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殲20可不可以取消鴨翼?如果將殲20的鴨翼取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武備趣科普


鴨翼不好看嗎?

殲-20隱身戰鬥機是中國空軍當前最為厲害的戰機型號,也是現在世界上現役當中唯一可以PK美軍F-22、F-35隱身戰鬥機的型號(俄羅斯蘇-57戰鬥機仍然沒有服役)。如果說有可能,把鴨翼替換掉,那也必須要等渦扇-15發動機安裝到殲-20上。

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殲-20隱身戰鬥機早晚會換裝渦扇-15發動機,對於這一條消息我是持有嚴重的懷疑態度的。因為渦扇-15開發的進度是在是太慢了!慢到了殲-20隱身戰鬥機退役了,渦扇-15發動機還可能出不來的情況。

但這並妨礙我們大膽猜測渦扇-15矢量發動機裝上殲-20隱身戰鬥機後,主要的作戰性能能否提高,特別是被之前大家謠傳的鴨翼,影響殲-20隱身性能等。殲-20隱身戰鬥機使用鴨翼結構,本身就是因為發動機性能不過關,為了增加升力和降落時候的阻力,殲-20隱身戰鬥機才使用了鴨翼,而這對“鴨翼”在殲-20飛行過程中,除了起飛和降落使用外,鴨翼基本上都是保持不動的,並且也沒有必要去動鴨翼,而之前謠傳鴨翼可以增加殲-20空中作戰的機動可以確定基本,“鴨翼”不是幹這個活的。

鴨翼的就是提高殲-20隱身戰鬥機起飛的升力,和降落時候的阻力(鴨翼豎起來)。就算使用了渦扇-15發動機,這對鴨翼並沒有影響隱身的情況下也沒有必要取消,而取消鴨翼對於殲-20更難,因為這需要重新吹風洞、設計軟件、航電操控等等,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雷神之錘


殲-20在氣動上的獨創“小展弦比高升力”,鴨翼就是其中的一個關鍵要素,直接取消的話,殲-20根本飛不起來,如果順便也修改氣動,殲-20就會變成一種無尾三角翼佈局的隱身戰鬥機。

無尾三角翼佈局,這個怎麼評價呢?

放在四十年前還算一種比較時髦的設計,而放在今天,恩……

取消鴨翼的殲-20,還算不算一架第四代戰鬥機呢,粗略分析,沒有了鴨翼的氣動阻力和雷達反射截面,4S標準裡的“超音速巡航”、“低可探測(雷達隱身)”這兩項會因此受益,“超態勢感知”則和氣動沒什麼關係,然而“超機動”這一條就基本沒戲了,殲-20將直接掉出四代機的行列。

無尾三角翼的機動性怎麼樣,不用筆者掉書袋,現實的例子不少,法國人的“幻影”系列戰鬥機就是一個反面教材,其中有代表性的幻影-2000,號稱三代機,雷達和武器系統也的確還可以,但是機動性就比F-16、米格-29這些對手差上一大截,實戰中的表現堪憂。

由於採用無尾三角翼佈局,幻影-2000沒有獨立的水平氣動舵面,俯仰動作遲緩,瞬盤數據是挺好看,但是從“平飛”變到“最大瞬盤狀態”的時間太長,通俗的說,

敏捷太差,格鬥中只能被F-16、殲-10這一類高敏機吊打。

其實不用說幻影-2000,幻影家族裡還有一款重型戰鬥機,更接近去掉鴨翼的殲-20(隱身除外),就是幻影-4000:

這款戰鬥機曾被法國人寄予厚望,機體設計與幻影-2000差不多,三角翼前面有一對不可動的小鴨翼用來增升,作用和殲-20的主翼邊條類似,裝兩臺M-53渦扇發動機,動力還算充沛。

這無尾三角翼重型機的機動性怎麼樣?

測試中完全被F-15壓制,法國人自己都沒買,而是一直用幻影-2000湊合到“陣風”服役。

看看夭折的幻影-4000,可以想象,去掉鴨翼的殲-20會變成一種高速隱身截擊機,機動性嚴重縮水,甚至不夠格稱為四代機。

除了隱身,四代機的機動性,仍然是一項硬指標。

否則,毫無機動性可言、空頂著戰鬥機編號的F-117是不是就該稱霸世界了!

——


炎黃軍武


殲20取消鴨翼?那還叫殲20嗎,怎麼想的呢?那叫全大改,就是另外一種戰機了。

殲20去掉鴨翼,會是什麼樣子呢?看看上世紀的協和號超音速客機吧。就不要機動靈活了,也不要叫戰鬥機了,就叫超音速運輸機或者轟炸機吧,連戰鬥轟炸機都不是。

殲20只有隱身沒問題,就是修改的事兒,但超音速和紅外隱身又是一對矛盾,還包括了戰鬥機的航程。但大體就是這個樣子,前面還有大邊條,小前翼。

不如重新設計一下戰機,就叫戰術隱身超音速戰役轟炸機,或者叫中型戰術轟炸機,就叫轟31,你覺得你能接受嗎?😂😂



大志遠思想空間


取消兩隻霸王龍前爪子必然導致升力不足!


