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人一閒著就廢了,更何況是餐廳呢?


疫情還沒結束,大多數餐廳還是選擇關閉堂食,就只能在家裡“乾著急”等待復工。


但是,疫情期間卻有一批餐飲企業卻沒閒著:“平時門店太累,很多想法沒時間琢磨,就擱置了,現在清閒下來,剛好把計劃落地!”


於是一批餐企開始針對未來的趨勢,在產品、渠道、管理等方面尋找突破口,深練內功,為復工“潛心修煉”!


“與其焦慮,不如考慮如何活下去!”下面我們就看看這些“忙到起飛”的餐企到底都做什麼了!


外賣“生串”半成品,搶佔“在家吃飯”的市場


這一次的疫情對於餐飲行業的影響無需多說,但是相比海底撈等知名大企業,中小餐企的打擊更是致命的!尤其是開了3、4家店,正處在上升期的品牌。北京的燒烤品牌蘇小牛便是典型代表!


“顧客‘禁足’這麼久,對火鍋燒烤絕對是‘流口水’的,顧客有需求,我卻只能乾著急!外賣雖然有序進行,卻效果一般,因為燒烤在外賣過程中口感下降是行業痛點,而且敏感時期,大家也不太敢點外賣。”


基於這些考量,創始人蘇冠明大膽嘗試了一個新模式:把生串和爐子全都送到顧客家中,顧客自己在家燒烤!生串是堂食的8折,另附36元爐子的使用費,3公里之內免費送貨!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幾個問題:


1、生串送到家,肉的品質、食材的新鮮,顧客一目瞭然,原材料上安心。


2、直接讓顧客自己烤串,現烤現吃,解決了燒烤一直以來的外賣口感下降的痛點。


3、一家人在家隔離,爐子基本就是傻瓜操作,男生女生都會,自己燒烤全家都很放心。


目前蘇小牛在家燒烤的模式已經試驗了很多次,反饋基本都是好評!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另外蘇小牛在門店中原本主打的精釀啤酒,這段時間也研究著零售化,自己釀自己生產,容量是市面上的一倍,價錢卻差不多,作為單品售賣,目前包裝篩選已經完畢,很快就要進入市場了。


“這個模式也將延續下去,疫情好了以後顧客可能也不太敢貿然出去吃飯,在家裡吃飯也許依然會是主旋律,這個模式2-8人都可以點,以後也符合郊遊,公司聚餐的場景!”


其實類似這種半成品送給顧客,顧客自己在家加工的模式不僅僅是燒烤,一些針對社區的大型餐廳也針對自身情況學習借鑑,比如醃好的肉、配好料的菜,大多數顧客是可以在家簡單操作的。


菜單“大換血”,疫情後顧客“惜命”更注重健康!


俗話說得好,對症下藥,才能見效!


這一次的疫情告訴人們,自身免疫力極其重要,同樣也告訴餐飲行業,健康的食品將成為未來趨勢!


除了饞火鍋燒烤,一大批女孩子也因為想喝奶茶饞的捶胸頓足!擁有400多家店的茶飲品牌7分甜,就抓住了這次機會!本來主打多年的楊枝甘露,被創始人謝煥城換掉,連夜火速研發獼猴桃維c飲料,把健康、增強免疫力變為門店的主旋律,還一直免費送給疫區的醫護人員喝!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這一次的維c飲品是以各種健康水果和益菌多的混合,雖然疫情期間很難有太驚人的成績,但是經過了這一次全國性的洗禮,以後人們對於健康的需求絕對是翻倍增長的,7分甜這一步棋對症下藥,疫情一過顧客直接來買健康飲品,給未來也打下基礎!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同樣針對顧客健康板塊做調整的還有喜家德!


創始人高德福回憶:“非典之後,顧客就餐最大變化就是不太敢吃生食了,所以餐廳不能用老菜單了,要調整一下產品,加大熱菜、減少生食,以熟熱製品為主。”


怎麼讓顧客以後來店裡放心用餐呢?喜家德準備這樣做:


1、菜品出品時根據用餐顧客的人數,給每一個顧客多上一個餐盤,供顧客進行分餐食用,避免多人食用發生交叉感染;


2、一次性杯讓顧客更有安全感,菜品平臺將在疫情期間冷、熱飲都使用一次性紙杯,一次一廢棄。


3、涼菜出品存在隱患,下線瓜絲豆皮、甘藍等自制品未熟化過的涼拌菜,更多宣傳熱菜售賣。


不管是7分甜火速研發健康飲品,還是喜家德在未來堂食板塊的謹慎小心,都代表疫情結束之後,顧客也不敢在“胡吃海喝”,健康、乾淨或成為最大的考慮因素!


