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引入烏克蘭美女解決性別失衡,中國綠卡難度係數下降?

外國人拿到中國綠卡的難度係數將要下降了?


引入烏克蘭美女解決性別失衡,中國綠卡難度係數下降?


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條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引發廣泛關注。

所謂綠卡,即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最早起源於美國。外國人持有中國綠卡,可享受準國民待遇。

按照《條例》規定,永久居留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可免辦外國人工作許可,並可按照有關規定參加職稱評審評選,可以購買自用、自住商品住房並繳納公積金。持有綠卡者未成年子女也可以在中國接受義務教育,不收取國家規定以外的費用。

據悉,正在徵求意見的《條例》分別從依法在中國境內工作、因國家發展需要所引進、對中國社會做出重大貢獻、國內企業投資、家庭團聚需求五個方面對外國人申請在華永久居留資格進行了規定。


引入烏克蘭美女解決性別失衡,中國綠卡難度係數下降?


一石激起千層浪。

綜合網民的意見,核心討論意見在於3點。

一、是否有足夠的必要放開外國人在中國的永久居留權?

持有反對意見的人,大體上沒有了解到中國對外國人永久居留的發展歷史。

在我國,永久居留制度可追溯到1985年出臺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該法首次提到了“永久居留”。

永久居留制度真正建立則是在2004年。當年8月,公安部會同外交部發佈施行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標誌著中國“綠卡”制度正式實施。

2012年12月,中組部、人社部等25部門聯合下發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享有相關待遇的辦法》進一步規定,外籍來華工作的人員可憑中國“綠卡”享受相關國民待遇。

這次的《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是在原來辦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建立更為系統、完整的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從規範層級上看,《條例》相較於此前的《辦法》將有更高的法律約束效力。

黃曉亮對此解釋,根據立法法第65條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制定和發佈的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作為表現的形式。而對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問題,以條例的形式,進行相應的立法工作,相對於過去的《辦法》,是將部門規章形式的規範性文件提升為行政法規形式的規範性文件,在層級和效力上是很明顯的提升。

所以,雖然很多人對中國人有無必要開放對外國人的永久居留權成為一個移民國家持有不同意見。

有經濟學家認為:計劃生育與引進外國人應該同步進行,建議降低門檻,優先引進外國年輕單身女性,解決中國性別失衡問題。

的確,我國正面臨著男多女少、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末,中國男性人口71351萬,女性人口68187萬,男女比例為104.64:100,男性比女性多出3164萬。

單純就性別比例而言,中國男多女少,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拉美的部分國家女多男少,性別互補,具備大規模引進女性的基礎,並且,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領先部分歐美國家,對這些國家女青年有吸引力。


引入烏克蘭美女解決性別失衡,中國綠卡難度係數下降?


二、質疑獲得永久居留權門檻的過低

通過對比,仍然可以看出從辦法到條例,外國人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條件在降低。

1、刪除了無犯罪記錄的條件

此前《辦法》則規定,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也就是說,新《條例》刪除了“無犯罪記錄”這一條件。

2、人才條件降低

2004年的《辦法》明確申請永久居留資格需要是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職稱,連續4年以上。新出臺的徵求意見稿則規定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或者從國際知名高校畢業,在中國境內工作滿三年,其間實際居留累計不少於一年。

3、投資門檻降低

2004年的《辦法》之中投資額需要在國內投資200萬美元。新出臺的徵求意見稿則規定為1000萬人民幣。

雖然意見明確提出“國家建立外國人永久居留政策定期評估調整機制。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對外國人永久居留資格實行定額審批制度”,“國家移民管理部門會同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適時制定積分評估制度”,並明確的列舉了可以獲得永久居留權的一些條件,但由於提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按照國家移民管理部門的委託,受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資格的申請”,使得很多人擔心不規範操作的風險太大。

有網友認為,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需要全球人才助力,中國人民普遍支持引進對華友好、遵守中國法律的、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高素質人才,但引入外國人永居政策需慎重。

有網友呼籲, 降低綠卡門檻之前應優先放開計劃生育,因為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由於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若不抓緊調整將嚴重影響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

當前中國人口面臨三大趨勢:一是出生人口持續下滑,2030年將降至不到1100萬。繼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後續生育形勢嚴峻。

二是人口老齡化加快,未富先老。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2.6%,美日韓老年人口比重達12.6%時人均GDP均在2.4萬美元以上,而中國僅1萬美元。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在全球前所未有,2022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顯,養老金缺口將日益凸顯。

三是人口總量即將陷入負增長,當前趨勢下2100年將降至約7.5億。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期的2020年14.2億不可能實現。聯合國對中國人口增長同樣存在高估,中方案預測2031年達14.6億人的峰值。我們預測,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陷入負增長,2050年左右開始將急劇萎縮,2100年佔全球比例將從當前的約19%降至7%。

人口是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根本,生育政策調整是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

沒錯,社會公眾普遍支持引進外國高素質人才,但擔心中國綠卡門檻降低,擔心可能導致外國人大量無序湧入,尤其低素質人群帶來的大量問題。

當前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深受移民問題困擾,大量外來移民不僅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還帶來了社會治安、公共安全問題。即便是美國,雖然長期受益外來移民湧入帶來的人口紅利,但也同時面臨種族衝突等複雜社會矛盾。並且,由於白人生育率低,非裔、拉美裔等人群生育率高,上述發達國家的人口種族結構在不斷變化,少數族裔比重不斷增加。

從現實看,雖然大部分外國人素質高、有禮貌、貢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但也確實有一些外國人在華表現不佳,素質低、不尊重華人、違法犯罪行為頻現、自覺高人一等、享受超國民待遇、殖民地心態,引起公眾反感。

所以,網民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