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周新:国家诊疗方案外 上海方案也可借鉴

首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 | 周新:国家诊疗方案外 上海方案也可借鉴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走出至暗时刻 首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武汉金银潭医院上海医疗队队长周新教授,从第一线带来对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的评价。

周新教授认为,核酸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诊断。除此之外,症状、影像学的改变、淋巴细胞绝对数、流行病学史、血清抗体检测也非常重要。

在诊断方面,周新教授作阐述:首先,症状主要是发热,呼吸都症状。其次,影像学上肺部毛玻璃样或演化为白肺。如果诊断对象的淋巴细胞绝对数低于500,那么他的免疫功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也许这个病人会转为重症。

最新一版的指南中,增加了血清抗体检测。“出现IgM抗体的病人,是近期感染的。一个病人感染后,往往在三五天内就可以产生抗体。处于恢复期阶段,特异性抗体IgG会增高4倍以上。”周新教授解读,“新版诊疗方案增加了下呼吸道标本的检测,痰液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咽试子。”周新教授建议用生理盐水对疑似患者做雾化,从而提取痰液样本做核酸检测。除了下呼吸道分泌物外,新版诊疗方案还增加了粪便的采样。

在药物方面,周新教授建议轻症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尽早用药,中西结合,多管齐下避免重症化。他表示,目前在重症患者中出现了炎症风暴,会对肺部造成进一步损害。其中白血素6是一个主要成分,可使用单克隆抗体。对于危重病人,上海专家共识推荐用一些蛋白酶的抑制剂。因为危重病人病死率高,目前没有较好的办法,所以周新教授认为这也可以尝试。“恢复期的血浆疗法,目前看来是安全的。”

整理:见习记者 张泽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