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發現青海境內“長城”的,不是青海人,而是一個美國的長城愛好者


“我們在高關附近發現了長城的一個岔道,於是便決定前往西藏,這既是為了找到更多的長城,也是為了研究長城所防禦的敵人的後代,我們騎著快馬進入了位於西方的高原,西寧古城被我們當成了尋找秦始皇帝長城西藏段的後方基地。”

這是110年前,美國旅行家蓋洛在日記裡寫下文字,他口中“西方的高原”指的就是青藏高原,他前往西寧的目的是尋找到長城的延伸段。


發現青海境內“長城”的,不是青海人,而是一個美國的長城愛好者

蓋洛,1865年出生於美國的多伊爾斯頓城,受過嚴格系統的地理學專業訓練後,蓋洛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03年,蓋洛踏上了中國大陸,隨著在中國的深入,他對蜿蜒萬里、橫跨千年的中國長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了他的長城之旅。從山海關一直走到青海省境內,一路記載下來了長城周邊的風土人情和種種傳說,最終完成了《中國長城》一書。


發現青海境內“長城”的,不是青海人,而是一個美國的長城愛好者

蓋洛到西寧的時候,他把這裡看成了秦長城西藏段的延伸,因為當時的西寧北面、大通縣、互助縣等地,確實有半月形環繞西寧的城牆,雖然如今看不見了,但當時的蓋洛認為這就是他努力尋找的“秦始皇帝的長城”,蓋洛從西寧的西城門岀發,朝塔爾寺方向前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如果不是尋找長城,即便是塔爾寺如此重要的地方,他多半也是會放棄的。

走出西寧西門,蓋洛和那些前往塔爾寺的信徒一樣,出現在了往西而去的路上,但他和那些信徒不一樣,信徒們是被宗教熱忱所驅使,正是這種熱忱幫助他們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跋涉,而蓋洛的行動則只是被好奇心和科學探求的慾望所觸發的。蓋洛的馬隊一路飛奔,沒過多久,他們到了一個叫上新莊的地方。


發現青海境內“長城”的,不是青海人,而是一個美國的長城愛好者


在哪裡,蓋洛一行人爬上了長城遺蹟,對已經進行了牌照,測量和研究,這個地方的長城被分別稱作邊牆,和五嶺牆。所謂五嶺牆,是指它翻過了五個山脈。長城循著小丘從關口一直抵達一個叫家亞的地方,從那裡向西北方向的塔爾寺延伸,之後順著山峰上升,然後到達擦馬廊。蓋洛就這樣沿著自己認為是長城的土牆遺蹟,一路來到了塔爾寺。當時蓋洛記載塔爾寺說:“地球上僅次於拉薩的現存最重要的黃教發源地,也是3600個喇嘛棲居的地方"。


塔爾寺外5裡地的地方,蓋洛發現一條壕溝的遺蹟是與長城並行的,他誤以為那些高原上的土牆是由於藏人不善於步行行軍,才形成壕溝與城牆相結合、有效防止兇猛騎兵進攻的防禦工程,對中國文化的膚淺瞭解,讓他一下子沉醉在了自己的發現中,後來在聞名遐邇的治病樹,他發現喇嘛們在仔細地蒐集著所有樹葉,把它們賣給各種想要治病的人,完全不能理解信徒們的虔誠。


發現青海境內“長城”的,不是青海人,而是一個美國的長城愛好者


回到西寧短暫的休息,他在此從西門而出,帶馬隊前往藏區,9月初的高原,蓋洛一行提前準備好了足夠的衣服,隨身帶了許多的羊毛和獸皮製成的衣袍,隨著逐步上升的路途,他們終於站在了日月山上。

“面前出現了巨大的白色、褐色和綠色相間的區域,其中坐落著美麗的青海湖。那景色之壯美令整個馬隊的人都驚愕得說不出話來。"

那個時代的探險家,遇到青海湖肯定是會驚訝的,不過蓋洛卻是帶著考察長城的使命來的,他從大海邊沿著長城這條巨龍的走向而行。看到青藏高原橫亙在長城面前時,他認為青海境內的土牆是長城,而且將是“秦始皇帝長城”。他的這種發現,或許更多地來自當地民間傳說。不過確實一種謬誤,是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不瞭解。


發現青海境內“長城”的,不是青海人,而是一個美國的長城愛好者

實際上,他發現的不是秦長城而是明長城,公元1546年,西寧兵備副使王繼芳,修築了大通東峽地區的古“邊牆",這應該是西寧最早的"邊牆”,明代中葉以後,原駐牧於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一帶的俺答部落南下,於明嘉靖三十八年進入青海湖地區。這些“西去的蒙古人"成了明朝政權的西部邊患,為了消弭這種邊患,明朝政府下令在青海東部地區修築邊牆,開挖戰壕,構築防禦體系,這項中國長城中海拔最高的地段,從1546年始動工至1596年止,歷時51年才完成的。

如今,大通縣橋頭鎮暗門灘村的南山或新城鄉廟溝村的北山上的這段斑駁陸離的古“邊牆“猶如長蛇巨龍般蜿蜒在群山疊巒之上,過暗門,上小石山,跨北川河,再越老爺山巔,又從馬廠埡壑,向東延伸而去。這段“邊牆"被當時的蓋洛認為是中國長城最西段,他沉浸在自己的發現和考證帶來的快樂中,並且自豪地說:“我們很樂意提醒測繪學家們注意長城的西藏段,也許這可以使我們很自豪地為中國地圖增添200英里長的長城。


發現青海境內“長城”的,不是青海人,而是一個美國的長城愛好者


雖然蓋洛對中國文化一知半解,但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系統地考察長城者的地位,世界範圍內的學者對他的敬重有加。至少,歷代的的中國人中,還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沿著長城,從山海關走到青海來。我們有什麼理由忽略他?有什麼理由不敬重他呢?

2006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啟動長城保護工程,力求摸清長城“家底,並在此基礎上保護維修、合理利用長堿。長城資源調查是這一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施基礎。但青海省未包括在首期公佈的全國長城資源調查範圍名單中,經青海省有關部門申請,全國長城資源調查工作項目組成員前往青藏高原查勘,最終證實青海省境內存在明長城,也就是說蓋洛說的秦始皇的長城應該是明代的。


發現青海境內“長城”的,不是青海人,而是一個美國的長城愛好者

2009年,國家測繪局與國家文物局聯合公佈我國明長城的長度為88518千米,其中青海省境內的明長城約為363千米,是萬里長城中最高的一段。

蓋洛,一個外國人,110多年前在青藏高原,完成了徒步走完長城的壯舉,這不令人敬佩嗎~(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