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說買房要儘量多貸款?

lanssrode


買房要儘量多貸款,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當然貸款是在自己承受範圍之內!向銀行貸款買房其實就是一種超前消費,就是以當前貸款利率借錢給你,也許10年之後,或者20年之後,隨著通過膨脹率速度越來越快,而你的貸款利率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這就是買房要儘量多貸款的最大好處。

分享一件貸款購房的事,在90年代初之時在有一個人在一線城市花幾萬塊錢貸款買了一套房,隨著每個月的還款金額是幾十元,還款時間是30年。隨著已經過去20多年了,依舊每個月還是還幾十元。現在回想一下每個月花幾十元可以買一套幾百房的房子,是不是非常值呢?這就是貸款購房的最大優點。


為什麼說買房要儘量多貸款呢?

根據歷史貸款購房事件,以及通貨膨脹率的上漲,我個人認為說買房儘量多貸款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因為貸款利率比通貨膨脹率要低,比如說原先的100元可以養過4個人,而現在100元只能養過1個人,已經餓死了三個人。其實個道理就是原先如果借到了銀行1000元,購房了1000元的房子,隨著通過膨脹率物價飛快的上漲上漲,1000元的變成價值1萬元了,但是你依舊還是按照原先的還款金額給銀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買房要儘量貸款的原因。

原因二:因為貸款買房可以把短期壓力緩解,可以順利解決短期資金困難。畢竟購房是一筆巨大金額,誰都不會賺夠錢再來買房,假如一次性拿幾百萬出來壓力特別大。假如又把這幾百萬分為30年來湊,是不是就可以減輕壓力了,這也是貸款買房的好處!


原因三:因為貸款買房可以把剩餘資金用來投資,這樣房也買了,事業也做起來了,一舉兩得。比如說100萬的全款買房,假如貸款買房的話只需要花30萬就可以了,另外還有70萬元可以用來投資事業。假如這筆70萬資金用來投資事業成功了,可以把70萬變成700萬,這也是貸款買房的好處,房子和事業都做起來了,讓資金更好的利用到了價值之上。

總之買房是人生當中的大事,不管全款買房還是貸款買房都是各有利弊之處。如果有足夠能力全款購房自然是好處,無債一身輕!而貸款買房就是綁定30年時間,每個月為房貸而發愁,讓整個人生活很壓抑,一身債務的生活質量沒那麼好。

但話又說回來,是全款還是貸款買房還是根據自身條件來決定,自己有什麼條件就做什麼決定,只要合適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老金財經


是的,我的觀點也是,買房儘量多貸款!

為什麼呢?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只有真正的富人才會買房全款,才有資格買房全款,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一定要善於利用買房的貸款。原因很簡單!

第一,買房的貸款是我們能夠接觸到最優質、最划算、時間最長的貸款。

第二、買房的貸款是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來花,不僅可以讓你提前買房,還可以讓你在有限的資金下買到更好,更大,更優質的房產。

第三、你很難在當今社會里找到一筆可以借你20~30年,但是利息僅僅只要5.88%左右的資金來應急。

第四、買房貸款,意味著你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用來投資,甚至可以用來防範風險;

第五,透支未來的貸款資金來買房,可以極大程度抗通脹。

我給你舉兩個例子,告訴你,為什麼普通人應該儘量多的貸款買房:

第一個例子:

我有一個朋友在十年前貸款買了兩套房子,總價600萬,貸款200萬!而兩一個朋友花了總價400萬全款買了一套房子。

10年後,兩套房產的朋友擁有了將近1500萬的房產市值,而買了一套房子的人僅有1000萬左右的市值。但是對於貸款的利息來說,完全已經沒有10年前的還款壓力了。甚至賣掉其中的一套,就能夠還清貸款,還有巨大的收益。

第二個例子:

有個人以天價1500/㎡在上海買了一套房;

當時他一個月工資80元,

每個月要還60元的“鉅款”,

貸款30年,到2019年還清,

2018年了他仍還著每月60元的“鉅款”!

