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明知道不合規,滴滴還給網約車司機派單的幾點原因解析?


明知道不合規,滴滴還給網約車司機派單的幾點原因解析?

很多車友心存疑惑,為什麼某滴平臺願意違反相關政策,給不合規的網約車司機派單,今天我們就來侃一侃這個問題!

一、滴滴的收入是建立在數量龐大的司機基礎之上的

滴滴抽成20%-30%不等,各個地區略有差別,而且每單收取0.5元的保險費,外加1.77%管理費。

想想每天全國滴滴至少有3000萬單成交,即便平均每單5元的抽成,就有1.5個億的收,月營業額就45億元,一年500多億,這還是最低的估值。

據2019年12月27日交通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數據,國內目前僅發放150多家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證、86萬張網約車車輛運輸證和185萬張網約車駕駛員證。全國近3500萬網約車司機,僅有不到200萬人合規,比例不足10%,如果雙證合規的話,比例不到5%。

如果砍掉90%的無運營證司機,滴滴的收入會大幅度下跌。起碼每單0.5元的固定抽成會減少80%以上。

這麼大的營業窟窿,靠那10%的有證司機,讓他們跑死也補不了。

明知道不合規,滴滴還給網約車司機派單的幾點原因解析?

第二、司機減少,乘客的發單量也會減少

這個很好理解,目前的司機與乘客比例,是能照顧到絕大多數乘客方便快捷出行的。當司機減少,乘客打車難,久而久之就會逐步遺忘滴滴或轉入其他平臺。

滴滴的市場佔有率沒有了,只會便宜競爭對手。把對手養肥了,滴滴的未來危機四伏。這是滴滴公司不願意看到的。也是投資人不願意看到的。

第三、融資數據需求

一路走來,某滴已經過了N輪的融資,如果沒有用戶數據支撐,司機數量大幅下降,這對某滴是致命的,既會融不到資金,想上市更是難上加難!

唯一傷不起的普通司機,滴滴也無所謂。出了事故它不管,被抓住了它也不報銷。不跑就不跑唄,退出就退出唄。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會開車的司機滿大街都是。


明知道不合規,滴滴還給網約車司機派單的幾點原因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