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解放海南島戰役前,國民黨"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嶽有較強的軍事指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島上的敵軍部隊,較快地整編了島上的敵軍進行防守。

我渡海兵團的四十軍和四十三軍,都是第四野戰軍的主力部隊,不但兵力強,裝備充足,而且士氣如虹,加上配屬的部隊一共就達到了10萬兵力。此外,還有海南島上擁有1萬多兵力的瓊崖縱隊。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陳述了兵團黨委會分析的我軍面臨的困難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後,鄧華又說:遵照上級指示及根據對各方面情況分析,十五兵團決定採用這樣的戰鬥方略:即積極做好準備,先派小股部隊偷渡過海,加強海南島上我軍力量,將島上的形勢改變,摧毀敵人的防禦,為大軍的登陸創造有利的條件。然後,四十軍和四十三軍的主力部隊實行強渡登陸。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鄧華還強調儘快聘請船工及徵集船隻,這對我軍能否迅速渡海作戰至關重要。這項工作政策性很強。戰士們大部分不通當地語言,所以完成這項工作很需要當地的黨政機關的配合。十五兵團已經要求"四野"後勤部儘快在北海、湛江、徐聞等地設置兵站。

兵團和兩個軍都已與瓊崖縱隊進行了電臺聯絡,但為能進一步取得更好的聯繫,更及時地通報雙方情況,協調渡海作戰的相關事宜,還要馬白山和符振中親自到雷州半島前線的渡海部隊中,以便於和瓊崖縱隊協調實行偷渡行動。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會議經過討論,一致擁護"首先採取以夜間分批小部隊偷渡,加強瓊縱軍事力量,改變島上敵我形勢,再配合我大軍強行登陸,為我對海南島的作戰方針"。登陸工具以改裝機帆船為主。兩軍各準備一個團偷渡,取得經驗,以利再戰。

韓先楚和袁昇平經過研究,對作戰發起時間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作戰時間推遲到6月份,不僅延長了備戰時間,容易使部隊出現鬆懈情緒,而且也可能錯過順風期而貽誤戰機。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會議已作出決議,韓先楚和袁昇平研究後,立即給軍裡發電報,要求積極準備,準備要提前完成,抓緊改裝機帆船,收集風帆船,自己派人購買機器,不依賴上面撥給。

會議結束後,2月9日,鄧華、賴傳珠等於2月9日,將"海南島戰役"的作戰方針和實施計劃電報林彪。

2月10日,林彪轉報中央軍委和毛主席,提出:

海南島作戰,我軍如一次以一個軍登陸,則船隻問題極難解決,同時又無法對付敵之海空軍擾亂。因此,建議在此期間內,先行以偷渡辦法,到達海南島後即與馮白駒部會合,打小規模的運動戰和游擊戰,然後大部隊再設法渡海。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林彪還建議:"我們同意四十三軍一個團先行渡海,亦同意其他部隊尋機登陸渡海。"

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看到來電後,非常高興,並對隨同訪蘇的師哲說:"四野找到了解決海南島的辦法,不要空軍參戰,他們準備用木帆船分批渡海。"

2月12日,毛澤東致電林彪,表達對進攻海南島意見。

電文如下:

中央轉林彪同志:

二月十日廿時電悉,同意四十三軍以一個團先行渡海,其他部隊陸續分批尋機渡海。此種辦法如有效,即可能提早解放海南島。

毛澤東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確定了以機帆船為大部隊渡海的工具之後,林彪立刻派四野後勤部長陳沂攜鉅款南下廣州,徵集船隻、購買機器。

當時廣東一帶因遭受國民黨退踞臺灣前的瘋狂掠奪,較大一些、能使用的機器已被搶掠一空。於是,陳沂決定去香港、澳門,用自己在那裡的一些社會關係,會同有關部門購買一些登陸艇。然而,陳沂的行蹤很快被國民黨特務發現,他們會同港英政府和美國情報機關,聯合控制港澳地區可能有機器或船隻的廠商,使陳沂無法買到所需物資,最後僅買回一些羅盤針、防暈船藥和救生圈等。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為此,十五兵團首長不得不重新考慮主要依靠木帆船大舉渡海。

不過,渡海兵團還是派人收集到了百餘部舊機器,並送往黃埔造船廠,以備改裝機帆船。同時,經過緊張的準備,到3月底,還徵集到船隻2100餘艘,船工4000多人,動員民工97萬人,籌糧3750萬斤,籌款100萬銀元,動員牛車4.5萬餘輛,為部隊運送、儲備了大批足夠的糧食及武器彈藥。

解放海南島,四野後勤部長攜鉅款南下,僅買回防暈船藥和救生圈

同時,他們將繳獲到的卡車的發動機拆下來,安裝到木船上,改造成"土艦隊",作為"指揮艦"、"通訊艦"和"護衛艦",為海南島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