廚妖路小福


殲20是不能去掉鴨翼的。那去掉鴨翼會怎麼樣?對於殲20來說,以及所有鴨式飛機來說,去掉鴨翼,就不能飛了。那就像一個人一樣,說去掉雙腿,還能走路嗎?

對於飛機只要是氣動設計定型,機身外形結構是不能變的,特別是機翼的外形幾何結構更不能變,氣動設計有句俗話,叫做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像沈飛,自從引進蘇霍伊以來,沈飛就獲得沈霍伊稱號,就因為所以改進型殲系都是一個樣,不變樣的外形,一般軍迷還真不好區別蘇27系的各型軍機。不但外形不能改,連內部的結構,採用的材料,以及升級換代的設備都不好改,它牽涉到整機重量、重心、氣動中心的變化,甚至連飛行控制率都要改變,如要大改,就只能推倒從來,從氣動外形開始新設計。美國也一樣,f22停產多年,機上原電腦配件也停產,維修更換也是用回原有就型號,有人說換個現代新電腦不是更好嗎?但是,一改就牽一髮而動全身了。f16的改型往往都是走增重的道路,而沈飛改蘇系飛機走的是減重的道路,減重比增重在技術上是難上加難,沈飛是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

鴨式飛機都採用靜不穩定型,就像將一顆圓珠放在另一顆圓珠之上,要保持穩定,而不掉下來。而要鴨式飛機可操作穩定飛行,就是要實時不斷的操作鴨翼,控制飛機飛行。鴨翼在飛行中既產生升力,又在產生漩渦流過主機翼起增升作用,同時又在控制飛機的俯仰動作及參與氣動配平。因此,在對比常規式飛機的機翼控制來說,控制鴨翼的難度是幾何級數的增加,在沒有電腦飛控的時代,鴨式飛機基本都是飛不起來,因為人的操控頻率跟不上調控鴨翼的頻率。鴨式飛機的控制難,也造就了鴨式飛機的敏捷性機動性以及升力係數遠好於常規式飛機。為減少鴨式飛機控制難度,歐洲的雙風戰機在鴨翼設計上採取了不同風格的設計,颱風採取了遠耦設計,鴨翼只參與俯仰配平,另增加一個固定小翼拉渦。陣風則採取了近耦設計,增強拉渦效果,則俯仰及配平效果差些,強調對地攻擊。所以說鴨式飛機的鴨翼不是說去掉就能去掉,二代機無尾三角翼戰機典型代表幻影2000是不能類比,鴨式飛機屬於三代半戰機。




清風雲淡霞滿天


可以取消,修改機翼位置。

不過就變成了無尾三角翼飛機了。

這相當於新設計大半個飛機了。

機動性有一定影響。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所有鴨吹的都會被未來實戰打出翔來!歷史上優秀戰績裡也從來沒有過鴨翼戰機!

“鴨翼最好的地方就是在敵人的戰機上!”


手機用戶70277732059


鴨翼是無法取消的,因為徹底改變了氣動佈局需要重新設計,這樣一來成本會更高,有這個成不不如研發新機型,技術是一點點進步的,但機身一旦定下來,那麼這款機型的潛力也就定下來,挖掘挖掘潛力就可以,沒必要大改。


浪漫的祿來福來


我很想說,這種問題是根本沒有意義的,因為飛機設計根本輪不到普通人說話,一般人的水平和專業的飛機設計師之間的水平差距過大,換句話說就是人家說一句超過你說一萬句。而真正的飛機設計師是根本不會在悟空問答上面向網友提問的,就算有必要驗證,也是用計算機模擬或者風洞測試模型。而你在這裡問問題,也只能得到同樣是外行人士的我,或者別的鍵盤俠的回覆,專業設計師是沒空理你的,這種回覆你相信嗎?而且就算你知道了正確答案,飛機設計還是輪不到普通人發表意見。還是差距太大了


老池1986


給你普及一下知識,鴨翼機動時和常規尾翼一樣都會產生與主翼的角度而加大散射面積,易被雷達發現!只不過一個在前一個在後罷了!而隱身突航時鴨翼與主翼平行,絲毫不影響隱身!而機動時兩機己照面隱身已無用了!拼的是機動與航速!而這一點正是鴨翼的優勢!你說常規好鴨翼好?同等動力下鴨翼可玩出常規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