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连日来,位于嵩县的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越冬候鸟。陆浑湿地,已成为鸟类生活的天堂,吸引了中华秋沙鸭、白鹭、鸬鹚、斑嘴鸭、骨顶鸡、灰鹤、小天鹅、大鵟等大量候鸟越冬。或在空中翱翔,或在湖面嬉戏,或在水中觅食,形成一幅生机盎然山水画!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中华秋沙鸭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改善,每年冬季还有大批红嘴鸥到陆浑湖越冬。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陆浑湖的海鸥


据湿地公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来这里栖息的候鸟也越来越多,公园区域内观测到最多的鸟类总数达到了近万只。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据悉,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中线,素有“河南的肺叶”、“洛阳的后花园”之称。陆浑湖水域开阔,水质良好,多样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众多的鸟类觅食地,为迁徙候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和觅食场所。经过几年来的人工修复,湿地公园里,潭、池、湾、汊,交错分布,苇、荻、蒲、蓼,成片覆盖,鱼、虾、蟹、蚌,不计其数,成为众多鸟类栖息、越冬的黄金地带。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渔舟唱晚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白鹭翩飞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陆浑湖水鸟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陆浑水库兴建于1959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东北部,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属黄河水系,距洛阳市6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陆浑水库是集防洪、灌溉、发电和供水于一身的大型水库,总库容13.2亿立方米,正常高水位高程319.5米,水面2875公顷,湖水清澈,视野开阔,保持着自然风貌。

陆浑水库坝南水库东西两侧及伊河入库口附近因汛期或库区水位较高时被水浸润,自然形成了洪泛滩涂湿地。水库周围群山环抱,地势起伏较大,沟壑纵横。水库西侧与洛栾快速通道紧邻,水库东侧与嵩汝路相接。洛栾快速通道以东、嵩汝路以西至水库水位线内的沟沟岭岭进行了环库绿化、美化,树木葱茏,与碧波荡漾的水面相映成辉,伊河入库口紧邻嵩县城区。陆浑湖因人伊河的自然水流与陆浑水库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滩涂地貌。水库周围没有污染源,与滨湖县城形成了优美的人文自然风光,


湿地公园内的土壤主要为潮土和褐土。陆浑水库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约300万吨,平均含沙量3.2公斤每立方米,受伊河上游成土母质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养分状况良好。

嵩县境内有伊河、汝河、白河三大河流,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陆浑水库位于黄河的二级支流伊河上,也是嵩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熊耳山南麓栾川县陶湾乡三合村的闷顿岭,流经旧县、大章、德亭、何村、纸房、城关、库区、饭坡、田湖9个乡镇、69个行政村,在田湖镇千秋村流入伊川县,经偃师至巩义注入黄河,在嵩县境内有一级支流50条。

陆浑水库,环库已经绿化,水位可人工控制,水源稳定性好。嵩县工业不发达,其水系末受工业污染,环库周围没有污染源,水质良好,基本完整的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陆浑湿地的白鹭


陆浑湖作为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由湖水、滩涂、森林有机地形成一个适于鸟类繁衍、栖息和水生动植物生存发展的生态支持系统。

湿地公园在动物地理区划中属古北界华北区,典型的生态类型,适宜数量众多的候鸟在该区停留、栖息、繁衍,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区域之一。据统计,区内已知脊椎动物有249种,其中鸟类174种,兽类10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9种,鱼类4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1种,属于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0种。


陆浑的迎春花长满山坡,每到立春时节,不论天气冷暖,便按时绽开笑脸,向人们报晓春天,被誉为“陆浑春晓”,堪称一大奇观。水库东岸挺拔的七峰山与西岸飘逸的叠翠山遥遥相望,情意绵绵,仿佛是一对沉于爱河的恋人,被人们戏为“七峰叠翠”。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嵩县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