所以,除非你是真正的富人,土豪,那麼買房可以全款!如果不是,請最大化利用你身邊的這種資源和優勢,這是普通人能夠接力的最好方法,不要浪費。



琅琊榜首張大仙


買房貸款多少,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關鍵是看個人對資金的安排,

如果個人對資金沒有任何投資安排,只是用於一般的理財或者是存銀行,那麼就應該儘量的少貸款,畢竟貸款利率要比存銀行和理財利率要高很多,尤其是存款利率是很低的,一方面把錢存銀行,另一方面大量貸款,其中的利差是驚人的,存銀行目前大約是2-4%為主,但貸款起步價是5.4%以上,幾個百分點的淨息差,一年下來就會差很多錢,以貸款100 萬元為例,一年的利差簡單測算就是1-3萬元是沒有問題的,等於是購房者一年損失1-3萬元,

理財收益相對較高,會有4%多一點,但也不可能趕上貸款利率,一年下來也會有利差損失,

一邊有錢存銀行,一邊大量貸款,銀行是最喜歡了,

如果購房者有較多的投資門路,可以獲得良好收益,收益率超過貸款利率,那麼就應該儘可能多的貸款,把資金用於投資,這樣的 話可以獲得最大化收益。

另外錢是越來越貶值的,比方說十年前能夠借到100萬元,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但現在這個數字感覺起來不是那麼的多了,貨幣貶值收入增加,還錢壓力大大減輕,等於自己的債務被通脹稀釋了。

貸款多少,要看還貸能力,還要看資金安排,不能簡單的下結論。


杜坤維


我是同意儘量多貸款這個意見的。

為什麼買房子要儘量多貸款呢

首先,我要說一下這個多貸款的前提,就是必須能夠按時還款且不能嚴重影響今後的生活,在這個前提下,就要儘可能多的貸款,而且還款時間也要越長越好。下面我說一下原因:

第一、考慮通貨膨脹及工資上漲的因素。比如你現在每個月要還4000元住房貸款,分30年還清。也許現在的4000元對你來說稍有壓力,但是你想想10年甚至20年後,每月4000元對你來說還會感到壓力嗎?我想肯定不會,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工資是會不斷的上漲的,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因素,將來的還款壓力越來越低的。

第二、考慮住房公積金的因素。我們參加工作,正規單位都會繳納五險一金的,那一金就是住房公積金,他就存在我我們的賬戶裡,而且利息甚至比銀行存款還要低,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使用這筆錢是需要滿足很多條件的,否則的話我們只能等到退休的時候才能提取住房公積金,這筆錢留在賬戶裡只會貶值。因此,我們要儘量多貸款,貸長款,把賬戶裡的錢花光就是我們的目的。

第四、考慮房貸的特殊性。可以說住房貸款是我們普通老百姓能在銀行貸到的利息最低,時限最長的貸款了,相當於一個福利了,除了這個住房貸款,我們普通人從銀行貸款,最長應該就是不動產抵押貸款,期限可以達到10年。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關注點贊,年薪百萬!



立果財經


  收到頭條號推薦的問答,本人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希望通過我的回答給大家帶來幫助,這是我個人的見解與意見,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學習。

  一、錢一直在貶值貸款買房就是提前透支未來的成果來享受現在的生活。要知道未來也許你掙得比現在更多,此外,現在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為10%左右,若扣除4%左右的房貸利率,貸款買房很划算

  二、手裡有錢,心裡不慌現在多數家庭都是工薪階層,每個月的收入很固定,若把積蓄全拿去買房,那再有積蓄就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此時萬一遇到急事就會很心慌,畢竟手中握有現金比“兩手空空”踏實得多。

  三、房貸利率低,要貸就多貸對於買房貸款,無論是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組合貸款,房貸利率相對於其他投資收益而言,利率真是低,這麼便宜的錢,很多人不一定能借到,因此,買房貸款只要能貸到就要多貸。