餐飲老闆變身“微商”,開發私域流量賣掉大半庫存!


對於餐飲老闆來說,這一次的打擊是劫難,也是教訓。很多餐飲老闆都意識到,只靠堂食養客已經不夠了!現在微信、直播都如此火爆的情況下,誰能利用起來,誰就能少虧一點!


疫情來的雖突然,但是在重慶縣城開了8家直營店的椒爺火鍋卻運轉的十分靈活!創始人火哥一共做了3件事:


1、年前門店囤了一倉庫的肉、蔬菜,準備大幹一場。但是突發情況來襲,火哥當機立斷把囤的午餐肉、料包做成禮盒,部分蔬菜抽乾水分做成真空包裝!


2、請專業人員連夜開發自己的小程序,有了線上業務,短信告知自己的老顧客,還順便拉攏自己除了重慶3、4線城市以外的粉絲,可以通過買禮盒吃火鍋。


3、聯繫手機裡的所有代購,利用她們遍佈全國的人脈為自己宣傳火鍋禮盒!


自己開發小程序宣傳再加上微商的轟炸“兩條腿走路”,僅僅是3天不到的宣傳時間,椒爺火鍋禮盒在情人節期間就賣了1000多份!消滅了一半的庫存!


同時椒爺火鍋認為,疫情過後,一人餐可能成為趨勢,所以也開發了類似於冒菜的單人火鍋外賣形式,為以後可能到來的單人餐趨勢做準備。目前椒爺火鍋店裡的營收達到了平時的一半!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除了椒爺,餐企擴充渠道、挖掘私域流量的案例數不勝數!


知名餐飲品牌徐記海鮮,在抖音火起來以後一直堅持更新運營,以故事性小視頻的形式,吸引了66.4萬粉絲數量!推出新品或者優惠都能得到廣大回應;


眉州東坡通過線上直播大廚做菜、建立菜站做便民服務,也順利賣出了不少的半成品!


霸蠻米粉“東方不亮西方亮”,堂食現在有困難就做起了電商,推出零售的米粉,銷售額立刻在全平臺增長300%,直接斷貨!


現在很多餐飲老闆就只抓住以往的外賣模式,但是平臺扣點依然很高,當下有可能不賺反虧,所以自己挖掘新渠道對於以後的經營來說也是必然之舉!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考到證件才能上崗!未來,“知識性專業人才”是餐廳的競爭點


以上說的案例都是以不同形式營業的餐廳,那麼疫情期間老老實實關店的餐飲企業,難道就沒有修煉內功了?錯!


“京城美食名片”胡大飯館在疫情期間,一不做外賣,二不賣半成品,老老實實讓員工在宿舍裡“升級打怪”!


持續利用這段時間提升員工的綜合能力,上千號員工每天進入“胡大學堂”打卡學習,疫情過後復業上崗必須靠證件!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方經理:“我們這次的線上培訓更細分了,服務員不僅僅會端菜,介紹菜品、斟酒倒水都是有明確板塊的。每通過一個板塊我們會線上發技能證書,復業後沒拿到相應證書的人不允許上崗!”


“員工線上培訓學習的這段時間管理層每天督導,通過遊戲、競賽、場景模擬的形式讓學習氣氛更濃厚。”


餐廳堂食復工一拖再拖,“閒”得愁白了頭,不如練“內功”


餐企在這段時間要抓緊修煉內功,人員管理、運營技巧都可以“更上一層樓”,畢竟在餐飲激烈的市場當中,人人的產品做的都很優秀的情況下,專業性的人才就是以後的競爭點!


小結:


託·富勒說:“一個明智的人總是抓住機遇,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


的確,在餐飲行業更是如此。坐以待斃是沒有未來的,強者永遠會在挫折中尋找機會!


不管是研發新產品還是拓寬經營渠道,餐飲老闆們一定要行動起來,畢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千萬別好不容易熬過了疫情重新開業,卻因沒有及時修煉內功而被遠遠甩在身後,到那時就“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各位餐飲人,您在疫情間,除了“等”,還做了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