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回顧邵武歷史事件(摘錄)

1941年9月,邵武北門石橋邊朱某家的小孩從光澤傳染上鼠疫回到家裡發病,從而在邵武暴發流行。患者高熱寒戰,頸部、腋窩等處淋巴結腫大,到後來全身皮膚紫黑,一般三、五天就病死,死亡率高達95%,當地群眾稱其為“老鼠瘟”或“黑死病”。整個城區行人絕跡,商店關門閉戶,大街小巷一片白(沿街撒石灰,患者家門貼白紙)。城區發生鼠疫後,很快又蔓延到鄉鎮,全縣百分之八十的鄉村都陸續發生。據不完全統計,此次邵武鼠疫死亡1200多人,蔓延流行多年,直到1949年,還波及到桂林的橫坑、蓋竹和坳上等邊遠山區小村寨。



1946年7月,國民政府中央衛生署在福州秘書巷(今省醫科院)成立 “東南鼠疫防治處”,附設隔離醫院,統籌閩、浙、贛、粵4省鼠疫疫情監測及防治工作。照片中後一位邵武籍的護士,畢業於柴井護校,身後建築為東南鼠疫防治處隔離醫院,被福州人視為“鬼門關”。在當時條件下是極其危險的,但她們的笑容依然那樣陽光和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