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无论是否糖尿病,脖子粗都是危险信号


无论是否糖尿病,脖子粗都是危险信号

颈围是指经喉结节点的颈部水平围长。每个人的颈围不一定相同,体型较瘦的人,颈围多在30厘米左右,体型较胖的人,颈围可能超过45厘米以上。对于颈围粗的人,有个小品段子说的是“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一戏谑的说法也反映出颈部脂肪沉积增多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它是皮下脂肪蓄积异常的一种表现。

对于“脖子粗”,很多人可能都只是“一笑而过”,没想过真正把它当回事。但医学研究表明,脖子粗还真得注意了,无论您是否有糖尿病,脖子粗都是身体所发出的危险信号。

北京同仁医院袁申元、杨光燃教授等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颈围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着密切关联——罹患糖尿病者,若男性颈围超过43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9厘米,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颈围较细者增加1.3倍。这项研究表明,在数量众多的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脖子粗意味着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要高出很多。

无论是否糖尿病,脖子粗都是危险信号

对于非糖尿病人来说,也有类似的风险。临床研究表明,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若是有家族史和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脂肪肝等代谢异常疾病,更是要加以注意。研究者发现体重超标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罪魁祸首之一,尤其是体重无形中地快速增加,伴有脖子变粗、颈部出现色素沉积、颜面部变圆等改变时更加要引起重视,因为这类人群出现血糖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皮质醇增多症等病症的风险要高出常人许多,不仅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让心血管病以及其他代谢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为了防止心血管病找上自己,脖子粗的人采取措施“减颈围”,是非常必要的,其中采取合理运动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是关键。应当结合自身情况,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一般中老年人以隔天锻炼一次(每周锻炼3~4次)为宜,需要注意避开早晚天气寒冷时段,因为在低温环境下血管容易收缩,肌肉、韧带紧绷,此时锻炼容易遭受损伤。在户外锻炼之前最好先做10~15分钟的热身。运动强度以运动后产生轻微疲劳感,但休息后疲劳感可消失为度。合并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最好先找医生评估一下心肺功能,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个体化的运动方式。

无论是否糖尿病,脖子粗都是危险信号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减颈围”的一大障碍,患者应注意,不可饮食过饱,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在寒冷季节,随着人体对能量需求的增加,患者一方面要适当控制食欲,另一方面也需多摄取优质蛋白(瘦肉、鱼虾、奶蛋等),控制胆固醇、脂肪、盐分的摄入,少吃精加工的米面食品,烹制菜肴时不宜油炸;早、中、晚三餐营养分配以30%、40%、30%比例为宜,应特别注意不在晚餐吃得过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