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什麼是孩子閱讀的黃金、白銀、青銅階段?黃金階段閱讀原則和技巧

小喇叭:劉鴻雁工作室,一對一微信諮詢進行中,有書面諮詢回覆與文字、語音諮詢,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如果您對孩子教育、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存在困惑,請留意文末的預約二維碼。


一個人從淺閱讀到深度閱讀,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什麼是孩子閱讀的黃金、白銀、青銅階段?黃金階段閱讀原則和技巧


閱讀的黃金、白銀、青銅階段

  

幾歲是孩子閱讀“黃金時期”?一般來說,這種能力的基礎階段是在3-4歲的反覆閱讀中逐漸形成的。


如果反覆閱讀的階段,家長能稍微引導和鼓勵孩子去注意書中的各種細節,養成孩子專心研究一本書和經常重溫一本書的習慣,這個習慣就可以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十分自然地踏進深度閱讀的大門。


而如果應該打基礎的時候就沒有做好親子閱讀的引導工作,到孩子上小學了才發現這個淺閱讀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那麼,在孩子已經形成不良閱讀習慣的情況下,閱讀引導的難度就會很大了


0-6歲是閱讀的黃金階段,7-12歲是白銀階段,12歲以上就是青銅階段了。


在白銀階段,想要改變一個孩子的淺閱讀狀態,必須要改變的其實是他閱讀的素材,如果一直只給他看故事類的課外讀物,同時還想要他改變只看故事情節,不關心人物的這種閱讀習慣,其實是基本上不可能。

閱讀黃金時期該給孩子讀什麼?

  

除了故事,還能給孩子讀什麼?其實可以讀的東西是很多的,首先是語言類讀物,比如詩歌和散文


這類讀物在閱讀之初,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以“朗誦”的形式進行大聲朗讀,或是邊放音樂邊一起讀,讓孩子通過朗讀的過程,從音律中領略語言之美,重新培養對母語的語感感知能力,而這種語感能力其實也是深度閱讀的基礎之一


其次,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科普類或是手工類的書籍,再結合生活,進行一些延伸活動。


比如,孩子喜歡昆蟲,就給他買一本昆蟲記,再帶孩子去可以觀察昆蟲的地方,結合書本中的文字描寫,進行觀察,再自己做一些記錄,等等。


這種結合生活和愛好的閱讀,會讓孩子發現,除了閱讀情節之外,即使是沒有情節,書中的每個細節其實都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和享受,這樣,他自然會更多地專注於閱讀細節了。


最後,閱讀黃金時期不能錯誤,如果錯過了,在閱讀的“白銀期”,孩子即使能通過引導進入深度閱讀,在一到兩年的短期內,也不可能達到在黃金期就已經掌握反覆閱讀基礎的孩子的閱讀水平,這一點,是大孩子的父母必須做好的思想準備


白銀期的閱讀引導是一場攻堅戰,只有堅持下去才會看到效果,並且必須因勢利導,如果不能順著孩子自身的興趣來做引導,那麼這場攻堅戰也是很難打得贏的。



閱讀的原則和方法


很多文章都在講閱讀方法,下面這8種方法也沒有非常特別之處,但文中有些關鍵點是家長比較難做到的,對照看看哦。


1. 閱讀環境:全家一起讀

什麼是孩子閱讀的黃金、白銀、青銅階段?黃金階段閱讀原則和技巧

要想讓孩子從小就愛上閱讀,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狀態,最關鍵的是要在家庭中營造讀書的氛圍。專家認為,孩子人格的塑造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都是在模仿認同與遊戲中完成的。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較差,模仿能力卻很強,閱讀興趣的培養往往很難通過說教達到目的,最好還是父母做好示範。父母愛讀書,每天都有一定的閱讀時間,孩子就會認同讀書這種生活方式,久而久之自然會受到薰陶,也愛上讀書。


2.親子閱讀建立在“溫馨”、“快樂”的基礎上

在孩子建立閱讀習慣初期,父母陪讀可以很好地激發孩子讀書熱情。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聲音和肢體接觸是最值得留戀的,父母不妨把這些元素融合到閱讀行為中,在孩子有興致時,把他攬到身邊,一起聲情並茂地品味書中的圖片和故事,這可以大大增強孩子閱讀的樂趣。需要提醒的是,在孩子3歲前最好不要指讀,也就是指著文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那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不妨等孩子開始對文字感興趣、喜歡問問題時再指讀。而且,父母或孩子情緒不好時最好不要讀書,因為壞情緒可能會讓孩子對閱讀留下負面印象。也不要把讀書任務都交給“講故事機”,那樣會喪失很多寶貴的親子時光。


3. 交流讀書心得,樂趣加倍

學會分享與交流書中的內容,能讓閱讀帶來的樂趣加倍。所以,不光要讓孩子讀書,還要多與孩子分享與交流書中的內容。分享的過程不僅能讓知識二次傳播,還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孩子在分享的同時可以獲得別人的認可,對讀書的熱情自然更加高漲。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讀他們喜歡的書,共同探討書中細節或評價主人公;當孩子長大一些,可以鼓勵他們多參加讀書會,學會與別人分享讀書的體會。

4. 興趣和習慣排第一

對於成人閱讀來說,面對浩瀚書海,“讀好書”很關鍵。但對孩子來說,

建立閱讀興趣和培養閱讀習慣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購買圖書時,最好選擇孩子喜歡看的書,不要按照父母的喜好給書分優劣。選擇繪本時,圖片要大,最好一頁一圖,而且圖片要形象生動,佈局清晰;故事要有邏輯性,情節簡單,語言富有節奏感。此外,父母也不必太看重分齡書目,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發展階段也不一致,不必過分拘泥(嚴重同意)。


