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大班课?小班课?一对一补习?选择课外班和老师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做家长的永恒的话题,不得不承认在目前教育大环境下,学生课外补课是很多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存在即合理”,在我们暂时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的前提下,就要学会正确看待和利用他。如何处理好校内和校外学习的关系、如何利用好课外班呢?以下是个人拙见,希望对您在课外班的选择和利用方面有所帮助或启发。

一、在校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外辅导只能是在校学习的辅助。

我们都知道,孩子有75%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提高在校课堂效率是成绩提高的重要条件,而课外辅导应是在校学习的辅助,当然这种辅助作用处理好了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确实也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用我的话说就是使优秀生如虎添翼、后进生扭转乾坤,与之对应的就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二、什么样的课外辅导才能对校内学习起到上述有力的辅助作用呢?

课外辅导无外乎三个作用:查缺补漏、强化提升、学法指导。

查漏补缺:您找的辅导老师“查”“缺”了吗?采取的是什么方式“查”出学生的“缺”?补的是不是学生的“漏”?注意这里的“查缺补漏”是指的知识和方法两方面。

强化提升:强化不是简单的重复,提升也不是简单的把高考题难题搬上课堂。而应该是和学生一起相互碰撞、二次加工、连线拉网、归类提升。

方法总结:老师总结的方法再好直接告诉学生效果不一定好,正确有效的做法是,和学生一起摸索,在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具体说就是:每周两个小时的课外辅导时间很宝贵,讲不了多少知识,关键要看辅导老师能否通过这两个小时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听课、如何做作业、如何整理错题、如何自主复习等,也就是课外辅导老师一定要对校内课下的学习有一个科学有力的指导,这样把课外班老师两个小时教的好方法用在校内听课课下做题中去才能达到如虎添翼、扭转乾坤的效果。

知识、方法和能力是有机的整体,知识是载体,方法是工具,能力是目的。

大班课?小班课?一对一补习?选择课外班和老师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三、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补课方式。

1、几十人的大班

  • (1)优点是氛围好、费用低
  • (2)缺点有:针对性不强,表面上名师效应很热闹而实际的师承效应不一定好,容易产生出现“假学习现象”(同学们看到这里别喷我,因为成年人也是如此,比如在礼堂开单位全员大会时在下面看看手机刷刷微信很正常,但如果领导找您个人谈话您玩玩手机试试),有时候只是喜欢这位老师的课,至于提分效果的关注可能就被热闹的氛围掩盖了,上了一段时间到考试成绩出来才发现大事不妙。
  • (3)以下情况可以考虑几十人大班

自制力强的同学;少数时间段,比如考前课;专题类型的大班(以物理为例,比如“电磁感应与能量”掌握不好,就可以去听老师的三节“电磁感应与能量”的专题大课);如果要分学科说的话,相比而言,语文英语等文科类更适合大班,数学物理等理科不太适合大班。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个人不太支持长期上大班。

大班课?小班课?一对一补习?选择课外班和老师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2、十人以内小班

费用比一对一低许多,针对性较强,学习效果很好,但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班内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快慢程度要相当,二是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掌控能力,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大班课?小班课?一对一补习?选择课外班和老师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3、一对一辅导

一对一辅导,显然针对性最强,辅导效果毋庸置疑,缺点之一是费用高。有以下情况可以考虑一对一:

  • (1)由于特殊原因课程落下很多,需要着急补上来,比如今年跟我上课的北大附高三周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从高三前的暑假就开始准备化学竞赛,造成物理基本没怎么上课,高三开学月考60多分,化学竞赛结束后,找到我,和家长立即拍定“一对一”,一次课后,期中考试81分,年级90名,又上了五次一对一,12月份月考85分,年级20名,预计期末年级前10问题不大。
  • (2)高三春节后
  • (3)初三春节后
  • (4)高三初三找不到合适的学伴
  • (5)而对于初一(说明一下,由于从今年的初二开始物理已经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很多家长已经让孩子提前预习物理了)初二高一高二除非有特殊情况需要一对一外,多数情况下建议尽量上小班,尤其初一初二的孩子,年龄小,如果上一对一,一位老师盯一位学生,上起课来会很累,实践证明,一对二、一对三也比一对一强多了。
大班课?小班课?一对一补习?选择课外班和老师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四、老师的选择

  • (1)责任心和业务同等重要。“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课外辅导学生,只有用心研究学生,才能让学生尽快学会,让学生提起成绩来才能相对轻松些,即所谓好的师承效应,而不是靠所谓名师居高临下的威严。
  • (2)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教与学有机结合、师生默契合作的结果,选择老师时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
  • (3)两个小时内教学内容是否对学生的校内学习、自主复习、做作业等的方法有所指导?
  • (4)落实的怎样?跟进的怎样?

学生是十几岁的孩子,对于多数同学,请别指望他们在学习上有大的毅力,学习的落实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有些时候家长督促孩子会有逆反心理效果反而不好,因此对于学习的落实专业老师的跟进就尤为重要了。比如:我们家长、老师知道整理并用好错题本是提高成绩的好方法,但怎样整理?怎样利用?特别是当学生坚持了几天后没发现对学习有多大明显帮助时,是很难让学生坚持下去的,这就需要老师的及时跟进了。

  • (5)没有承诺不好,盲目承诺不可轻信。

不可否认,教培行业鱼龙混杂,不乏有游说推销之擅长者,在此不做细说,只是告诉家长们一件事,多数情况下辅导效果不一定等到考试才能看出来,只要师生相互合作默契、老师专业用心,几次课后,孩子在学校听课、放学后做作业孩子自己就能感觉到和以前不一样,过程预示结果,有了良性循环后,考试成绩进步自然水到渠成。相反,如果只等考试再看效果,提高了倒好,如果没提高钱花出去了暂不说,最重要的是宝贵的时间耽误了尤其是初三高三。在此仅举一例,2017届我的弟子,教师进修学校的郑同学在高一第二学期跟我上了五六次课成绩进步很大,高一暑期被游说别的地方上课去了,高二第二学期,家长给我联系,谈论物理学习问题,我只是尽我的心给家长说了一下我的一些具体学习方法,交流中能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目前的课外班效果有了一点的顾虑,但拗不过孩子,后来高三期中考试非常不理想,总分基本和本科无缘,家长联系我,说“孩子已经同意过来上课,时老师赶快救火”,经过高三半年多努力,还好总分559,高出本科线20多分,北京建筑大学。大家知道,高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前已经把所有的力学复习完了,力学在高考备考中和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位同学就把提分的黄金时间丢了。从第二次跟我上课到高考中间还有很多故事,这里就不再累述,只是概括地说一下这个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 (6)前几次课建议家长陪听

推心置腹地讲,前几次课建议家长要陪听,不是说家长对老师不信任,而是想最快找到合适的老师以免耽误宝贵时间,课后老师和家长交流时也免去了孩子课堂部分情况转述的麻烦。

家长陪听除了关注孩子和老师的互动、孩子的表情外,还要关注老师是否有方法的传授,是否有对孩子回到学校里的学法指导,当然,还可以观察老师是否根据孩子具体学情和学生的反应做出对应的做法:比如对于需要锦上添花的孩子是否高屋建瓴,对于需要雪中送炭的孩子是否适时鼓励激起内驱。

大班课?小班课?一对一补习?选择课外班和老师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欢迎交流。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原创作者:时间物理老师,家长们对他的评价:极其认真敬业,细致负责,近30年教龄,经验丰富,有独到的方法,提分效果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