  四、負債可放大家庭財富對於普通人來說,靠每月固定的微薄收入是遠遠比不上通貨膨脹的,辛辛苦苦掙得錢一直在被侵蝕。而貸款買房意味著負債,要知道負債是具有槓桿效應的,可以使普通人擁有更多財富。請記住“一個敢於負債的人,是一個敢於對未來負責的人”。

  以上是本人的一結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根據本人學識與經歷寫成的,如有不成熟的地方望指正。同時,喜歡我的回答請給我點個贊和加關注吧。我衷心希望通過解答能夠幫助到朋友們。感謝頭條號,提供平臺,生活有您更精彩,還希望您好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最後,真誠的祝天下的朋友們每時每時每刻無論工作生活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恭喜發財,謝謝!


滾動財經


欣奇曾經在銀行工作了7年,從事過個人住房貸款業務,也深知貸款買房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以時間換空間”減少還款壓力

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舉個例子,一套房子的總價是200萬,如果通過銀行貸款,首付30%。那麼一次性只要付出60萬就可以買房了。剩下140萬申請銀行住房按揭貸款,當期5年期以上LPR利率為4.8%,我們假設上浮20個基點,那麼貸款利率就是5%,假設年限30年的話,月還款額即為7515.50元。和一次性還拿出140萬相比,壓力著實小了不少。隨著我們工作能力的提升,職位的提高,月收入也會越來越高,那麼7000多元的按揭貸款壓力也會越來越輕,形成良性循環。

二、借用銀行資金變相減少購房成本

有人一定會注意到,上述例子中,貸款總額140萬,但還的總利息數達到了131萬元,儘管通過銀行貸款減輕了每個月的還款壓力,但購房成本肯定是提高了。其實,我們要換種思路看待這個問題,我們支付的房貸利息是使用資金資金所必須付出的成本。但是這個成本從長期來看是一定會下降的!

最近,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就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國可以儘量避免快速進入負利率時代”,換言之,我國進入負利率時代只是時間問題。這意味著,我們向銀行貸款,銀行還會倒貼手續費給我們。

當然,就目前來看,負利率時代離我們還比較遙遠,但我們存貸款基準利率長期下滑確實不爭的事實。住房貸款一般情況下,利率一年調整一次,如果我國仍持續下降基礎利率,那麼房貸的利息支出也會越來越少,相當於變相減少了購房者的成本。

三、將購房風險轉嫁給銀行

住房貸款是以按揭房屋為抵押品的貸款。對於銀行來說,發放此類貸款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如果在極端情況下,房屋的市場價值大幅下跌,市面樓價遠低於當時的購房價,那麼購房者就有棄貸的可能性。因此,我們申請住房貸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把購房的風險轉移給我銀行。這種分散風險的行為何樂而不為呢?

總的來說,欣奇建議大家通過辦理銀行按揭購買住房,但在實際辦理過程中也要量力而行,現在銀行對於房貸發放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沒家行都有一套嚴格的還款能力測算模型,如果你達不到就很可能無法辦理。因此,建議大家提高自身收入的同時,務必保持良好的徵信,不要有逾期行為發生,以免影響到按揭貸款的正常申請。


欣奇理財師


“買房要多貸款”是過去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基於房貸利率較低(有房貸是利率最低的貸款的說法),而房價一直在上漲或有上漲預期這樣一種強對比關係下的結論。其實質就是通過提高資金槓桿率來擴大資產。過去十年,有相當多的人通過大量按揭,乘著房價上漲的東風,迅速發家致富。筆者就有一個同事,在00年代有一段時間廣州買房是0首付,她就貸款在廣州珠江新城買入了十套房子,然後珠城房價起來後,就迅速成了人生贏家。

但在現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買房要多貸款”的說法就值得商榷了。一是房價不再有大幅上漲預期,部分城市和區域,房價甚至已經開始下跌;二是房貸利率在上浮。這兩者的相互作用變相擠壓了炒房的獲利空間。這個時候再大量按揭的話,就會加大負債壓力,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搞不好房子壓在手裡不能轉手變成燙手山芋。即便是剛需族,通過公積金貸款來買房,也要考慮還款能力的問題。雖然利率低,但是剛需的房子要麼是一套要麼是置換改善,也很難再獲利,而且是在經濟下行、降息預期加大的大趨勢下。

