治地位,使得李唐王朝獲得了底層民眾的支持,更讓許多人由農民或者是其他的底層人員通過戰功封侯拜相,一躍成為大唐的高層。

在貞觀時期,民富國豐,但還是強敵環伺,雖然李世民有“天可汗”之稱,但也需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作為支撐。所以貞觀時期,統治階層依然對軍官進行大肆勳賞。參軍獲勳和科舉高中一樣都是普通民眾進入特權階級的最有效途徑。

勳官制度:從大唐軍神李靖官封“上柱國”,看唐代的戰功勳賞

唐代官員劇照

對選官制度的補充

唐朝的選官方式有很多種,主要是門蔭、科舉、流外入流、闢署、軍功、納資等。其中科舉、門蔭、舉薦、闢署是唐代選官的主流,門蔭入仕佔據了大部分高位,科舉逐漸推廣開之後,門蔭則是多出一些中低級的官員。中晚唐時期,通過薦舉與闢署而進入大唐朝廷的人不再少數,這種機制也加劇了唐代的朋黨之爭。

勳官制度之下的軍功入仕雖然在唐朝不同時期的影響有大有小,但是在有唐一代,始終保持著他的平民性,讓許多平民階層的人能夠看到改變自己生活的希望。同時也是向大唐王朝輸送了無數優秀的人才,打通了由下至上的階級通道。同時,這種選官制度,能夠在政局不穩的時候,改變用人策略,使得社會底層的人才脫穎而出,讓唐代的官僚階級始終保持著活力,彌補了蔭、薦舉等等選官方式帶來的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