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南阳的简称为什么叫宛

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为民选药,

来到豫西南边陲-也就古时候的南阳时,

见此地八百里伏牛山环绕,境内河流纵横,沃野穰 [ráng]源,一派郁郁葱葱景象。

赞曰:“此地真乃灵气宛潜,富民宝地”。


南阳的简称为什么叫宛

南阳地形图


《说文解字》:宛,屈草自履也。

义“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

“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

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态环境。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帅兵北伐,占领南阳。

楚文王依据神农氏“灵气宛潜,富民宝地”的传说,

决定将吕、申、邓三国之地统称为“宛”,

并设置“宛邑”,“宛”自此而始。


春秋后期,楚人因循“五行”学说,

依据“居汉之阳”特点(汉水之北【山南水北为之阳】),把宛邑更名为“南阳”。

“古宛南阳”这个地名,最早记载于《战国策·秦策四》中:

“魏许秦以上路,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

《史记》将宛作为地方记载,使之历史化、定型化。

其后,朝代更替,这里曾设置过“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

“宛”便成为“南阳市”约定俗成的简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