5. 先愛上書,再談對書的愛惜

孩子的閱讀興趣,往往是從愛上玩書開始的。很多孩子小的時候喜歡拍書、摔書,甚至撕書、咬書,但這恰恰是孩子愛上書的表現,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是通過口和手來探索感興趣的事物的。媽媽最好不要輕易制止,一定要寬容對待,以免破壞了孩子對書的興趣。如果擔心孩子撕壞了書太可惜,可以給他買一些不易破壞的布書之類的,或者換一些廣告紙、過期雜誌之類的讓他玩弄。


6. 讀書時不要總想著考孩子

大部分孩子是在各種“考試”中長大的,就連還不會說話的寶寶,都總會被問“哪個是老虎?”“飛機在哪裡?”但在孩子讀書時,太過頻繁的“考試”可能會扼殺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專家提醒,親子閱讀不能目的性太強,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要讓孩子單純享受讀書和開闊眼界、學習知識的過程,那樣孩子才能真正愛上讀書。


7. 對書的興趣比看書方式更重要

成人閱讀往往按部就班,孩子卻不然,由於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注意力不穩定,所以常常會出現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或同一個頁面、嘩啦嘩啦地快速翻書、拿著書倒著看等非常態的閱讀行為。遇到這種情況,不少媽媽會趕緊糾正,生怕孩子養成不好的閱讀習慣。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也是對閱讀興趣的獨特表達,父母應適當予以尊重,不要過度干涉,以免影響了孩子的閱讀熱情


8. 完成就值得讚賞

每當孩子讀完一本書,不妨及時予以鼓勵和誇讚,比如,豎起大拇指讚美他讀得認真,用掌聲慶賀他又讀了一本好書,或稱他為“小知識分子”等,這類正面反饋可以大大激發、鞏固幼小心靈的閱讀熱情。


閱讀的技巧


1. 閱讀的深度需要家長有意識的引導


什麼是孩子閱讀的黃金、白銀、青銅階段?黃金階段閱讀原則和技巧

如果重複朗讀的是可預測情節發展的書時,偶爾在關鍵的詞或句子上停下來,讓孩子自己說出關鍵的內容

在第一次讀一本書時,與孩子討論一下封面上的圖。“你認為這張圖在說些什麼?”朗讀時,有時問孩子:“你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感。

從當下的角度看是增強了參與感,提高了閱讀興趣,但更深遠的,是思考能力和注意力的鍛鍊,有助於深度閱讀習慣的培養。但應注意應適度,就像精讀和泛讀一樣,篇篇精讀就倒胃口了,過猶不及啊。

2. 讀完後進行親子討論,引領孩子探索

一本書可以啟發思想,點燃希望,引起恐懼,帶來發現。這些都是通過親子討論獲得的。

在讀完一個故事後,勻出時間與孩子討論。

讓孩子去探索,幫助他通過口頭表達、寫作或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來表達感受,但關鍵是用孩子自己願意的方式

不要把討論變成隨堂測驗,也切不可盤問孩子對故事的解釋——哪些值得思考,討論話題設計,可以隨意,當然也可以精心做準備。可簡易,也可費許多心思功夫……


3. 在朗讀時,大量運用表情

如果可能,改變自己的聲調,來扮演對話的人物。根據故事情節調整語速。在懸疑時,慢下來,降低聲音。

適當的時候壓低聲音,可以讓孩子全神貫注朗讀最常犯的錯誤是:讀得太快。慢慢念可以讓孩子將聽到的內容,在腦海中勾勒出圖像。放慢速度可以讓孩子仔細觀看書中的圖畫,匆促朗讀會使朗讀者沒時間運用表達技術。

此方法非常實用,有助於孩子去注意書中的各種細節,或在腦海中勾勒出圖像,不僅加深了印象,還激發想象力。

4. 一定要提一下書名、作者與圖畫作者

在朗讀前或朗讀後,向孩子介紹作者的情況。讓他們知道書是人寫出來,不是機器製造的。你還可以鼓勵個別孩子寫信給作者,分享閱讀心得。

把作家還原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就像讓他的故事活靈活現一樣——不經意間,慢慢的就會對某些喜愛的作家的風格熟悉,看到他的作品,還沒看到作者是誰就猜到了,這是一種心領神會的樂趣。

瞭解優秀童書背後的故事,作家的性格、創作歷程……無關學習和考試,僅僅是,一種人文需求吧?但當你越津津有味兒的品讀書籍,你就會越多的產生這樣的想法。

這是一種由書而人(作家),而歷史社會人文(作家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地理環境背景、家族背景……),而思想性格(創作歷程、風格)。

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無須極刻意的蒐羅,讀得多了,自然會對作家有印象,印象越來越深時,你和孩子會去關注和琢磨,慢慢了解和思考。


5. 不妨手中拿著鉛筆閱讀。

當你與孩子讀到值得背下來的/發人深省的美文佳句時,在旁邊做個小記號,畫個小星星。孩子應該與書有所互動,方式之一就是在書上的精彩之處留下漂亮的筆跡。


開始實踐!這也是一種參與感,和選擇能力的練習,也為回顧打下基礎。


6. 可以讀完一本書,然後帶孩子觀看由書改編的電影或電視劇

這種方法能讓孩子體會到文字比影像表達得更豐富——也是一項對比和不同的情感體驗,孩子會很樂意談論書和電影的差別。


7. 偶爾讀一些內容較艱深的書,挑戰孩子的頭腦。

頭腦體操啊。聽的理解能力一般比孩子自身的閱讀能力強。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