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大明景泰三年五月初二,天子朱祁鈺廢皇太子朱見深為沂王,冊立皇子朱見濟為皇太子;廢皇后汪氏為庶人,冊立太子生母杭氏為皇后。

汪皇后成為大明第二位被廢的皇后,她被廢的根本原因就是反對丈夫更換太子。那她為何寧願丈夫侄兒做太子,也要反對庶子當太子呢?她反對換太子,到底是出於私心還是公心呢?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01,進門喜當媽的親王妃

孝淵肅懿貞惠安和輔天恭聖景皇后汪氏(1448-1510),是明代宗景帝朱祁鈺的嫡妻,家裡有世襲的正三品武職,汪氏和嫂子錢皇后是大明皇后中除了太宗徐後外,出身最好的兩位,妯娌倆都出自高級武官家庭。

汪氏的祖父汪泉是金吾左衛指揮使,父親汪英是中兵馬指揮,在正統十年(1445)八月二十五日,十九歲的汪氏被聘為郕王正妃,嫁給天子的弟弟——十八歲的朱祁鈺,成為一名親王妃。

正統十年八月壬寅朔○丙寅遣英國公張輔為正使。吏部尚書王直為副。持節冊中兵馬指揮汪英女為郕王妃。行納徵禮。(明英宗實錄卷132)

處於新婚階段的人不管是新郎還是新娘,心情多半都是喜悅的,但新嫁娘汪王妃的心情並不美妙,因為她面臨一個很尷尬的處境,進門就——喜當媽。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懷獻皇太子見濟。景帝長子。母曰杭妃。景帝以郕王居攝。已為真。既三年。懷獻八歲矣。意欲立為太子。太上太子在。不敢明言。太監王誠。舒良。為帝謀。請先賜諸大臣金。(名山藏卷35)

明朝的皇帝和親王基本上都很守朱爸爸訂的規矩,嫡妻沒進門是不能弄出庶長子的,和不太講究的清朝還是有一點區別,像順治帝原配靜妃進門就喜當媽,乾隆帝原配富察氏進門就面對丈夫愛妾有孕的情況,沒人覺得有啥問題,但在明朝就不一樣。

大明那麼多皇帝和皇子親王,嫡妻進門前是絕對沒有庶長子的,甚至庶女也沒有,只有嫡妻過門後沒有生育的情況下,才有庶子的出生。

按《名山藏》記載,景泰三年(1452)更換太子時,皇子朱見濟已經八歲,倒推八年,他就是生於正統十年(1445),朱見濟的生辰是二月二十,出生半年後,他爹才迎娶正妃汪氏。所以,汪氏就是大明朝唯一的例外,在進門時,丈夫的庶長子都半歲了。

大明朝不管是往前數,還是往後查,她都是唯一一個進門就喜當媽的親王妃(皇后),這個事對性格偏執、個性剛烈的汪氏來說,就像一根刺,紮在心裡永遠也拔不出來。她後來反對換太子,除了性格原因,更多的是因為喜當媽帶給她的恥辱在作怪。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02,一步登天做皇后

郕王朱祁鈺並不知道妻子心裡有刺,他還是很喜歡直爽大氣的汪氏,那個為他生育庶長子的杭氏早就丟到腦後了。正統十四年(1449)正月二十七,汪氏生下嫡長女固安郡主。就在當年八月十五,不聽大臣勸阻、非聽太監爹的話前去御駕親征的明英宗朱祁鎮,成了瓦剌人的俘虜,京師為之震動。

八月十八,留在京師代理朝政的郕王朱祁鈺被嫡母孫太后任命為監國,總理朝政。為了保證兒子的權益,八月二十,孫太后下令冊立不到兩歲的庶長孫朱見深為皇太子。八月二十九,大臣們請求孫太后以國事為重確立長君,孫太后只能讓庶子朱祁鈺從攝政監國變成真皇帝。

