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肝臟不好的6個異常,以及艾灸調肝的方法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肝臟集代謝、解毒、防禦、凝血等重要功能於一身,一旦肝不好,人也會百病叢生。

當肝出現病變的時候,不會在肝臟部位表現出來,而是在一些其他的地方出現信號。想知道自己的肝臟健不健康,其實觀察一下手就可以了。

肝臟不好的6個異常,以及艾灸調肝的方法

肝不好時,手上有6處異常

1、手掌紅斑

當人體處於肝損傷時,手掌的大拇指及小拇指的根部,會出現片狀充血的情況,或者是紅色的斑點、斑塊,經過擠壓後會變成白色

2、手指冰涼

肝臟受損的話,解毒能力也會降低,人體的血液循環速度下降,這時手部的神經末端得不到血液滋養,就會出現手指冰涼的情況。

3、手背青筋

在中醫眼中,肝主筋。如果手背上青筋暴露,則直接說明肝膽不好,並且這類人生活中比較容易發怒。

4、指甲顏色

肝經內有溼熱時,身體某部位就會發黃,比如指甲。如果指甲出現黃色,可能是肝臟出現炎症了。另外,肝臟不好的人,舌苔和眼睛也會發黃,嚴重者臉部肌膚也會發黃。

肝臟不好的6個異常,以及艾灸調肝的方法

5、指甲易斷

中醫認為,指甲質地堅硬,是肝血充足的表現。當肝臟健康失衡時,可能會導致肝血不足,此時指甲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養,就容易變脆、劈裂,並出現甲面凹凸不平、長豎紋的情況。

6、中指變化

①中指根變細,手掌色正常:肝臟無本質性病變,但肝氣缺乏。

②中指根變細,手掌色暗紅:警覺脂肪肝,血脂代謝失調及內分泌失調。

③中指根變細,手掌色土黃色、無光澤:肝膽病變可能性較大,需高度警覺。

日常養肝,減少肝損傷

1、減少壓抑。中醫認為,肝主謀慮、疏洩。如果一個人鬱悶久了,其肝氣容易橫逆、肝陽上亢,傷害肝臟。

儘量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對恢復和調理肝臟功能有很大好處,能讓肝臟變得更健康。

2、避免熬夜。晚上1點到3點是肝臟排毒的最佳時期,如果熬夜會損傷肝臟。

3、飲食調養。《黃帝內經》認為,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所以,青色的食物有疏肝護肝的功效,可適量多吃些,像西蘭花、芹菜、毛豆等。有些酸味的食物對肝臟有滋養作用,也可適量多吃些,比如山楂、橄欖、烏梅等。

肝臟不好的6個異常,以及艾灸調肝的方法

4、適量運動。適量的體育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比如跑步、跳繩、游泳等,可以活躍氣血,對肝臟的排毒有很大好處,可以有效預防脂肪肝。

5、忌菸戒酒。抽菸時,香菸中的毒素會進入體內,需要肝臟解毒,但香菸產生的毒素量,超過了肝臟的解毒能力範圍,讓肝臟過度損耗。酒中含有酒精,酒精會引起肝硬化,或導致肝癌。

艾灸調養

艾灸調養肝臟,可選取的穴位有期門穴、中脘穴、陽陵泉穴、太沖穴。

1、期門穴

肝臟不好的6個異常,以及艾灸調肝的方法

期門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2、中脘穴

肝臟不好的6個異常,以及艾灸調肝的方法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3、陽陵泉穴

肝臟不好的6個異常,以及艾灸調肝的方法

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4、太沖穴

肝臟不好的6個異常,以及艾灸調肝的方法

太沖穴在足背側,在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以上穴位,建議1天1次,每穴灸30分鐘左右。灸10天停1~2天)

⊙特別申明: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本平臺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提醒:本平臺分享出來的方劑、配穴建議、養生方案等僅供同道參考和交流,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患者就醫辯證診治,網絡推斷不會太精確。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點贊是一種動力。精彩給您的朋友,幫助並影響更多的朋友,讓更多朋友受益!閱後請朋友們關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艾灸師丹丹老師為大家分享人體四大養生要穴,長期溫灸之,能達到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的作用。這四大養生穴位是:關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門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