所以,當政策環境已經變化的時候,一些過去看上去正確的操作手法現在就不一定合適了。個人買房是否適合多貸款還是要根據外部環境和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綜合衡量。


獨孤求白先森


如果可以當然多貸款比較合適,因為房貸利息是市場上所有商業貸款中最低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其實房貸是一種利於購房者的條約,以三成首付就可以貸到7成資金,相當於2倍槓桿,而且房貸利息還特別低。

目前房貸基準利率大概在4.9%左右,也就是說100萬貸款1年只需要還4.9萬,實際上由於是逐月付息,實際利息還沒有那麼多。這已經是市場上最便宜的商業貸款了。

我們常見銀行貸款除了房貸之外基本上利息都在8%以上,接近房貸的兩倍。其他貸款渠道例如支付寶借唄,日利息也在萬3左右,全年利息已經超過10%了,遠高於房貸。

因此,如果我們在買房的時候能夠貸款儘量多貸款,因為利息低。特別是公積金貸款更加的便宜更加低利息,應該在3%左右。拿著公積金貸款的錢去做理財還能賺利息差,難道不香嗎?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為什麼買房要儘量多貸款呢?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買房貸款的利率相對來講是非常低的,如果是住房公積金貸款,只要3.25%,是目前能夠從銀行借出來的利息最低的貸款。如果不是買房,還無法享受這麼低的利率。

即使是商業貸款買房,五年期以上的房貸基準利率是4.9%,也比很多借貸平臺的貸款利率低。

我們來對比一下。

比如在支付寶平臺的花唄這個平臺借貸,日利率是萬分之五,乍一看很低。但如果把日利率換算成年利率,就是:0.05%(日利率)*360=18%,年利率高達18%。



用72法則計算的話,4年時間,債務就會翻倍。

2.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實際還貸的金額可能會更少。

我們和銀行簽署貸款合同之後,貸款利率是固定不變的。當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的時候,利率並沒有提高,還給銀行的錢變相地減少了。

3.很多理財投資的收益率比貸款利率高。比如股票類資產,年均收益率在9%以上。

可能很多人會說:“我炒股,買基金都虧損,哪來的9%?”那是因為很多人沒有做到不懂不投,而是盲目投資,追漲殺跌,長期下來當然會虧損。



投資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

就拿我自己投資的指數基金來說,它的年化收益在10~15%,比貸款利率高多了。

我可以一邊享受著銀行貸出來的資金去還房貸,一定程度對抗通貨膨脹,一邊利用閒散的資金去投資,收益率高於房貸利率,一舉兩得。


懶人基金定投


買房要儘量多貸款,我覺得這是相對的。

之所以買房子的時候要從銀行貸款,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自己手上確實沒有那麼多的現金,一次性把房款全部付完,這個時候就不得不借助銀行的力量,然後用自己以後的工資慢慢的還款,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手上是有足夠的現金,完全可以全款買房,而這個時候之所以貸款,是因為對自己手上的現金有合力的規劃,房貸每年的利率大概是5%左右,而自己手上的現金能夠產生10%以上的收益,那麼這個時候就沒有必要全款買房了,通過貸款的方式,然後用自己手上的現金繼續增值,這裡假如現金每年的收益是10%的話,那麼額外就多出了5%的收益,所以此時的貸款買房是對的。

還有一種情況,你手上的現金長期產生不了收益,連房貸的利率都覆蓋不了,那麼手上拿著現金就沒啥意義了,此時應該少些負債,你還負債的過程相當變相的為自己的財產增值,畢竟房貸每年的5%的利息是要你自己掏腰包的,提前還了等於節省了5%的利息。

這就是不同的情況不同對待而已,並不是只要買房就要貸款,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去算賬,這樣才能使得你的資產分配的恰到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