九月初六,朱祁鈺即皇帝位,尊大哥朱祁鎮為太上皇。十二月初二,已經穩定局面、掌握實權的朱祁鈺,為給嫡母上尊號、並尊生母為皇太后、還要冊立嫡妻汪氏為皇后做準備,特意派太保寧陽侯陳懋去祭告七廟祖宗們。

十二月初四,朱祁鈺尊嫡母孫太后為上聖皇太后;初七尊生母吳賢妃為皇太后,大明首例兩宮皇太后並尊出現。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初八日,朱祁鈺派太保寧陽侯陳懋、武清侯石亨為正使,禮部尚書胡濙、刑部尚書俞士悅為副使,持節去冊封嫡妻汪氏為皇后,同時,還冊封皇太子朱見深的生母周氏為貴妃。

正統十四年十二月丁未朔○先是帝御奉天門謂禮部尚書胡濙等曰朕嗣承大統義當尊親其尊 聖母皇太后為上聖皇太后朕生母為皇太后奉遷皇后居仁壽宮冊朕妃汪氏為皇后皇太子母周氏為貴妃寶冊儀注爾其詳定以聞至是濙等工之

○戊申(初二)以尊皇太后為上聖皇太后母賢妃吳氏為皇太后封妃汪氏為皇后皇太子母周氏為貴妃遣太保寧陽侯陳懋祭七廟太皇太后宣宗章皇帝

○庚戌(初四)帝奉寶冊尊皇太后為上聖皇太后

○癸丑(初七)帝奉寶冊尊母賢妃吳氏為皇太后

○甲寅(初八)遣太保寧陽侯陳懋武清侯石亨為正使禮部尚書胡濙刑部尚書俞士悅為副使持節冊封妃汪氏為皇后皇太子母周氏為貴妃(明英宗實錄卷186廢帝郕戾王附錄第四)

二十二歲的汪氏從親王妃一躍成為大明第八位皇后,周貴妃也成了第一個不是被丈夫冊封的皇太子母。

汪皇后雖然個性偏激,但不失憐弱仁德之心,當時瓦剌入侵肆虐京師,那些抗擊瓦剌遇害的人和被虐殺的老弱們,屍骨遍佈原野,汪皇后專門下懿旨,命人去掩埋屍骨,解決他們曝屍荒野的慘況,還勸朱祁鈺設立道場為亡者超度。

朱祁鈺對嫡妻的感情,從汪皇后能夠下旨命人掩埋屍骨的事就可以看出,正是朱祁鈺對妻子不錯,汪氏才能夠真正的行使皇后的權利。

隨著汪氏得立皇后,也為孃家撈到不少好處,祖父汪泉連升四級,從正三品升為正一品左都督,父親汪英連升五級,成為正一品右都督,四個叔叔汪璽、汪瑄、汪智、汪玉也從白丁分別升為正四品指揮僉事、正五品千戶、正六品錦衣衛百戶 。

和明英宗對待嫡妻錢氏家族相比,朱祁鈺對汪氏孃家真心不薄,就算在整個明朝皇后孃家待遇中,也不算差,而錢皇后則是可悲的墊底者。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03,夫妻反目成陌路

朱祁鈺穩固地位後,就不甘心充當打工仔,自己辛苦把瀕臨破產的公司經營的走上正軌,憑啥要把搞好的公司交給差點把公司弄破產的哥哥的兒子?因此,他就想把太子換成自己的兒子。

想換太子,朱祁鈺首先要商量的人就是嫡妻汪皇后,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嘛!但是,令朱祁鈺沒想到的是,汪皇后居然強烈反對換太子,她的理由是:太子沒有過失,憑啥廢他?

