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源於米格21的二款中國新銳戰機

前蘇聯的米格21號稱“飛機裡的AK47”前後總共生產1萬架左右。而中國也獲得該機的生產許可證,國產後定名殲7戰鬥機。


源於米格21的二款中國新銳戰機


米格21擁有三角翼型,並由此發展了十幾種改型。高空、高速、輕巧、爬升快,能截擊入侵的敵轟炸機和高速目標, 作為國土防空截擊機使用。中國在殲7的基礎上改進改型了二款全新的戰機:一個是梟龍,一個是山鷹!

源於米格21的二款中國新銳戰機


“山鷹”飛機機身採用了兩側肋下進氣的佈局形式,機頭為圓錐形。這種佈局形式不僅縮短了進氣道長度,使進氣阻力減小,而且增大了機頭部分的裝載容積,使安裝大功率的雷達設備和其他電子設備成為可能。後機身外形與殲教7基本相同。

源於米格21的二款中國新銳戰機


FC-1戰鬥機源於1988年的超-7輕型戰鬥機計劃。20紀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軍深感其主力戰鬥機無法適應當時的空戰形勢,急需以現代化戰鬥機替代其老舊的幻影3、幻影5以及殲-6、強-5等戰機。FC-1“梟龍”戰鬥機採用中等展弦比邊條翼正常式氣動佈局,機身採用超音速面積律,梁式與半硬殼式混合結構。單垂直尾翼,差動水平尾翼,雙腹鰭,全翼展前緣襟翼和後緣襟翼。FC-1設計了新一代的四冗餘度縱向電傳操縱系統,該機的飛行控制系統採用了混合體制,既採用了傳統的液壓傳動,也採用了電傳系統。


源於米格21的二款中國新銳戰機


二款飛機都融入航空工業自己是航電系統和火控雷達系統,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是航空工業走向全新自我研製道路上的一次練兵機會,後期研製出了殲10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