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茶,是由宋代開始的近世文化的象徵性飲品。當然喝茶的習慣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存在。茶作為一種文化成立,是唐代後期陸羽那本著名的《茶經》前後的事情。宋代人把磚茶用器皿打成粉末,把少許粉末茶放在茶盅里加開水攪拌做成茶湯飲用。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點茶步驟示意圖

濃厚的飲茶風氣,使茶藝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鬥茶作為上層品茗遊藝,是修身養性的雅事,先鬥色,鬥水痕,湯花也講究外聚而不散,不僅提高了品茶之趣,同時也改變了飲茶方式。鬥茶習俗由於文人的參與和佛、道的影響,促使宋代茶道追求更高雅的藝術氛圍。鬥茶造就出的獨特茶具,不僅展示了浙江悠久的茶文化歷史,更為了解宋代浙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當時人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實物資料。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攆茶圖》宋 劉松年

飲茶、鬥茶鬥離不開器具,鬥茶的興盛也直接影響到了宋人所用的茶器,鬥茶主要用茶盞、湯瓶(執壺),盞託。在劉松年的《攆茶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此景。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黑釉釦銀兔毫盞 南宋(1127-1279年)金華市陶朱路村舒公墓出土

器呈斗笠形,這組小茶盞應是典型的宋代鬥茶之具,鬥茶又稱茶百戲或湯戲,是沏茶過程中的技藝遊戲。宋代鬥茶之風,以黑瓷茶盞為最適宜之器具。蔡襄所著《茶錄》雲:“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焙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為“鬥茶”、“試茶”,最好的茶具。黃庭堅的詩句“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就是對此類茶具最生動的描述。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黑釉釦銀大碗 南宋(1127-1279年)金華市陶朱路村舒公墓出土

根據改碗的口徑和高度來看,此器顯然不適合作為餐具或飲用器,而應是鬥茶中的點茶器。

宋人在茶具上注重法度,喝茶不在於量而在品其甘醇香郁。如要喝鮮香的茶湯,需煮水一升,用茶末適調,濃淡則增減之。在將沸水沖泡入大碗中時,以茶匙用力擊打,漸起沫餑。大碗隨後分入小碗而飲。此即為點茶,其中大碗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釦金玻璃杯 南宋(1127-1279年)金華市陶朱路村舒公墓出土

整器呈如意頭狀。釦沿金,其上裝飾鏤孔鏨花捲草珠點紋。橢圓形淺盤表面光滑。內底略平,受沁色灰。其為茶具,功能是將泡好的茶湯倒入茶杯後,嗅留在杯底的餘香,即聞香杯。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婺州窯鹺簋瓶 南宋(1127-1279年)金華市陶朱路村舒公墓出土

此件瓷瓶為婺州窯產品。鹺簋瓶為茶道中盛裝鹽的器皿,是陸羽所列25種茶具之一。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葵花式釦金料盤 南宋(1127-1279年)金華市陶朱路村舒公墓出土

八稜葵花形形盤,稜線分明,中微隆。口沿釦金,出土時因水沁嚴重而局部脫落,整器質料呈鈣化狀。此為奉茶之器。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湖田窯青白釉酒注、注碗 北宋(960-1127年)海寧市硤東山西麓宋墓出土

元代蒸餾酒開始流行,此前我國飲酒多預先加熱,溫酒與烹茶不同,酒常用熱水間接加溫。先將酒傾入酒注,藉由注碗內的熱水加溼,然後斟在臺盞中飲用,此三套酒注和注碗。顯示了北宋早、中、碗三個時期器具形態的變化。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銀質長柄茶匙 南宋(1127-1279年)金華市陶朱路舒公墓出土

銀器。柄作長條狀,略呈扁方形,中間厚,兩邊薄。匙面略平,通體素面。為點茶時打拂茶花,攪拌之器,通常也用於舀取茶末。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銀質茶則 南宋(1127-1279年)金華市陶朱路村舒公墓出土

茶則為控制茶量的器皿,同時又可作置茶分樣用。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銀質貯茶罐 南宋(1127-1279年)金華市陶朱路村舒公墓出土

貯藏茶葉器,可貯茶50克。此罐設計成利用空心壓力通過推壓可起到真空排潮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密封度。這樣的構造,保鮮時間長,成本低,靈竅實用。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茶具圖贊》點茶器具

陸羽在《茶經》中把飲茶器具稱為“茶器”,而將採製茶葉用的器具稱為“茶具”。待到南宋,審安老人所撰《茶具圖贊》時,才將飲茶品具改稱為“茶具”,沿用至今。

《茶具圖贊》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用白描畫法將盛行於宋代的鬥茶用具記錄成圖,稱之為“十二先生”,賜以名、字、號,並按宋時管制冠以銜職,形象地反映出宋代社會對茶具的鐘愛和對茶具功用、特點的評價。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菊瓣紋銀盞 五代(907-960年)1957年杭州市西湖出土

銀盞圓唇微外侈,口呈多曲狀,共二十四曲,弧腹,呈凸起的菊花瓣形狀,圓足亦呈菊瓣狀,作為仿生器,以器底作花蕊,器壁作花瓣,將器物的紋飾和器形有機結合起來,使盞體似一朵盛開的菊花,器身與器足分別製作,再焊接成一體。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葵花式銀盞臺 南宋(1127-1279年)1977年臨安縣福勝山寺遺址出土


在首都博物館遇到古浙江,欣賞宋代飲茶文化、鬥茶之具

蓮花式銀盞託 南宋(1127-1279年)1957年杭州市西湖出土

紮根生活的藝術——宋代文化的這個特徵,器皿也具有象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