沒過失就廢太子,說明皇帝不講理咯!汪皇后的指責讓朱祁鈺很憤慨,他認為妻子反對換太子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皇子朱見濟不是她親生的,怕朱見濟成為太子後,生母杭氏撬動皇后之位,所以她才反對換太子。

攸關帝系正統,朱祁鈺怎麼會因為妻子反對而作罷?經過一系列運作,景泰三年(1452)五月初二,朱祁鈺廢六歲的皇太子朱見深為沂王,立八歲的親子朱見濟為皇太子,同時,廢掉汪皇后的後位,另立太子生母杭氏為皇后。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從道義上說,汪皇后和朱見深都是無過被廢,的確有點冤枉,但是,從政治現實講,朱祁鈺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更換太子又是合情合理的。他廢汪立杭,並不是多寵愛杭氏,而是因為汪氏的不配合以及政治立場問題。

母以子貴成為新皇后的杭氏,父親杭昱也從正五品千戶升為正三品指揮使,伯父杭聚從白丁升正五品千戶,弟弟杭敏從白丁升正六品錦衣衛百戶,儘管如此,其家族待遇仍遠遠不及汪廢后家族。

二十五歲的汪氏被廢后,就帶著兩個女兒住進西宮,第二年(1453)十一月,九歲的太子朱見濟病死。第三年(1454)五月,就有大臣上書提出恢復沂王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恢復汪皇后的後位,朱祁鈺大怒,把上書大臣下錦衣衛獄。

景泰七年(1456)二月二十一,杭皇后崩。次年(1457)正月十七,石亨、徐有貞諸臣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復位,朱祁鈺竹籃打水一場空,二月十九日就病死。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04,淺析汪皇后的行為及性格

在以夫為天的封建社會里,汪皇后並沒有對丈夫惟命是從,足見其性格之剛烈。她反對丈夫換太子的理由也非常的冠冕堂皇:太子無過不能廢!

正是因為反對丈夫換太子的事,汪皇后一直被誇讚三觀正,她的好名聲多半都從這件事上收穫的,但是,同時也讓他們夫妻走向陌路。就你三觀正?就你代表了正義?你用高高在上的道德感綁架你的丈夫時,可想過你丈夫的心情和你丈夫的利益?

站在朱祁鈺的立場來說,他想廢掉侄子讓自己親兒子做太子,有其政治立場,是必須要做的事,也是無可厚非的,談不上道德敗壞,是人都有私心的嘛!如果他不換太子,他為哥哥和侄子白打工的可能性更大,為了避免白打工的下場,他就必須儘快的確立親兒子的太子地位。

身為妻子的汪皇后沒有支持丈夫,反而在道義上批判丈夫,顯得特別冷酷無情,

從此可見,在她心中對丈夫也沒有多少感情,遠不及朱祁鈺對她的好來得多些。

顯然,汪皇后是忘記她應該成為天下女子的表率,去嚴格遵循出嫁從夫的規範了。如果都要像汪皇后那樣站在“道義”上,李世民搞玄武門的時候,長孫皇后是否要大義滅親舉報他?朱棣在發動靖難時,徐皇后是否要痛斥批判丈夫?

長孫氏和徐氏為何沒有站在道義上去批判丈夫呢?因為她們明白夫妻利益是一體,維護丈夫的利益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幫親不幫理嘛!所以她們沒有選擇道義,這也是人之常情。

對朱祁鈺來說,妻子的行為很明顯已經和他不一條心,這不單單是感情問題,已經上升到政治問題,不廢掉她難道還留著過年添堵嗎?所以後來大臣提出要恢復汪氏後位時,朱祁鈺憤怒的把那個大臣下獄,汪氏已經在政治上把自己和侄子朱見深捆綁在一起,朱祁鈺就不可能給她復位,復位汪氏等於否定自己的一切努力。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如果站在汪皇后的立場,性格偏激的她不能忘記喜當媽的恥辱,寧願便宜侄子,也要破壞丈夫的利益,盡顯耿直女漢子的本色,也是人之常情,沒有愛哪來的恨啊?

