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練氣功的最佳時間

時間是生命運動的存在形式之一,時間與我們的生命活動息息相關。古代有九宮圖、靈龜八法、子午流注等理論,近代有生物鐘學說和現代時間治療學。氣功鍛鍊也不例外,因此,凡是氣功家練功,無不講究練功的時間性。

古時沒有鐘錶,是用時辰來表示時間的。正如古典小說《西遊記·第一回》中所描述的: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日下)而日落酉。戍黃昏而人定亥。這十二時辰,自子以後六時為陽,是陽氣上升的時間,故合稱“六陽時”;自午以後六時為陰,是陽消陰長的時間,故又合稱為“六陰時”。

何時為練功的最佳時間?由於門派不同,各有所說,有定於子時、午時酉時、卯時的,莫衷一是。但從實用性來看,無非是在這些時間內練功比較容易產生氣感而已。因為無論何種功法,都有一個共同的要領是練功需要得氣,而不得要覺而動,而不得要領的氣功愛好者,通常會有“活動比不活動好”的錯誤認識。久練氣功而沒有“非覺而動、實動而覺”的氣感或者功力進展緩慢,在排除了“三調”(調身、調息、調心)和房事這四大因素之外,再就是練功時間與方位了。

葛洪在《抱朴子》中說: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以至日中六時為生氣,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氣,死氣之時行氣無益。孫思邈《攝養枕中方》中也說:凡調氣之法,夜半後日中前,生氣得調;日中後夜半前,氣死不得調。此說,仍對當今的氣功界練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按照傳統陰陽學說認為,子時到寅時屬於陽中之陽,卯時至巳時則屬於陽中之陰,午時至申時屬於陰中之陽,酉時至亥時則屬於陰中之陰。故子午時為陰陽之始生,又是陰中生陽、陽極生陰之際(陽生於子而極於午,陰生於午而極於子)。因此,在子時、午時練功,氣感強、得氣快。此外,據近代“人體生物鐘節律”和醫學實驗也表明,人體內各器官、組織、細胞、體液等的生理功能在六陽時(子午時尤為明顯)內均較六陰時裡要活潑、興奮。

當然,針對某些方面的需要,在六陰時練功也是必要。無論在哪一時間練功,都要求每次行動的時間一致,這有利於建立條件反射而快速進入氣功態。一般的行功規律是:早練寅卯時(3:00~7:00),晚練亥子時(21:00~1:00)。如果是帶病練功,則應熟知自身的臟腑經絡以及氣血流注的逐日按時開穴的規律,並結合陰陽、五行學說,來選擇合適的練習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