因為憤恨,所以對丈夫的好——優待孃家——視而不見,絲毫不體諒丈夫的難處,可以佔據道德制高點,去義正言辭的指責丈夫,並不去盡妻子該盡的義務和責任——幫扶支持丈夫。

她不認為她在破壞丈夫的利益,她只認為自己佔據正義立場,在為可憐的侄兒伸張正義。她也不為自己的兩個女兒考慮,不去想女兒是在堂哥手底下過得好,還是在親哥手底下過得好的問題,當然,也或許她想等自己生下嫡子後再換太子也未可知呢!

她不是穿越者,並不知道朱見濟會死,也不知道英宗後來會復辟、憲宗會復立,當然不可能是為了日後在憲宗面前買好,如果朱見濟沒有死,皇位傳承就會在丈夫一系傳下去,身為廢后的她就是大寫的悲劇,但她依然

不顧一切的去反對丈夫,足見她性格中的決絕,是寧可玉碎不可瓦全。

在古代,庶子也是兒子,庶子不能不孝敬嫡母,不然會被律法和社會輿論制裁或者譴責,但侄子是可以不孝敬嬸母、伯母的啊!參見明世宗朱厚熜是怎麼對待伯母孝宗張皇后的。這些汪氏全然不考慮,就寧願侄子繼承家業,也不同意庶子繼承,這個嫉心得多大啊!

朱祁鈺在婚前生育庶子一個,婚後除了汪氏生育兩個女兒,就再沒有其他妾室生育,有可能是朱祁鈺對汪氏的專情,也有可能是朱祁鈺身體有恙。

從汪氏反對換太子的決絕看,個人覺得原因大概是前者,正是因為朱祁鈺對汪氏的專情,才讓她對立庶子為太子的事接受無能,才認為是丈夫的背叛,新怨舊忿疊加在一起,才讓她那麼決然,也是令人嘆息啊!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05,猴格說

天順元年(1457)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鎮復位,降弟弟朱祁鈺為郕王,前廢后汪氏復位郕王妃,前肅孝皇后杭氏、前皇貴妃唐氏並降為郕王侍妾。

汪氏又從庶人變成親王妃,身為大伯哥的朱祁鎮,對曾經為他兒子仗義直言過的弟媳婦毫無感恩之心,在弟弟朱祁鈺死後,準備逼迫弟媳婦汪氏殉葬。還是在侍郎李賢的勸諫下,以汪氏的兩個女兒還年幼需要撫養為由,汪氏才逃過一劫,那個倒黴的唐氏就沒有那麼好運了,被迫殉葬。

好在朱見深比較有良心,他親媽周貴妃也感激汪氏當初為她兒子仗義直言,因此,汪氏帶著女兒出宮時,得以把宮中的財物盡數帶出,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就算朱祁鈺把她廢了,在物質上也沒有苛待她,所以,不要再說朱祁鈺薄情寡義,他對髮妻也算仁至義盡了。

某次,被盛讚仁厚的朱祁鎮想起來一個玉玲瓏腰飾,太監說被汪氏帶出宮了,小氣吧啦的朱祁鎮居然派人去向弟妹索要。

汪氏剛烈的性格得以再次展示,她根本不考慮她的任性會不會給自己和女兒帶來危險,就把腰飾丟到井裡,憤憤的說:我丈夫做了七年天子,還不能消受這幾片玉?朱祁鎮還真沒咋滴她,不過,這廝派人把汪氏帶出宮的財物都追回來······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汪氏不但性格有缺陷,她的心理也有點問題,她兩個女兒,由她親自教養,長女都二十一歲了,都不讓嫁人,理由是她捨不得和女兒分離,直到成化五年(1469)大臣看著不像話,向皇帝提出來,朱見深才趕緊給堂妹選擇儀賓王憲,並於次年(1470)二月初十下嫁。

成化五年十一月辛巳朔○己亥(十九)以郕府固安郡主下嫁儀賓王憲。時郡主年已長。母妃不欲離之。故不及奏請。內閣臣以為言。上欣然從之。命資送悉如制從厚。仍以故尚書蹇義賜第改賜之。(明憲宗實錄卷73)

固安公主(郡主)壙志

郡主諱,恭仁康定景皇帝之女,母妃汪氏。正統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巳時生,成化六年二月初十日封為固安郡主,下嫁宗人府儀賓王憲。弘治四年二月十一日亥時薨,享年四十三歲。訃聞上哀悼,賜棺槨、齋糧、麻布,命司禮監左監丞王珍董喪事,遣官致祭,仍命內官監辦喪儀,工部營葬域。恩典皆從厚。聖慈仁壽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宮,在京親王、公主,皆遣祭焉。嗚呼!郡主為國懿親,早膺封命,勤儉孝敬之德,柔嘉淑慎之儀,著聞宮壼。壽雖不遐而休光,慶澤異於等夷,可謂生榮死哀者也。子男,王道。弘治四年五月初九日辰時,葬翠微山之原。爰述其概,納諸幽壙,用垂不朽雲。

在明朝,二十二歲嫁人,怎麼都算大齡剩女吧!汪氏到底是基於什麼心理不讓女兒嫁人呢?好歹大閨女還嫁人了,另一個小女兒被汪氏教的更孤僻,天天齋素不說,還拒絕嫁人,對皇帝來說,不過是個堂妹,安排你嫁人你不嫁,隨你了,愛嫁不嫁。

就算是擱到現代,也很少有不讓閨女嫁人的父母吧?又不指望閨女養家、養弟弟,誰會不讓閨女嫁人?一箇中年寡婦,不讓自己兩個妙齡女孩嫁人,怎麼看都很奇怪吧?所以,從汪氏兩個女兒的情況看,汪氏的心理是肯定有點問題的,不然誰會把孩子教養成那個樣子,忒不正常了吧!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正說景帝汪皇后:為何她寧贈侄兒不予庶子,性格剛烈只是原因之一


汪氏一直活到正德元年(1506),那時候她的女兒都早死了,十二月二十三日,汪氏薨。大臣們認為她是景帝朱祁鈺的原配,喪禮不能和其他親王妃相同,在大學士王鏊的建議下,以妃子禮節與朱祁鈺合葬,次年(1507)十月初八,追諡貞惠安和景皇后。

正德元年十二月乙巳朔○丁卯(二十三)○禮部以郕府妃汪氏薨會府部大臣及翰林院儒臣科道官酌議言汪妃系景皇帝之配與在外王妃不同喪葬之禮宜如皇妃禮從厚況景皇帝陵寢已定亦當合葬宜自明日始輟朝三日祭九壇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宮親王公主王妃皇親駙馬文武大臣命婦各有祭制可(明武宗實錄卷20)

正德二年冬十月辛未朔○戊寅(初八)○禮部奏上郕府汪妃皇后尊諡諸儀從之(明武宗實錄卷31)

從汪氏整個人生以及行為看,不管是反對丈夫換太子也好,還是正面硬剛大伯哥索要腰飾也好,包括她把兩個女兒教育成那個奇怪的樣子,都說明她本人的性格過於偏激,心理也有問題。

她不為丈夫、女兒考慮,也不為自己考慮,毫不顧忌現實情況,實在是過於自私,可以說,她不是一個好妻子,也不是一個好母親。

但她的人生經歷又實在坎坷,初為高級武官家的千金,先後做過兩次親王妃,做過皇后,又被廢為庶人,還被追封皇后,經歷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六帝七朝,享年八十歲,被丈夫廢掉(離婚),最後還與丈夫合葬,也算是亙古奇聞,不知道朱祁鈺在地下,會不會被氣得臉都綠了。

就是這樣。

參考資料:明史、明英宗實錄、明武宗實錄、明憲宗實錄等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無謂腦補解讀過度。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